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印在我記憶中的江湖英雄「鎮八方紫面崑崙俠」

印在我記憶中的江湖英雄「鎮八方紫面崑崙俠」

(夢回武俠江湖徵文)

印在我記憶中的江湖英雄「鎮八方紫面崑崙俠」

平台編輯部發起「夢回武俠江湖有獎徵文」活動,在我的記憶深處攪起一片漣漪。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正在上初中,偷偷閱讀了第一本武俠小說,也被書中的主人公深深打動,並對我朦朧的青春夢想產生一定影響。

這本書就是早年天津說書藝人常傑淼老先生創編的《雍正劍俠圖》

印在我記憶中的江湖英雄「鎮八方紫面崑崙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如果問我「誰是你心中真正的武俠英雄?哪位武俠小說作家是你心中完美的江湖塑造者?哪本武俠著作或者經典影像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都會毫不猶豫回答,是這本《雍正劍俠圖》和常傑淼先生塑造的江湖大俠童林(童海川)----那個在江湖上被譽為「鎮八方紫面崑崙俠」的英雄。

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家住在偏遠的東北邊疆林區。那個年代,城市文化生活都比較單調,更不用說交通比較閉塞的山溝林場了。在山溝里,能看場電影是稀罕事,能看到的舊版小說更是鳳毛麟角。

應該是1971年春節期間,姐姐知道我喜愛看殺殺打打的武俠書,便偷偷用我家的一本《說岳全傳》與別人交換回一本《雍正劍俠圖》給我看。

記憶中那本書很破舊,已經被傳看得缺頭少尾卷了邊,書皮和目錄都撕沒了,只能從書背上認出書名。這本書那時候肯定屬於「四舊」範圍內,只能背地裡悄悄看。

讀武俠小說最大的感受就是新鮮、驚奇、刺激。

還記得書中的主要情節:祖籍京南霸州童家村、人稱「鎮八方紫面崑崙俠」的童林,早年因斗紙牌誤傷老父,後在江西卧虎山巧遇劍客尚道明與何道源,學得一身武功。協助朝廷欽差年羹堯平劍山蓬萊島、滅萬龍藏峰島,粉碎了英王富昌及十四皇子胤禵的反叛陰謀。多次救雍親王胤禛於危難之中,為其登基成為雍正皇帝立下汗馬功勞。童林最終創建無極門派後,發揚了「八卦柳葉棉絲磨身掌」與「八法神鉞」兩門功夫,43歲時歸隱山林···。

書中後來成為江湖大俠的童林,早年背井離鄉拜師入山,歷經十五年寒暑學藝練功的經歷,令我在清少年時期深深感悟「堅持不懈」才是一切成功的秘訣。

童林大俠那一身出神入化武功,是憑藉「堅持不懈」的汗水和心血修鍊出的。沒有他早期的不懈堅持和付出,是不會換來一身真功夫的,也就不會有以後的瀟洒江湖,揚名武林,俠客天下。

印在我記憶中的江湖英雄「鎮八方紫面崑崙俠」

童林入山不久,仙長師父拿出半袋稻粒(書中為「粗米」)命他用手指逐粒搓去稻殼,使稻粒變為食米,還說,每天搓出多少就食用多少。

這看似簡單的以手搓稻粒,實際是凝鍊手上氣功的起步基本功。

書中童林見仙長師父手到擒來,稻粒在其手指間輕輕一捻,稻殼就脫落了。而他用盡手力卻怎麼也搓不掉。仙長告訴他這不是一日之功。

不妨想想:若把干稻粒殼用手一捻就碎,此十指氣功該有多厲害,如果用在與人搏鬥的交手上,誰能受得了這鐵一般的手力?

看《雍正劍俠圖》這本書時,我也是十五六歲。禁不住好奇,曾背著大人悄悄找來稻粒和穀粒試驗,把手指都塊咯破了,也還是搓不掉外殼。當時心想,這功夫得多少年才能練成啊?要是真練成了,那兩個手指不就像鐵鉗子一樣厲害嗎!

可坐在那裡,一粒一粒搓稻殼,需要的是耐力和信心,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正是書中仙長對童林說的那句話:「不受苦中苦,難得人上人」。

小說中的童林,為了學到真功,究竟用手搓掉了多少稻粒不得而知。就在他可以完成以手指搓稻粒時,仙長師父又給他演示了抓一把稻粒,用兩隻手掌合掌一搓,一把稻粒就變成米了的功夫,命他接著再練。

這一功夫練了三個月,仙長又命他用拳頭在銅香爐中搗米。練功的內容一個比一個難。書中說「如此日日搗米,日子一長,拳到處,米粒即出,轉瞬間,已將百日。仙長又命童林捻米,頂到百日呢,又改搓米,搓米搓了三個多月,又改搗米。如此光陰荏苒,日月如流,不覺三年。童林已覺得操手之法,頗有經驗,坐功用氣已成,」···

印在我記憶中的江湖英雄「鎮八方紫面崑崙俠」

隨後,仙長又指導童林以五當山洞玄真人張三丰所傳內家之法「凹腹吸胸,空胸緊背,掌不離脅,肘不離胸,龍驤虎坐,兩腳正踢膝並行」,環繞山門前的兩棵巨型古柏樹轉圈,修鍊「八卦綿絲柳葉磨身掌」。

