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國企業跨過政府制裁 恢復向華為供貨

美國企業跨過政府制裁 恢復向華為供貨

美國企業跨過政府制裁 恢復向華為供貨

來自環球網最新報道:美國最大的電腦存儲晶元生產商美光科技 25 日確認,已經在兩周前恢復向華為供貨。英國廣播公司(BBC)26 日稱,除了美光、英特爾等美國半導體行業領導者都已經恢復向華為供貨。《紐約時報》感嘆,「這些交易充分說明,打擊華為是多麼困難。改變將世界電子行業和全球商業連結在一起的貿易關係網路,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

據彭博社 26 日報道,美光科技首席執行官桑傑·梅赫羅特拉在 25 日的電話會議中表示,該公司經研究後確認,可以向華為出售不受美國商務部禁令約束的一部分產品,已於過去兩周開始發貨。他說,「我們認為能合法地恢復一些現有產品的出貨,因為它們不在出口管理規範的範圍,也不在實體清單的限制內。但華為的情況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這使得美光的股價 26 日開盤後飆升近15%,並帶動其他晶元股的上漲。彭博社的數據顯示,華為是美光最大的客戶之一,美光大約 13% 的年收入來自對華為的銷售。

《紐約時報》25 日稱,今年 5 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所謂「實體清單」,阻止華為購買美國企業的零部件。許多企業高管對美國的貿易管制缺乏深入了解,導致他們起初暫停了對華為的供貨,直到向律師弄清楚哪些產品可以發貨。知情人士表示,包括英特爾和美光在內的美國公司「已經找到向華為出售技術的方法」。彭博社 26 日引述投資機構分析師卡西迪的話說,美國的出口禁令中有個漏洞,如果晶元中使用的美國技術未達到 25%,就可以不受禁令的約束。

美國商務部前官員、律師合伙人沃爾夫對《紐約時報》表示,他為多家為華為供貨的美國科技公司提供過諮詢。這些企業都急切地想弄清楚,要如何繼續向華為供貨,一些企業正在考慮將部分產品的生產線及服務全部轉移至美國以外。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馬丁·喬真帕說,「如果對他們的供應鏈造成影響,美國公司可以將技術研發轉移出美國,因為中國是一個巨大市場」,「一些大贏家可能會是其他國家」。

報道稱,美國企業並不是華為重要技術的唯一來源,如在華為智能手機的內存晶元方面,美國企業有三星和海力士這樣的韓國競爭對手。「如果美光科技無法向華為供貨,訂單會輕易地轉向對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鋒網 的精彩文章:

蘋果發布iPadOS/iOS 13首個公測版更新
Apple Card信用卡實物照片曝光

TAG:威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