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菜根譚》:忍得住耐得過 則得自在之境

《菜根譚》:忍得住耐得過 則得自在之境

文/道誠

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很多曲折路程,很多艱難時刻,都需要你去面對。一個「耐」字訣耐人尋味。

《菜根譚》:「語云: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過去,幾何不墜入榛莽坑塹哉?」

在山上蜿蜒曲折的斜路上走,不耐著性子,怎麼忍受那陡峭狹窄又曲里拐彎的小路,而不翻下山谷?在雪中過多年失修的危橋,不耐著性子,怎麼能忍受那濕滑壞損又搖搖晃晃的險橋,而不掉下橋去?

有人說,能耐能耐,所謂能耐就是能夠忍耐。

人生挫折失敗數不勝數,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耐不住的話,怎麼能樂觀面對、冷靜分析、轉敗為勝呢?耐就是承受得住,經受得起。

當困難大到似乎壓得人喘不過氣的時候,深呼吸一次,耐就是能平下心來,一步一步解決。這時侯再看困難,會發覺沒那麼難。人戰勝了自己的恐懼。

當針尖對麥芒的時候,主動退一步,耐就是能靜下氣來,不與其爭吵,保持十分鐘的冷靜。這時候再看爭吵,發覺並無意義。人戰勝了自己的憤怒。

當各種誘惑讓人偏離自己的計劃時,能閉眼睛一次,耐就是想起立的志來,能執行到位。當人完成了今天的計劃,獲得了極大的收穫感。這時候再看誘惑,發覺毫無價值。人戰勝了自己的貪婪。

不是沒有智慧的忍耐,不是沒有勇敢的忍耐,不是沒有志氣的忍耐。我們要的忍耐不是盲目的,是有智慧、勇敢、志氣相伴的,是為了克服自己的情緒,來解決好各種各樣的問題的。朱熹說:「大凡事只得耐煩做將去,才有煩心便不得。」

在長期的困境之中能耐住性子,才能尋找機會突圍。

張騫被匈奴抓住後,他耐得住被軟禁十三年的痛苦,最終成功逃脫並完成使命,成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

他從西域諸國引進中原汗血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種,將中原文明傳播至西域,成為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偉大外交家、探險家。

在巨大的打擊面前能耐住性子,才能重新站起再創佳績。

史學家談遷立志編成《國榷》一書,為此他長年背著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處訪書借抄,飢梨渴棗,廣搜資料,用五年時間完成了初稿。又積二十六年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四百萬字的巨著《國榷》。

豈料兩年後,書稿被小偷盜走,他耐住滿腔悲痛,發憤重寫。後經四年努力,終完成新稿,名垂史冊。

生命之樹在忍耐中經受風吹雨打,旱澇霜冰,從而不斷成長。所以詩人薩迪說:你雖在困苦中也不要惴惴不安,往往總是從暗處流出生命之泉……不要因為時運不濟而鬱鬱寡歡,忍耐雖然痛苦,果實卻最香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林志玲:因為他會來 所以你要等
不為過激之事 給人留有餘地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