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筆墨可以臨摹神韻意境很難學到,清代王愫繪《仿倪瓚秋意山水圖》

筆墨可以臨摹神韻意境很難學到,清代王愫繪《仿倪瓚秋意山水圖》

清朝和元朝一樣都是由少數民族統治者掌權的封建王朝,兩個王朝在繪畫藝術風格上有相似的地方,更多的卻是不同。就以山水畫為例,元代山水讓人高山仰止,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座豐碑,清代山水就顯得差強人意。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元代的文人大多抗爭到底,隱逸山林,清代的文人當遺民一代老去之後,文人開始了歸順與服從。這種差別造成了兩個朝代在山水畫方面的不同面貌。清代有一位畫家以畫工筆花卉著稱,偶爾也會畫畫山山,就以他的山水畫作品為例,看一看清代山水畫的正統面貌。這位畫家叫做鄒一桂,他生活在康乾盛世,在雍正年間參加科舉考試取得了全國第四名的好成績。他畫的工筆花卉深受皇帝喜愛,他畫的山水嚴謹細緻深得四王面貌。鄒一桂畫花卉重視寫生,畫山水卻以臨仿為主,少有自己的風格。同樣是創作,為什麼畫不同題材時創作理念產生了不同?那就在這幅他畫的《仿王翚山水》中尋找答案。

鄒一桂從年齡上講是王翚的晚輩,他大概要比王翚小五十餘歲。此時清政府的統治已經穩定,開始走向鼎盛的巔峰。在這種情況下復古成為時代的主題,清政府採用以漢治漢的政策,文化上向儒家思想靠攏。在繪畫創作上,明代早期的院體風格因其大氣華美的風範受到清代統治者的推崇。在鄒一桂小時候,畫壇是王原祁和王翚二人的天下,王原祁身居朝堂,王翚樂居田園。由於王翚這種「閑人」的身份,更加受到世人的推崇,名氣其實已經超越了王原祁。鄒一桂作為官員出身的畫家,眼光審美當然沒問題,他要臨習肯定要找他認為最好的作品。《仿王翚山水》採用全景式構圖,崇山峻岭之間屋舍喬木,飛瀑流泉,霧嵐雲靄匯聚了山水畫中的所有元素。從這幅作品來看,王翚在創作中學習元代王蒙的地方很多,鄒一桂再從王翚的作品中追尋王蒙的韻味,這樣一來作品中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地方。

仔細觀賞這幅作品就會發現畫面的前景與後景有拼接合成的痕迹。大概在整幅作品的二分之一處,畫滿了雲霧藉此來劃分空間,由於兩部分構圖都很完整,造成了局部景緻在構圖無法互補。這樣一來整幅作品的氣韻就受到阻塞,鄒一桂可能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儘力補救。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出現了問題,鄒一桂為什麼還要繼續畫下去。像這樣的全景式工細山水畫起來很累的,整幅作品從構思到完成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鄒一桂畫這幅作品時很明顯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的創作方法,先描出輪廓再豐富細節。如果稍有一點不足就將作品毀去十分可惜,鄒一桂在此處補足了大量煙雲,疏通了淤滯於此的氣韻。畫山水畫的基本流程有兩種,一種就是這樣的傳統方法,搭建架構豐富細節,缺點是往往作品要完成了才發現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另外一種是由局部細節起筆,山水都在心中,揮筆洒脫由細節構成整體,這樣的缺點是普通人沒有經過寫生訓練無法完成作品。

鄒一桂作為一名工筆花卉名家他在創作中努力提升技法,拓展自己的創作領域,這一點是十分值得讚賞的。作品有不足是常態,只要有一顆敢於挑著自我的心,一切皆有可能。

拓展閱讀·古代繪畫作品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培喇說畫 的精彩文章:

詩書畫相結合的藝術品,清代揚州八怪之首金農繪《蕉林清暑圖》
以金石風格入畫,追求古樸高雅,清末趙之謙繪《花卉冊頁》

TAG:薩培喇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