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全是錯的!這次,樓市鬧了個大「烏龍」!

全是錯的!這次,樓市鬧了個大「烏龍」!

股市火熱,題材太多,讓人目不暇接!

樓市冰涼,熱點全無,讓人目不忍睹!

最近,眼見樓市滿屏「利空」,焦急的樓市擁躉開始搜腸刮肚,尋找重磅利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6月21日開始,樓市最新最重磅的題材——「舊改概念」被發掘,一飛衝天。

1

全是錯的!樓市 最大烏龍誕生!

涉及1億人,真心大消息!

6月19日會議透露老舊小區改造涉及1億人。此前,住建部等相關部門測算,初步統計全國老舊小區近 16 萬個,涉及居民超過 4200 萬戶。(每戶3人,也是1億多人)

6月19日,「舊改」消息出來,當時進行解讀的時候就有預感,會有人把涉及1億人的舊改和棚改等量齊觀。

果不其然,6月21日開始,堪比棚改,樓市迎來又一春的豪言壯語,已經在路上!

遲到兩三天沒啥,有,總比沒有強!

其實簡單思考下,真是樓市大利好,怎麼可能19日消息出來,時隔兩天才開始發酵?

只能說明,這裡面,有貓膩!

貓膩在哪?

1、「舊改」絕非橫空出世!

6月19日的舊改消息,可不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今年3月5日,領導在做政府工作報告的時候就專門說過:

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要大力進行改造提升,更新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支持加裝電梯,健全便民市場、便利店、步行街、停車場、無障礙通道等生活服務設施。

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在4月左右也開始大量的向地方政府下發名為《關於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讓地方收集信息,準備計劃。

根據住建部等有關部委的信息,實際上很多省市已經開始行動起來,改造老舊小區。

因此,6月19日的舊改消息,更多是既有任務的安排和延續。

2、此舊改,絕非彼舊改!

2008年,廣東提出「三舊改造」,其後全國效仿。

所謂三舊改造,指的是「舊農村、舊廠房、舊城鎮」的改造。

這三類改造主要拆了舊的,建新的。

開發商最喜歡參與就是舊農村、舊廠房等項目的改造,因為可以通過改變土地性質,低成本博取高收益。

據南方周末統計,佳兆業集團的土地儲備有一半是通過舊改項目轉化而來。

6月19日的老舊小區改造和「三舊改造」有本質區別!

首先,不是拆了重蓋,而是修修補補,且不涉及住宅本身。

6月19日會議通知里明確:

重點改造建設小區水電氣路及光纖等配套設施,有條件的可加裝電梯,配建停車設施。

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在《關於做好 2019 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也明確:

老舊住宅小區應為城市、縣城(城關鎮)建成於 2000 年以前的,不納入棚改的。城中村,居民自建房都不算。

改造的內容是:小區內的水、電、氣、照明、綠化、道路、圍牆等基礎設施和相關服務設施。

必須改造的項目:包括對水、電、路、氣4項設施中至少2項進行更新,或雖未對水、電、路、氣設施更新,但包括加裝電梯。

與住宅本身可切割(獨立於建築物)的基礎設施項目。

總結一下:與棚改無關,2000年以前的建築,水電路氣至少兩項改造,與存量住宅本身無關。

其次,參與主體是政府加居民,和房地產企業關係不大。

棚改能夠對樓市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主要是因為政府、房企、購房者,整個房地產鏈條的參與者打通了,從投資到建設再到消費渾然一體。

而6月19日舊改,實際上和房地產企業關係並不是太大。

6月19日,通知特彆強調:政府引導,地方責任,居民主體。

以河北的項目為例,3月14日,河北新聞網消息,明確今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要:政府主導,居民參與。

企業層面來說,主要的能夠受益的企業,其實是和水電氣網等相關的配套供應商,以及電梯等產品供應商。

3、錢從哪出?政府和居民可能一起出!

