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明天,你還會不會愛女足

明天,你還會不會愛女足

本文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6月26日凌晨,王霜彎下腰哭的時候,很多的人心跟著碎了。

中國女足0比2不敵義大利,止步2019年法國女足世界盃16強。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不算是一個意料之外的結果,但它的發生還是像一塊下墜的巨石,重重砸在心上的那一刻,很疼。

屬於中國女足的這個夏天戛然而止,很多人對女足的愛從夏天剛剛開始。

本屆女足世界盃拉開戰幕前,人們就不斷地把眼前法國的酷暑天氣與20年前洛杉磯那個39攝氏度的下午連接在一起。2019年、1999年,失去的20年被剪掉了,蒙太奇只留給人一種錯覺,現實和記憶重疊在一起,九萬觀眾在畫面中成了細密的斑斑點點,那些被國人稱作「鏗鏘玫瑰」的姑娘們還會手拉手走向球場,那個離世界之巔一步之遙的下午就在眼前。

不是第一次這樣,公眾對於「鏗鏘玫瑰」的印象和期待,早成為了一種慣性,每到世界盃,我們都把「鏗鏘玫瑰」的名字賦予每一屆女足身上,給她們設計一個英雄的開局,也給自己設計一個狂熱的身份。

但是,請醒一醒,20年並不能真的被生活忽略,一切都不同了,對於新一代女足而言,這樣的慣性,並不具備現實意義。

因為需要回憶的,從來都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她們,正如那段光輝歲月的親歷者、也是創造者之一的前女足隊長孫雯所說:「把『鏗鏘玫瑰』強加在不屬於那個時代的她們身上,第一個,會無形中給她們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壓力,第二個,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環境都不一樣,他們應該活出自己的精彩,綻放自己的特質,擁有自己新的名字。」

看到新一代女足自己的特質,尋找她們新的名字,就不能被光輝記憶牽著,只在四年一度的夏天按下錄製鍵。

鏗鏘玫瑰之後,她們需要新的名字

從冬天起,有一群此前從來沒看過足球的姑娘,扛起攝像機,架起話筒,立志要跟隨新一代女足姑娘們一起,尋找她們「新的名字」,她們用4個月的時間,拍下了女足姑娘備戰世界盃的訓練過程和真實的生活狀態。

王霜光環背後的寂寞,李影粗線條中的精緻追求,王姍姍「進球機器」里的細膩齒輪,以及她們意識中那個至上的、共同的、簡單又動人的目標,都成了這群不懂球沒看過球的姑娘帶領公眾解鎖新一代女足的一條條線索。

這群姑娘來自 VICE中國 ,她們為這屆女足拍攝的紀錄片名字就叫《新的名字》。為了拍一群同齡女孩備戰的樣子,她們率先踏入了自己的戰場。

2019年春節前夕,VICE中國決定製作由NIKE與中國足協中國之隊發起的女足紀錄片,他們希望 VICE 能夠從年輕人的視角出發,製作一部打破大家對女足既有印象的紀錄片,雖然此前 VICE 團隊拍過男足紀錄片《德比》系列,但從一開始,VICE就沒有單純從足球的角度來思考這部片子,?VICE中國內容負責人 Madi 第一反應是「這個片子最好讓女孩來拍。」

她首先敲定了導演人選,在VICE《年輕人們》視頻系列節目有長期導演製片經驗的梁婉妮(四寶),因為「擅於體育、音樂等更具荷爾蒙的選題」被敲定為該片導演。隨後,她和製片女孩張裔川(餃子)、北京電影學院的女攝影師王晴子領銜組成一個「滿眼望過去都是女孩」的主創團隊。

是女足,也是女孩

「最好讓女孩拍」這裡面有實際拍攝場景的考慮,比如需要進進球員更衣室、個人生活空間等,也有視角的考量,她們和女足隊員是同齡的女孩,拍攝中更容易有共同語言、產生信任感,因而可能發掘更多故事和細節。

隨著拍攝的深入,製作團隊的女孩們逐漸從觀察者變成了女足隊員的朋友,關於這一屆女足隊員性格特質、心理和經歷的盲區,逐漸被她們打開。比如餃子通過對王霜媽媽的採訪,第一次知道了王霜此前選擇去韓國踢球,還有「喜歡韓國歐巴」這一層原因;比如隊里有個姑娘叫張睿不僅會給隊友剪頭髮還會設計髮型,王霜的新髮型就是她剪的;比如李影告訴她們,女足隊員集體去紋眉,因為場上流汗太多,畫上的眉毛會被衝掉……

當然,同時打開的還有女足隊員生活中殘酷的一面,比如李影在第三集《賽場之外》中提到,為了不缺席重要比賽,她們必須在平時的訓練中適應來例假怎麼處理的情況。「你不可能說你辛苦了四年,到了世界盃來例假了,你不踢了,不可能的。」

根據製作團隊一開始的策劃設想,這部紀錄片應該遵循從個人到集體,再到女性意識,最後是女足精神傳承這樣由淺入深的邏輯,然而隨著這群女孩不設防、沒有主觀經驗一點點地打開盲區,她們發現把女性意識、女性特質這些東西單獨拎出來取料,其實是不太成立的。

