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量產」諾貝爾獎的日本,有何秘訣?

「量產」諾貝爾獎的日本,有何秘訣?

6月28日至29日,G20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將在日本大阪舉行。提起日本,就不得不提其發達的科技。據統計,在過去的18年間,日本共斬獲18個諾貝爾獎,年均1個,堪稱是「量產」諾貝爾獎的國家。同時,日本也是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國家之一。日本每年大約接受30萬留學生,其中40%左右來自中國大陸。

日本到底擁有怎樣的科研秘訣?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全日本中國人博士協會理事、國家公派日本京都大學博士宮春傑。

鼓勵原創研究 從小培養創新

「日本大學的科研工作非常鼓勵原創型研究。」宮春傑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京都大學以「學風自由」而著稱,強調創新型研究,被稱作「科學家的搖籃」。其科研導向是鼓勵尋找新的方向,引領國際科技發展,當別人都熟知該領域的時候,就及時開拓新的研究方向。

「比如我當時所在的化學研究所,每年都會舉行研究發表會,由評委投票選出本年度研究所內『研究發表賞』,即最具創新性的研究,作為對研究者追求創新的一種獎勵。」宮春傑談到,發表會後的晚宴上,很多同學會同獲獎者合影留念,從中足以看出日本研究人員對創新研究的嚮往和崇拜。

「日本對創新能力的培養並非以大學為起點,而是從中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了。」宮春傑說,日本的中小學、幼兒園也會開設一些鼓勵創新的課程,特別注重創新思維訓練、動手能力的培養。京都大學每年都會接納一定數量的中學生進入實驗室,開展為期一個月之內的研究訓練。這些實驗看似很基礎,但其目的是使中學生體驗科研樂趣、獲得基本的科研技能,為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依據。

宮春傑還說,京都大學會定期舉辦大學校園社會開放日,由教授為社會人員、中學生、小學生、幼兒園甚至更小的孩子授課講解,允許參觀者進入實驗室認識一些科研儀器,了解一些科學研究。「很多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坐在教室里全神貫注聽講,力求從小培養孩子對科研的興趣。」

倡導協同合作 極富工匠精神

「另外,日本的科學研究極其推崇協同合作。」宮春傑說,「就我當時所在的化學研究所分子微生物學研究室,總的研究方向由導師確定,學生圍繞這一方向尋找自己的研究重點,每個人的科研成果都在組內共享,一個好的實驗方法很快就能在全研究室獲得推廣。研究團隊形成一個完善的科研系統、發揮合力,往往能在目標方向上取得突破。」

「除了組內協作,日本學者也非常注重跨組合作。」宮春傑介紹,京都大學工學部、醫學部、農學部及研究所等不同部門從事微生物研究的課題組每年都要集會舉辦研究發表會,每個團隊的教授都會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在會上發表演講。研討會後的晚宴上,大家共同討論、分享,如果有機會就開展合作。這種跨方向的交叉很可能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除了協同合作,日本嚴謹的工匠精神也在科研工作中發揮到了極致。」宮春傑說,日本學者注重科研細節,喜歡刨根問底,「以我導師為例,我在開始進行一種轉移酶研究時,得到的結果個人感覺良好,但導師卻注意到我幾次實驗中的數據有細小的差別。其實這很可能是實驗儀器或者溫度、濕度等條件導致的誤差,影響並不大,但導師卻堅決要求再做一次,以確定誤差來源。我經常看到身邊的日本同學為了一個很小的實驗現象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地研究,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敬佩。」

科研保障給力 評價不唯論文

「為了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大膽研究,日本大學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科研保障。」宮春傑表示,首先是免除學生的科研後顧之憂。比方說,很多學生都擔心在做實驗時損壞實驗儀器、浪費價格高昂的實驗材料而不敢放開手腳進行實驗,但這種擔心在日本是不必要的。

宮春傑舉例說,他在京都大學曾因操作不當導致氮端測序儀和高效液相色譜儀損壞,導師沒有批評他,更沒有追究他的責任,而是鼓勵他繼續大膽開展實驗,類似的事情在其他同學身上也經常出現。此外,京都大學的圖書館是24小時開放,學生有需要即使深夜都可以自行去查閱資料。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科研評價不唯論文和專利,而是更看重科研能力和成果產出,並且為此建立了比較公正、嚴格的評價機制。」宮春傑介紹,以京都大學博士生畢業標準為例,學生即使僅有一篇日文論文也可申請畢業,只要研究成果滿足畢業要求,經導師同意後就可以申請進入答辯環節。畢業論文經教授委員會審核,整個學部三四十名教授參與答辯評審,並通過投票決定學生能否畢業,走向社會。

宮春傑最後談到,從整體上看,日本的科學研究更多是以能夠走向生產實踐、能夠為社會服務為導向。「學風嚴謹、崇尚創新、執著追求」是很多中國留學生對日本科研最突出的感受。

(科技日報東京6月26日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上財教授陸品燕獲「華人菲爾茲獎」銀獎
乳酸菌可「激活」人體免疫系統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