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三)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三)

卡斯特羅當機立斷

為了給安哥拉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特別是剷除人組黨的根據地,1987年11月9日,南非-安盟聯軍跨過隆巴河,向奎托進攻,南軍坦克縱隊在奎托城南重創安軍,此刻南非國防軍手裡多了一個「撒手鐧」,那就是剛剛形成戰鬥力的「號角」1A坦克。南軍坦克縱隊在奎托河西岸與安政府軍正面相撞,雙方展開血戰。激戰中,安軍的72輛T-54/55坦克正沿河南下,率先發現目標的26輛南非「號角」1A坦克先以遠程火力進行突襲,然後像野象一般衝進安人運的坦克編隊,經過3小時的激戰,安人運的62輛T-54/55坦克被摧毀,而南軍僅損失兩輛「號角」1A坦克,一輛誤軋地雷損壞,另一輛則是被敵人發射的100毫米炮彈擊中動力艙,而這兩輛「號角 1A經修復後再次投入戰場,可以說是零傷亡。此戰是南非國防軍自二戰之後所進行的首次坦克會戰。贏得戰鬥後,南軍獲得了戰略上的優勢,南非-安盟聯軍得以進窺戰略要地奎托及其機場,而一旦攻陷該城,南非-安盟聯軍就能將安軍各部隊分割開來,使之互不聯繫,從而面臨被逐一消滅的危險。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為了保衛奎托這座「非洲的斯大林格勒」,當初未聽良言的多斯桑托斯總統緊急給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打電話,承認自己的失誤,希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援」。卡斯特羅不計前嫌,於11月15日發起「潮汐行動」,緊急組建1.5萬人的志願軍開赴安哥拉,當時古巴最好的空軍飛行員乘坐伊爾-62M客機星夜趕到安首都羅安達,同時他們駕駛的18架蘇制米格-23殲擊機也由貨輪「拉斯·科羅拉達」號運往前線。12月5日,首批約200名古巴軍人(主要是炮兵和坦克兵)乘飛機到達奎托,他們馬上接管安軍的重武器,然後投入戰鬥。

就在當天,古巴人就勇敢地發起反攻,在空中,古巴飛行員駕駛攜帶重磅炸彈的米格-23殲擊機奪取制空權,轟炸任何暴露的南非軍車,而由古巴人駕駛的50多輛T-62主戰坦克也遏制住南非「號角」1A坦克的攻勢。為了向進攻部隊提供補給,蘇聯政府也出動4架伊爾-76運輸機幫助安哥拉。為了減輕奎托前線的壓力,安軍在古巴顧問的協助下,向恰賓河與胡貝地區發動牽制性進攻。此時,由於推進速度太快,南非-安盟聯軍也遇到補給線過長的問題,只能屯兵於奎托城下,雙方陷入僵持局面。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三)

大炮與飛機的較量

1988年1月2日,南非空軍轟炸奎托城,宣告新一輪進攻開始。1月13日,得到補充的南非-安盟聯軍發起代號「箍桶匠」的攻勢,企圖趁亂渡過奎托河,殺入奎托城區,古巴人將部分受傷的坦克半埋在河邊陣地上充當固定炮台,南軍見狀遂將G5重炮調往前線,朝河對岸的陣地一頓猛轟,另外,大量裝備單兵肩扛式導彈的安盟分子也限制了古巴戰機進行俯衝轟炸。

「箍桶匠」行動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2月14日,以30輛「號角」1A坦克、60輛「大羚羊」90和「獾」式裝甲車開路的南非-安盟聯軍插到安軍第25旅和第59旅之間的空隙地帶,將第59旅合圍。十萬火急之際,由古巴陸軍中校赫克托爾·阿奎拉指揮的8輛T-55坦克冒死擋在南非裝甲矛頭面前,經過慘烈戰鬥後,阿奎拉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但他們也摧毀了兩輛「號角」1A坦克和4輛「獾」式裝甲車。更重要的是,他們掩護了安軍第59旅突圍。就在地面激戰正酣時,古巴空軍的米格-23ML和米格-21比斯殲擊機從奎托機場起飛助戰,炸毀了多輛南非裝甲車。

為抑制古巴空軍的活動,南非軍隊再次使出「撒手鐧」G5榴彈炮轟擊奎托機場,迫使米格機群轉移到距前線較遠的梅農蓋基地起飛。為了對付南非炮兵,古巴人從國內搬來最先進的蘇制炮兵定位雷達,這種雷達能輕鬆地測出南非火炮的發射陣地,並且立即將位置參數通知給古巴空軍的地面控制員,而地面控制員又將位置參數告訴在空中巡邏的米格機。於是在2月下旬,大批G5榴彈炮被米格機摧毀,因此南非炮兵不得不將陣地後撤,甚至只要米格機出現在天空中,他們就停止炮擊趕忙隱蔽,最終的結果是南非炮兵只能在夜間活動。此消彼長,安哥拉-古巴部隊逐漸佔了上風。

南非最後一次試圖攻佔奎托的努力發生在3月22日,南非軍隊的「號角」1A坦克和「大羚羊」90裝甲車趁夜沿塔姆波-奎托公路發起偷襲,但它們遇到古巴工兵提前埋設的雷區,南非裝甲縱隊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邊排雷邊前進,這樣就喪失了最寶貴的作戰要素——時間。發現情況的古巴軍隊立即用M-46加農炮和BM-21火箭炮對南非裝甲縱隊展開覆蓋射擊,同時數十架從梅農蓋起飛的米格殲擊機循著炮彈爆炸後的煙跡,使用S-24火箭彈和FAB-500炸彈從低空對南非裝甲部隊發起攻擊。失去己方空軍的掩護,在陸戰中威力強大的「號角」1A坦克對於空襲毫無辦法,只能束手待斃,南非人對奎托的最後一次進攻被粉碎了。在這以後,為避免被敵軍包圍,南非-安盟聯軍被迫向南撤退,安哥拉戰爭中最激烈的奎托戰役至此結束,安哥拉-古巴聯軍獲得無可爭議的勝利。

1988年4月2日,安哥拉國防部對外宣布,整個奎托戰役期間,南非投入約9 000名軍人,「安哥拉政府軍和古巴志願者憑藉英勇無畏的精神和有力的防禦組織,成功擊潰了侵略者」。按照安哥拉官方的說法,這次戰役中,南非人共損失了50架飛機和47輛坦克,數百人傷亡。南非也聲稱自己才是奎托戰役的勝利者,「將敵人撕得粉碎」,給予安哥拉政府軍、人組黨游擊隊和「古巴干涉軍」造成巨大損失,包括打死4 768人,擊落12架殲擊機,8架直升機,94輛坦克,33門BM-21火箭炮,約40部地空導彈發射車以及377輛汽車,而自己的損失是43人陣亡,3輛「號角」1A坦克、數十輛輪式裝甲車被毀。可事實證明,南非白人完全是在撒謊,僅以坦克為例,光古巴人繳獲的「號角」1A坦克就超過5輛。

無論如何,奎托戰役是安哥拉問題的一個轉折點,元氣大傷的南非白人政權已無力再戰。1988年,古巴、安哥拉和南非政府在日內瓦簽署合約,南非軍隊完全撤離安哥拉,至於納米比亞,則由南非轉交聯合國接管,最終成為獨立國家。1991年,南非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抗戰紀實:血戰飛狐口(上)
卡斯特羅與古巴:政治強人與小國生存的傳奇(四)

TAG: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