「我們其實有一集是講女性特質,想更切題地用她們來代表新一代女孩的想法、觀點,但是其實她們拍下來就會覺得,我們想像當中她們可以聊更多身為女性的東西,其實不太成立。

即使是李影這樣的,看上去是「我不想化妝」,很男性化的女孩,她其實也有她的女性特質,其實就是她們自己的個性在那個裡面,所以最後反而變成說,我們原本設想的這種,一定要去談女性特質,反而是有一點強加的。「Madi這樣告訴我們。

從這裡開始,「新的名字」所要表達的真正涵義更加明晰,「鏗鏘玫瑰」是提煉的女足隊員作為「國家運動員「身份的精神,而這個時代的新一代女足一開始就是「作為一個運動員和作為她們自己存在的」。

她們保留著自己個性,懷有一個至上的、共同的、簡單又動人的目標——要贏,這兩點,一直是同時存在的。

拍女孩的女孩

根據VICE一篇講述《新的名字》幕後故事的報道,這是四寶作為導演接過最大的項目,也是餃子作為製片加入公司以來第一個任務。而這群好不容易聚集在一起的女孩,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展現出的讓人信服的能力隨後又讓這樣一部體現新女性力量的紀錄片,有了更豐厚的質感和涵義。

拍攝需要輾轉全國各地,有的時候為搶當天的天光,搶「密度時間」,她們凌晨四點鐘起床,到晚上回酒店已經是凌晨兩點。攝影師王晴子被她們稱作「能抗斯坦尼康的女孩」,在武漢拍攝女足四國賽期間,王晴子扛著斯坦尼康追拍比賽畫面,這在一般的賽事轉播中,通常是體格健壯的男攝影師的工作。

第一次接觸的題材、極高拍攝強度、不可控的拍攝條件和稍縱即逝的畫面素材,這一切都是這些女孩此次拍攝中挑戰,卻也正是這一切,讓她們感到「拍爽了」。

紀錄片第一集結尾,一個球場燈光逐個熄滅的航拍鏡頭就是讓餃子感到「拍爽了」的鏡頭。關於這個鏡頭,她們在VICE的手記中是這樣回憶的:

「一切 standby,四寶喊了 action,無人機開拍,燈光卻沒滅。四寶守著監視器,晴子守著無人機控制員,沒人知道怎麼回事,只有餃子在保安身邊,驚呆然後急瘋 :保安大叔竟然不會操作燈光控制!

『我現實生活中可能馬桶都不會通,但那個時候腎上腺素一下子竄上來你就不得不去做,因為那個鏡頭很重要,又耽擱不起。『餃子急了自己上去硬著頭皮一通按,居然成功了。」

這個最終呈現5秒的鏡頭,她們從晚上7點一直拍到了10點,直到現在提到這個鏡頭,餃子還會露出特別滿意的笑容。

拍攝難,捕捉拍攝什麼也很難。

「拍的過程裡面,其實一直要想,我們原本想像的這個腳本裡面,這部分我能拿到嗎,我能拍到嗎?如果不行的話,那我能拍什麼,所以一直在儘可能的多拍,包括像她們(女足隊員)集訓中間休息的時間,回家,她們必須馬上要反應,我要不要跟這幾個人,我要去跟的話,我想要跟她去哪裡,她能不能配合我。所有的這些事情,我覺得也是紀錄片的魅力。在這樣的項目上面,我覺得更有意思的地方,可能是很難的地方,你還要面臨一些條條框框。」

拍攝結束時,餃子帶回了9塊4個T的硬碟。

然而,她們馬上又迎來了剪輯的挑戰——如何將記錄式的素材,剪輯為有敘事功能的成片。

「她們的生活都相對來說比較三點一線。但是我們如果要成為一個全片的話,其實需要有敘事的。但是記錄的東西,拍下來的素材都是記錄式的,但是我們最後呈現的是要敘述的,所以當時在構思,最後在構思如何剪輯,如何在整個成片讓它出現一個敘事的時候,就像拼圖一樣,在一塊一塊拼的過程中其實是會有些傷腦筋的。「

三個月體力與腦力的試煉結束,這群女孩們在女足世界盃前夕,帶來了這部分為四集的系列紀錄片《新的名字》。

從今天來看,這部紀錄片最大的遺憾可能就是還沒等紀錄片全部放完,這一屆女足的世界盃征程就已經結束了,四年後的夏天,我們又將迎來全新一代的女足。

但其實,這也並非遺憾。一個現實是,除去世界盃的高光時刻,女足長期是在默默無聞的狀況下掙扎生存的。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在中國,女子足球缺乏足夠的資源和認可,99% 的球迷只會在世紀杯等錦標期間關注中國女足。

當很多人只對女足間歇性關注和歌頌的時候,《新的名字》的記錄給我們提供了新的認知女足、認知女性的角度,她們不需要公眾只在大賽的時候賦予她們一個英雄的名字,一個英雄的開頭,而是更公平的認識和更長久的關注。

希望明天,或者以後尋常日子的每一天,你們也依然愛女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今日起可預訂,32萬8國產特斯拉開回家
米家尋找答案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