棚改貨幣化,居民是收錢的。

在老舊小區改造裡面,居民估計是出錢的。

據2001年就開始在住建部(前身建設部)任職的現國務院參事仇保興,今年3月份估算,老舊小區改造每年預計新增投入8000億以上。

我國目前尚有5千億左右的住房公共維修基金沉澱在各級財政和房管局賬戶中,應積極發揮作用。

估計絕多數人都不知道,有5千億你上繳的維修基金在財政口沉澱著。

以往,由於十分複雜的原因(這裡不詳細說)這些錢長期無用武之地,如果未來全面鋪開老舊改造,剪不斷理還亂,相互扯皮的現象無疑會大大減少,這錢也能剛好使在刀刃上。

當然,未來預計政府還是要出大頭。

根據河北等地的案例,老舊改造政府補貼不低於50%。

也就是說5年合計4萬億,政府得出至少兩萬億。

政府的錢從哪來?

政府已有安排。

根據6月19日會議:

要創新投融資機制。安排中央補助資金。鼓勵金融機構和地方積極探索。運用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

創新投融資機制這一點值得關注,因為當初棚改的時候,為了順利推行,特別推出PSL,資金投放工具。

這次,為了推動舊改,不排除,也針對性的創設一個新工具。

中央層面有金融工具可以創設,地方其實預計也可以通過類似專項債等集資渠道補充。尤其棚改減半之後,更有餘力在舊改上。

4、資金可能接力,房價沒法接力!

據機構統計,2017年棚改累計投資1.84萬億;2018年棚改累計投資1.74萬億。

2019年棚改計劃腰斬,按照全年285萬套測算,預計投資7400億左右。

不難發現,和2017、2018年相比少了差不多1萬億。

剛才提到,老舊小區改造每年差不多要投入8000億,就投資而言,一下子就把棚改減半的缺口補上五分之四。

不過,投資缺口補了,房價可補不了。

以前在文章里說過,棚改貨幣化對地產而言,邏輯鏈非常完美,錢、地、房;地方、開發商、居民容易形成合力,造成產銷兩旺的正向循環。

根據住建部和興業證券的數據,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越高,對樓市的拉動作用越強!

2013年到2017年,棚改貨幣化的比例從7.9%猛然上升到67.7%,貨幣安置對樓市的拉動效果也從2%火線提高到24%,3年拉動作用提高12倍!

而老舊小區改造呢?

儘管地方多了一個口子融資,但不涉及土地,不會產生土地溢價;居民消費端,是單向配套消費,不涉及住宅本身,有政府補貼,但和貨幣化不一樣,這點錢只夠改水電氣網,頂多加個電梯。

地產商這個中間環節要麼不在,要麼沒法再土地和住宅上直接做文章,給房價添把火的著力點也就沒有了。

那麼難道真的對房價一點影響也沒有么?

說實話,還是會有的。

據中原地產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底,2018年全年北京二手住宅市場份額為87%,而一手住宅市場份額僅為13%,與北京類似,上海二手房市場成交佔比已經超過市場總成交的80%。

像一二線大城市,城鎮化程度其實都已經非常高了。本來就是住宅市場就是存量為王。

對老舊小區的改造,實際上等於給一二線城市的存量房一個煥然一新的機會。

既然改頭換面,加註翻新成本,相應的房價自然也會有變動。

據南京晨報2017年的新聞,某老小區改造之後,房價漲了幾千。北京等地也有類似的例子。

所以,如果說利好,可能對於一些地段相對不差,但苦於小區配套是實在太差的一二線城市老舊小區來說,會是一次性的利好。但也,僅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晚聆聽 的精彩文章:

她竟是雷佳音的妻子,金屋藏嬌8年,網友:甩馬伊琍10條街
女排天才被國家隊永久除名,遠走美國,郎平惋惜不已,當眾痛哭!

TAG:夜晚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