從此,童林風雨不誤,冷了也轉,熱了也轉,不知不覺,晝夜苦功,已是三年。那柏樹四周圍,已被童林用腳走出兩道溝痕。

書中說,童林終日不單轉樹,早晨轉樹事畢,二位仙長又向他傳習使用兵器功夫,什麼槍刀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棍棒矛,什麼帶鉤的,帶鏈的,帶刺的,帶繩的,種種不一。兩位仙長悉心傳授,童林潛心修鍊,頗得其中之奧妙。

不知不覺,童林在山中已經習練了十五載光陰。因為是日夜習練,可折為三十年的苦工。

當年看小說時很天真,妄想自己能去當一個浪跡江湖瀟洒的武俠。受小說影響,也曾連續幾天跑到家門不遠處的樹林中,圍繞兩棵大樹轉幾圈。但那時要上學,要幹家務活,更怕被別人發現行為怪異,所以不可能去專心練功。於是,天真想法很快被現實打回了原形。

成年後,專門買來這部小說重讀,仍在心中景仰著童林大俠。

作者在書中把學成功夫下山、開始現身江湖的童林的形象描述為:

相貌魁梧,秉性剛直,純厚敦篤。身高八尺有零,穿的是土黃布褲褂,白骨頭鈕子大襟,腳底下白布高桶的襪子,大掖搬尖的踢死牛豆包大灑鞋,外罩藍布大褂又肥又大,剪子股的小辮,相對紅紫的臉面。真是生出來的濃眉闊目,鼻直口方,大耳垂輪,人字的脖子,太陽穴凸著,眼睛怒著,腮顎膨顯著,渾身精神百倍。

童林所使用的兵器也很特別,叫「子午雞爪鴛鴦鉞」。據說其形如同護手鉤,可沒有那個鉤。長約一尺二寸長,護手月牙,在月牙的護手上,一邊一個尖子,在尖子底下,鑲嵌著月牙,一邊一個雞爪鉤。乃是一對,純鋼打造,利銳鋒芒,此乃內家之兵刃。」

這些年,因為喜愛這部《雍正劍俠圖》,一有閑空,就從書架上拿出來翻閱幾章,仍會被書中誇張、形象而又有些玄乎的描寫所打動。

江湖武俠的生活,自古以來就神秘離奇。《雍正劍俠圖》一書,又巧妙把武俠童林與迷霧纏身的雍正皇帝以及清初權臣年羹堯的生活交織在一起,讓讀者在歷史的虛實中陶醉迷離,難以自拔。

書中有大量真實的武術套路、招法以及江湖綠林密規描寫;作者引經據典,夾敘夾評,還熟練運用老北京民俗與風土人情,做到了「武書文說」,把「劍俠圖」寫成了極受歡迎的「學問書」。

印在我記憶中的江湖英雄「鎮八方紫面崑崙俠」

小說交代完童林拜師學藝,接著寫他奉師命下山,北雙熊鎮掌打鐵背黿雷春,頭結一掌仇;五小鬧王府,地壇會二俠,與二俠侯傑結為至交。打賀豹二結一掌仇;二小盜走翡翠鴛鴦鐲,留書陷害童林。杭州擂上,掌打凶僧鐵臂羅漢法禪,三結一掌仇,···,由此逐步展開複雜的篇章布局。全書以童林等劍俠作為主體,以雍親王胤禛和年羹堯等王公大臣作為陪襯,情節扣人心弦,人物命運跌宕起伏,各種懸念迭出不窮。

書中對各式俠客的武功搏鬥描寫十分有特色。既不像一些古典小說中某某二人「大戰了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那樣一筆帶過,中間具體的交手細節完全不寫,也不像新派武俠書中各種吸人內力、掌發寒冰烈焰的神化科幻。

大俠童林與江湖各方高手動手較量的一招一式,都寫得清楚明白,不離譜現實武術。所用招數的名目是什麼,手腳應該怎樣配合,這一招對方怎麼攻過來,那一招又是怎麼反擊、防守、或是躲避,句句到位。書中大大小小共寫了數百場打鬥,而且每一場都不雷同。普通練武術的有普通的打法,劍俠又有劍俠的打法,少年英雄之間怎麼過招,成名劍俠彼此怎麼較量,老者與年輕人又是怎麼動手,都特點鮮明不重複。

作者常傑淼老先生在小說第一回開場白中說:「是書以武俠之枝,提倡武術之精神,內中醫卜星相,三教九流,各色言情,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風花雪月,怪力亂神,由淺人深,無奇不有,是為長篇小說之目的。」

反覆閱讀這部小說會發現,作者創作此書的深的用意,的確是在「提倡武術的精神」。小說中通過主要人物的成長曆程,一再向社會表明,學習武術的目的:小則健身保家,大則為國效力。

武俠的品德和心胸,應是光明磊落,疾惡如仇;扶困濟危,赴湯蹈火;應當維護良善,誅除貪官、惡霸,伸張正義、維護社會安定。這種精神內涵,正是社會貶惡揚善的標準,也是書中各色義俠人物共同的閃光點。

據說,小說書中的童林真實原型,是生於清代嘉慶年間(1797年—1882年)的民間武術大師董海川。他是清朝直隸文安縣朱家塢村人,一般認為他就是八卦掌拳術的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古代朝廷的「給事中」位卑權重,它到底是個啥官職
歷經三朝的孝庄文皇后 實際只贏得了哪位皇帝尊重

TAG:掌心春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