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從「百花齊放」到「從心出發」,化繁為簡的設計到底經歷了什麼?

從「百花齊放」到「從心出發」,化繁為簡的設計到底經歷了什麼?

前不久,微博有個話題很火,許多網友紛紛曬出自己媽媽買的 「具有難以理解的美感的東西」,這些灰常灰常獨特的審美,亮瞎了廣大群眾的眼。。。

來看看這些東西長啥樣: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這些具有「蜜汁審美」的東西,大多顏色鮮艷,或是工藝複雜,呈現出很強烈的「被設計過」感覺。

為什麼「媽媽們」會有這樣的審美呢?因為她們認這樣的東西才是有高貴感的東西。

這種審美觀的出現,其實是設計發展階段的問題,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01

古代的設計

————

我們都知道,古代大多數老百姓都是很窮的。人們只要能吃飽穿暖就已經很滿足了,設計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不過在權貴階層,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們需要用設計來體現自己的尊貴,從外在的方面與普通百姓區分開。

也就是說,在古代,設計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階層區分。

那怎麼區分呢?

很簡單,就提高成本。

比如說高檔材質,以及精美的手工製作,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所無法承受的。

工藝繁複、材質精美的古代官服:

而普通老百姓,穿的都是沒有什麼顏色和工藝的麻布。

北京故宮養心殿的藻井(所謂藻井,其實就是房子的天花吊頂)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階段的設計,基本是沒什麼實際的卵用,主要是強調工藝和材質,呈現出很強的裝飾性,通過這種高成本的方式,來保證設計的稀有性。

在西方社會也是一樣,哥特教堂的設計簡直華麗到極致:

直到今天,這種設計思想也在一些細分領域存在著,你想想愛馬仕、百達翡麗、勞斯萊斯這些頂級奢侈品為何一直堅持手工製作?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發現「媽媽們的審美」原來是大有來頭的。

02

近代的進化

————

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設計在漸漸的向中下層社會滲透。

尤其是在瓦特改良在蒸汽機之後,人類進入了全新的工業時代。

這個年代,設計的功能慢慢的產生了變化,設計開始呈現出實用性

工業革命時期的設計雖然還是呈現出一定的裝飾性,但是明顯可以看到實用性。

上世紀初的摩托車設計,既有美觀性,又兼顧到實用性。

雖然這一時期的"工"和「藝」還沒有徹底分開,沒有專門的設計師為工業產品來設計造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時的設計已經離不開實用性了。

03

現代主義帶來的顛覆

————

真正讓設計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還要等到現代主義設計思潮的興起。

在這個設計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建築設計師密斯·凡德羅。

就是這位大佬了。

不認識他?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這句話你肯定聽過吧?就是出自這位大佬。

以他為代表的包豪斯學派提出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現代主義設計理念。

其中最重要的設計理念就是:

1、設計回歸本源,應該為功能服務。

2、形式上反對純裝飾性的設計,提倡簡單的幾何造型。

3、在材質上提倡適度,設計需要考慮成本。

今天的我們看到這些設計理念,會覺得一點不新奇。但是在當時可是颳起了一陣旋風,因為這些理念使得設計變得不再奢侈,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設計帶來的美好。

讓設計變得平民化,不再是上流社會的專屬,這是一次真正的革命。

在現代主義設計思潮的影響下,設計界颳起一陣極簡化的風暴。

首先是建築設計。

建築應該是實用的,高利用率的。所以簡單的方盒子造型就是最合適的。

左邊這種古建築只有統治階層才有能力興建,而右邊的現代建築,已經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了,這就是設計的力量!

慢慢的,極簡化的風潮從建築行業席捲到其它行業。

比如說消費電子產品,變得越來越小,造型越來越簡單。

膠片唱機固然是藝術品,不過從聽歌的角度來看,右邊的iPod卻是更好的設計。

甚至在人機交互設計上,極簡的扁平化設計也迅速的取代了擬物化設計。

在汽車設計領域,也在發生著同樣的事情。

早期的汽車由於技術的限制,整個車身在設計上有很多元素充滿了拼湊感。

而現在的汽車就完全不一樣了,基本上全車你看不到任何一個多餘的視覺元素,線和面被精減到極致,很明顯可以看到汽車在朝著一體化的設計方向發展。

上面這輛新款的比亞迪唐在設計上非常符合我的審美,看起來有種很犀利的感覺。整體造型很簡潔,不過一點不單調,凌厲的腰線營造出一種向前俯衝的姿態,紅黑的對比色讓視覺層次顯得很豐富,不得不說,現在國產車的設計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好了,到這裡我總結一下。

設計的發展大概經歷了一個從上流社會往下滲透到平民社會,設計風格從複雜到簡化的過程。

04

如何突破

————

說了這麼多,難道只為了普及一個這麼簡單的結論?

當然不是,其實我是想提出一個問題跟大家一起思考。

在設計越來越簡潔的大趨勢下,設計的差異化也在不斷縮小,大家都在變得越來越像,最明顯的就是手機的外形。

所以問題來了。

越來越簡潔的趨勢,會導致設計越來越雷同,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設計從同行脫穎而出呢?

