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念佛要念多少遍?念經後要迴向嗎?

念佛要念多少遍?念經後要迴向嗎?

此文是為了回答佛友疑問而寫,關於念佛要不要迴向,以及念經時要不要去理解經義,還是要老實念佛不解其意更好?

佛友的三個問題:問題一、關於每次念經的數量。

網上有人說要念萬遍心經有好處,早上念5遍,晚上念5遍,三年後就可以念到萬遍,念的時候先講咒語,還有一種說念3遍《心經》,然後念21遍咒語。

對於這種數量,我覺得有疑惑,念的時候應該是清凈心,就不能記住念了多少,所以我的想法還是不要記住數量,念累了就結束。

問題二、關於念經後要不要迴向?

我是一開始接觸佛不知道什麼是迴向,我學佛並不是求得好處,而是得到清凈心,不起太多妄念,消除煩惱,擺脫苦難,不相信天天拜神,神就會給你好處,所以我不明白為什麼念經後要迴向,是否念完心經後一定要迴向,還是可以隨心情迴向嗎?

問題三、關於念經時是否關注文字、意義?

網上說初學者先不要看解釋,不求甚解,念多了就知道了,古語就有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這個問題我上周向你請教過,我看了幾種解釋,確實對念經有好處,會知道念了什麼,但是我並沒有深入了解,只是看了輪廓,知道大概意思就可,因為凡夫不可能一下子深入研究,也沒有太大意義,只有自己領悟。

現在,我在念經時會虔誠,但我有一個疑惑,是否一邊念一邊想它的文義、觀念、意義,慢慢理解,還是不要想文字,只要形成一種習慣念就行了?

回答:對佛初學佛法的朋友來說,經常會遇到這種互相矛盾的情況,比如聽某位師父說,只要念佛就好,不需要去理解意思。也會有相反的聲音出現,比如聽人說,念經要念到多少遍才行,同樣也會有相反的聲音出現。

這三個問題並沒有固定的答案,因為任何答案都是錯誤的,首先,如果執著了念佛、念佛的數量,執著了是否要迴向,執著了要不要理解經文,有了這種執著本身,就已經偏離了佛道。但如果不去執著,問題又很難解決,這種執著與不執著本身也是矛盾的。

在學佛的世界裡,是沒有對與錯之分別的,任何觀點只有認同還是不認同,但卻沒有對錯之分。以上三個問題,在我們沒有真正悟道之前,無論做出哪種選擇都是錯的,但同時也是正確的。

所以,個人的想法是:學佛要懂得隨緣的道理才行,不能去執著,有人經常認為自己業障太重,學佛的根基不好,就只能選擇老實念佛一條路去走,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

佛教的宗派非常多,我們只說中國的佛教就有八大宗,且每一宗交給我們學佛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在古代信息的傳播不發達時,人們能夠有緣接觸一兩本佛經已是萬幸,所以古代人很少能去選擇自己應該學習哪一宗。

而今天則有所不同,我們只要想學的都可以去學到,幾乎所有宗派的經書一起去學習,也同樣不是難事。所以我們現代人去學佛初期,最好要先去把各宗各派都先做個了解,同時把佛教的發展史也要先去了解一下。

當我們對佛教有了足夠的了解後,在根據自己的緣分與自己的悟性去選擇合適自己學習的,這樣才能少走彎路,這就好像如果一個人天生就是彈鋼琴的料,你卻讓他去搞科研,這個就會事倍功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學佛也是如此,佛之所以要說種種不同的方法,就是為了去度不同階段的眾生,學佛只有找到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成功的。

佛法又分漸頓兩個法門,如果根基差一點的就可以去選擇漸,但這並不是絕對的,萬一某一天你突然開悟了,也可以轉為修頓,同樣的道理,選擇頓的也許修行幾十年也可能不見效果,那時也可以再去轉為漸修。

世上一切都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最好的學佛方式就是隨緣、隨心、隨性而動就好,以上三個問題,在我們了解各宗的修行方法後,自然就不是問題了,之所以有此疑問,是因為我們對佛教的整體還不是足夠的了解。

佛經可以分為了義與不了義兩類,佛經上還有這樣四句話: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四依法告訴我們,學佛要依智不依識,依法不依人,依佛不依僧。這是佛在為我們指明學佛路上遇到疑惑與矛盾時,應該如何抉擇?學佛一定要依自己的智慧,而不是自己的妄想分別,要依了義,而不是不了義。

很多人學佛喜歡在網上查資料,網上說了什麼就相信了什麼,其實網上的只是個人的言論和觀點,代表不了佛法,也不是佛要我們去如何做的,就算是某些高僧大德的言論,以及此篇文章也很難去代替佛說的話,所以當我們遇到疑惑時,一定要去依了義的經書去學習才行。

總結:先去了解佛教,了解客觀真實的佛教與佛法後,再去聽從自己的內心就好,是否要念佛,還是要去解如來真實義,這是兩條通向一處的道路,要選擇去走哪一條路,先要了解自己適合哪一條路。

人只有在合適的時間,做適合自己的事情,才最容易成功。路沒有對錯,腳走在哪裡也沒有對錯,一切都在於自己的心。學佛之前先問問自己的心,不必去盲目跟風,人多的路上不一定適合自己,人少的路上也未必就沒有真理。

希望佛法初學者都可以通過信、解、行、證四個步驟去學習佛法,首先要相信佛說的話,相信以後還要去了解,了解以後還要用行動去證實,只有自己證得的才是你自己的。如果不解不信就去行動是盲修瞎練,如果只信只解不去求證是說食不飽,二者皆不可取。

感恩閱讀與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說禪 的精彩文章:

有這三個性格的人,福少命薄、餘生很苦!
女性進入寺廟後,要格外注意,不要造業!

TAG:悟空說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