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燈心草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燈心草

導言:燈心草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的功效,可通過利尿泄熱以引導心火下降,常用於心煩失眠、口舌生瘡、小便不利等。(編輯/三木)

藥用燈心草

《本草綱目》:「降心火,止血通氣,散腫止渴。」《本草經疏》:「燈心草,氣味甘寒,則無毒可知。入心、小腸葯也。其質輕通,其性寒,味甘淡,故能通利小腸熱氣下行從小便出,小腸為心之腑,故亦除心經熱也。」

燈心草可單用,也常與竹葉、淡竹葉、車前草、黃連、梔子等同用,以增強清心火的作用。

如與淡竹葉配伍使用,可清心除煩、利尿通淋。淡竹葉味甘淡性寒, 上可清心經之火而除煩,下能導小腸、膀胱之濕熱外出;燈心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二者相須為用,增強療效,對於煩熱口渴、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痛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燈心草Juncus effususL.

燈心草《開寶本草》

【來源】為燈心草科植物燈心草的乾燥莖髓。除去雜質,剪段後生用,以色白、條長、粗細均勻、有彈性者為佳。

【異名】燈心秧草、水燈心、野席草、龍鬚草、燈草。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歸經】歸心、肺、小腸經。

【功能與主治】燈心草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的功效,可通過利尿泄熱以引導心火下降,常用於心煩失眠、口舌生瘡、小便不利等。

【適用人群】心火盛所致的心煩失眠、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者。小兒心熱、夜啼者。小便不利、淋瀝澀痛、濕熱黃疸者。

【注意事項】虛寒者及小便不禁者慎用。

【用法用量】可煎汁、泡茶或入湯粥,也可入散劑。煎服用量在1~3克。也可外用於患處。

食膳與實際應用

燈心炭為煅炭法炮製而成,涼血止血作用較好,而一般用於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時,以生品為宜

燈心草食療

燈心車前飲

用於水腫尿少、熱淋澀痛

【功效】

燈心草清心降火,車前草涼血解毒,且二者均是清熱利尿的良藥,合用可用於水腫尿少、熱淋澀痛及小兒風熱驚癇等。

【食療葯膳】

燈心草5克,車前草10克。白糖適量。將燈心草和車前草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15分鐘即可倒入杯中,加白糖飲用。每日1劑,代茶頻飲。

【適用人群】

適合熱毒火盛所致的小便短赤不利、熱淋澀痛者。小兒風熱驚癇者宜飲。夏季飲用尤佳。

【禁忌】

虛寒及小便不禁、精氣不固者慎用。

燈心草鯽魚粥

用於熱盛心煩、小便短赤、尿少水腫

【功效】

鯽魚有健脾胃、化水濕、利尿消腫的功效,搭配清心降火、利尿通淋的燈心草,可用於熱盛心煩、小便短赤、尿少水腫等症。

【食療葯膳】

鯽魚1條,粳米100克,燈心草5克,蔥末少許。料酒、澱粉各10克,鹽、雞精各適量。將鯽魚收拾乾淨,切下魚身兩側的肉,再切成片,加料酒、鹽、澱粉上漿。燈心草加水煎汁,過濾掉藥渣,取湯汁再倒入鍋中。倒入粳米,補適量水,煮至粥將成時,放入魚片滑散,再煮沸後加鹽、雞精調味,撒蔥末攪勻即成。每日早、晚做主食食用。

【適用人群】

適合小便短赤、熱淋澀痛、尿少水腫者食用。適合心火亢盛所致的身體發熱、心煩口渴者食用。春、夏季食用尤佳。

【禁忌】

虛寒者、小便不禁者慎用。

推薦書籍

《一味葯潤肺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一張坐骨神經痛的驗方和一份深深的感動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蘆根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