比亞迪在這麼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

這兩年國內車企都在努力的做品牌升級,技術與設計都是能讓消費者最直觀感受到的東西,所以各大品牌紛紛在設計上發力。

比亞迪是這其中進步最大的一家。

作品能說明一切,來看看他們新車的設計吧。

概念美如畫,量產羅玉鳳?

不存在的!

看看實車就知道了。

正是因為在馬路上被比亞迪的新車驚艷到了,於是我才去網上搜了一下比亞迪的設計團隊。

不搜不知道,原來大有來頭。

比亞迪挖來了原奧迪的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

這位大哥不簡單啊,當年奧迪的整個設計語言就是他定調的,一直沿用到現在。漫威電影《鋼鐵俠》中,鋼鐵俠的座駕R8正是他的作品。

在網上一直有個關於比亞迪的段子:比亞迪距離神車只差一個設計師。

如今有了頂級的設計師,再也不會有人提起這個段子了。不過在我看來,比亞迪的設計之所以能這麼跨越式的發展,肯定不只是單靠一個設計師的力量。

事實上比亞迪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構建一套全新的設計體系。目前這個體系已經彙集了全球頂級的設計人才,他們的目標是國際化的視野打造世界級的設計體系。從最近落成的全球設計中心就可以看出比亞迪在設計上的野心。

據說艾格在給設計中心選址的時候,腦中忽然閃現出能勾起人們探索慾望的「神秘黑匣子」,於是隨手在一張餐廳紙上用線條勾勒出他心中的設計中心。

僅僅十多個月後,這張草圖就變成了現實,來看看最終落成的樣子:

一座通體優雅晶瑩、宛若「黑水晶」的建築,在比亞迪全球總部「破繭而生」。

這,便是比亞迪全球設計中心。

在這個有意思的小故事背後,反應出來的是比亞迪對設計的無比重視

另外,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更是親自出席全球設計中心的的落成儀式,這樣的規格可以說是把設計的地位提升至了全新的高度。王傳福在落成儀式上表示,比亞迪的產品將實現「技術 設計」雙輪驅動。

國際化的頂級設計團隊

從左起分別為:

胡安馬·洛佩茲

現比亞迪外飾總監、原法拉利外觀設計負責人

沃爾夫岡·艾格

現比亞迪造型設計總監,原奧迪設計總監

米開勒·帕加內蒂

現比亞迪內飾設計總監,原賓士內飾設計總監

官方設計理念視頻:

那艾格和他的團隊是用什麼方式讓比亞迪的設計在短時間內有了巨大提升,又是怎麼做到既簡潔又不雷同的呢?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找准了比亞迪的品牌畫像。

什麼是品牌畫像?就是比亞迪這個品牌在用戶心中長什麼樣子。

比亞迪是一家有很強技術創新能力的車企,是新能源汽車的引領者。艾格正是從這點出發,為比亞迪制定了全新的設計風格。

具體到設計語言上,最關鍵的就是打造比亞迪品牌獨一無二的可識別元素

前臉格柵是汽車最重要的可識別元素。艾格自然深知這一點,因此他在前臉格柵的設計上下足了功夫。

通過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他提煉出一個十分具有中國特色的Dragon Face設計語言

將龍的正面造型巧妙的融入前臉格柵,這是一個既漂亮優雅,又很有精神內涵的設計。

這個設計一推出,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贊,從百度的搜索關鍵詞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你看,簡潔的設計並不等於簡單的設計,除了要把握前沿的設計趨勢外,對於設計的精神內涵的挖掘才是關鍵。

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時代的來臨,比亞迪作為電動車領域的領軍者,很早就開始了對電動車的未來設計趨勢進行了探索。

今年4月份,一款接近量產的比亞迪新能源概念車——E-SEED GT在上海國際車展震撼亮相。

從這輛概念車的設計我們可以看到,E-SEED GT基於品牌「Dragon Face「設計語言,探索出全新的EV前臉設計,並採用簡潔優美的曲面構造車身,將整車的優雅與運動結合,最終交出這一幅完美的作品。

在這部車中,艾格的團隊在多處延伸了「龍」的元素,比如說日行燈採用了「龍鬚」的造型,後翼子板有「龍爪」式的四條刻痕,以及尾燈的「龍脊」元素,讓整部車散發出神秘的力量感。

大量的「龍」元素的使用,讓E-SEED GT的科技感與文化美感並重升級,同時將Dragon Face設計語言進一步往前推,成為比亞迪品牌專屬的設計趨勢。

非常期待在比亞迪的新車上看到這一設計語言的應用。

最後再說幾句。

近幾年國產品牌整體都在向上突破,設計正是助推品牌向上最強大的力量,隨著國民的消費力和品味的提升,國貨已經擁有越來越多的支持者。在這樣的大趨勢下,中國品牌用設計征服全球市場的那一天還會遠嗎?

越努力,越幸運。

這裡是龐門正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龐門正道 的精彩文章:

在大街上隨便轉轉,都是攝影大片的既視感
臨摹幾張寫實作品

TAG:龐門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