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吃了幾顆荔枝讓楊貴妃形象崩塌,看看荔枝的產地就知道冤枉她了

吃了幾顆荔枝讓楊貴妃形象崩塌,看看荔枝的產地就知道冤枉她了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是唐朝大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杜牧是唐代詩壇「小李杜」之一,他的作品藝術水準是一等一的好,然而這首詩讓杜牧名傳千古,卻讓楊貴妃成了最大受害者。

這首詩曾被選入語文教材,上過學的人都會對這首詩耳熟能詳。人們通過這首詩知道,唐朝有過這麼一個叫楊玉環的女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唐玄宗對她寵愛有加,如同《長恨歌》所說「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唐玄宗不惜動用國家用來傳遞緊急軍情的驛站,向長安緊急運送新鮮荔枝。為了保證荔枝儘快送到,驛站的驛卒快馬加鞭星夜兼程。

路邊的行人見了,還以為國家有什麼軍國大事發生。只有皇宮中的楊貴妃,在高樓之上望見驛馬疾馳而來,卻會心一笑,因為她知道那是她的荔枝來了。

杜牧此詩一出,讓楊貴妃形象瞬間崩塌。人們從此都記住了唐朝曾經有過這麼一個混賬女人,倚仗唐玄宗的寵溺,作威作福,恣情放縱,為了一己之私慾,魚肉百姓,浪費國家資源,罪大惡極莫此為甚。

之所以楊貴妃吃幾個荔枝背上這麼大的黑鍋,與荔枝的產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人們印象中,荔枝是產自南方的一種亞熱帶水果,主產地在嶺南,即如今廣東、福建一帶。宋代蘇東坡的名詩《惠州一絕》寫道:「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更是加深了人們這種印象。

如此一來,楊貴妃要想吃荔枝,必須派人從廣東或者福建快馬加鞭送到陝西。時至今日,高鐵、高速公路暢通無阻四通八達,然而無論從福州還是廣州,到西安的距離都在1600公里以上也就是三千多里。為了讓楊貴妃吃幾顆荔枝,讓 人騎著馬從福州廣州跑到西安,委實是一種罪過。

然而近年來隨著歷史研究的深入和古代地理學、古代氣候學的發展,人們漸漸發現,貌似很可能錯怪了楊貴妃。

原來在唐朝時,荔枝的產地遠不止嶺南一處,全國許多地方都產荔枝。緊鄰山西的四川省,在唐朝時也曾盛產荔枝。杜甫的詩作《解悶十二首》中就曾提到,「憶過瀘戎摘荔枝,青峰隱映石逶迤。京中舊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詩中的「瀘戎」,就是指的四川瀘州和戎州。白居易的《荔枝圖序》也記載,「荔枝生巴、峽間」,「巴」就是四川古稱,更是確鑿無疑指明四川在當時是荔枝的主產地。

有考據癖的蘇東坡還專門為此下過一番考證功夫,他得出的結論是:「唐天寶中,蓋取涪州荔枝,自子午谷路進之」。認為楊貴妃時代的天寶年間,皇宮所用荔枝是產自四川涪州,從子午谷進獻到長安。

《能改齋漫錄》也記載,「涪州有妃子園荔枝,蓋妃嗜生荔枝,以驛騎傳遞,自涪至長安」。南宋詩人羅大經也說過:「荔枝,明皇時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者,蓋瀘、戎產也」。

另一方面,荔枝的保鮮自古以來是一大難題,「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古代從廣東福建到西安,既沒有高速路也沒有高鐵,騎著馬翻山涉水,四五天時間怎麼也走不完三千多里。

更何況古代交通條件有限,既沒有高架橋也沒有穿山隧道,實際路程只怕要遠多於三千里,還沒等荔枝送到只怕已經腐壞不堪了。因此從嶺南往長安送荔枝的可能性極小。

而如果楊貴妃吃的荔枝產自四川,則性質就完全不同了。四川與陝西山水相鄰,從荔枝產地之一的川北巴中到西安,距離僅有區區四百多公里,約合八九百里,驛站快馬接力兩至三天足以趕到。從幾百里外的鄰省四川調運荔枝,與從三四千里外的嶺南調運荔枝,性質迥然有別,後者可以稱為奢侈無度,而前者則正常多了。另外從四川調運荔枝,也可以完美解釋荔枝的保鮮問題。

如果世人知道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從毗鄰的四川運來的,就能明白她沒人們想像的那麼壞,千百年來確實冤枉她了。

參考史料:《全唐詩》《荔枝圖序》《能改齋漫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自古都說「南船北馬」,元朝水師為什麼卻能屢次打垮南宋水師
瓦崗好漢中他的名氣很小,李世民卻把三百萬平方公里國土交他守護

TAG: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