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中國哲學簡史》:人生是一場修行

《中國哲學簡史》:人生是一場修行

文/姚海濤

何為哲學?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西方的一些哲學家如黑格爾等人認為「中國沒有哲學」。這實在是「西方中心論」式的偏見。

記得當年,法國哲學家、解構主義的思想代表德里達來到中國,在演講中也表達了「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的觀點。這一觀點引發了中國哲學界的一片嘩然。學者們紛紛著書立說,或附議或辯駁,激起了一場關於中國有無哲學的大討論。

平心而論,「哲學」一詞從詞源學角度來說,其最初來自古希臘。在漢語中,「哲學」一詞是由日本人西周對西方「Philosophy」的翻譯,而後引進國內學界。哲學是愛智之學。哲學家們向來很謙虛,一般不會主動承認自己是智者,而認為自己只是智慧的「粉絲」而已。

如是而言,哪一個國家和民族會沒有哲學呢?問題可能是,每個國家或民族對哲學、智慧的理解存在差異。換句話說,每個國家的哲學都有其獨特個性。

那麼,中國哲學的特性是什麼呢?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與古希臘哲學將目光投向「自然」不同的是,中國哲學擅長的領域是「人生」。馮先生單刀直入,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國哲學的獨特之點。中國哲學是人生哲學,是生命的學問。

基於此,馮先生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說,認為人生是一場修行,共有四重境界。

「境界」一詞本無深意,原來是指疆域界限,後來意義逐漸擴大到境況、情境,再後來,又有了事物所抵達的程度等意。這時,境界作為詩、文或人的意境表徵,躍升為一專有名詞。如到了宋代,佛教中禪宗參禪也有三境界之說。

到了近代,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從詞學悟入,認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從晏殊、柳永、辛棄疾這三位大詞人的詞作中摘引出一些名句,提出了做學問的三境界。

馮先生用四境界分別對應四種不同的人生。按照從低到高排列,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馮先生四境界的分法完全符合儒家的基本思想和價值取向,甚至在基本理路上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也能夠相溝通,達成某種意義上的契合。

第一種人生境界是自然境界,所對應的是常人。常人對於生活沒有多少覺解,只是憑著自己的本能去做事,並沒有考慮到生活意義之事,所以他所處於最低的人生層次,也就是自然境界。

第二種人生境界是功利境界,所對應的是能人。能人意識到他自己,有著積極的生活態度,做事有著比較強的目的性與功利性。個人主義是他奉行的標準,所以他處於功利境界。

第三種人生境界是道德境界,所對應的是賢人。賢人意識到自己不能僅僅為自己而活,而是社會整體中的一員,所以他做事時秉持道德尺度,以有利於絕大多數人為標準,處於道德境界。

第四種人生境界是天地境界,所對應的是聖人。聖人不僅僅從社會層面去體察自身,而且站在宇宙高度來審視自我。他所做之事要「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同於天地之大化,確實當屬聖人境界、哲學境界或者說天地境界。

人生四境界絕非隔絕斷開,而是可以互通共融、可上可下、可前可後。人可能會暫時處於某一境界之中,經過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達到更高的境界。所以,朱熹提出了「超凡入聖」一語。當然,如果不注意自身修為,還可能不進反退,進入低一層的人生境界之中。

從馮先生的人生四境界中可以看出,人的境界提升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而哲學在提升人生境界方面,確有其無用之大用、全體之大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紹興:千年古城 向海而生 水鄉溫潤 蘊養人文
外婆的粽子 才是端午的剛需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