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餘生且長,何必慌張

餘生且長,何必慌張

文 |花花

來源 | 十點讀書會(ID:sdclass)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的吐槽:

你都大學畢業了,怎麼還不談戀愛?

現在大家都流行畢業就結婚了......

你都28了,怎麼還不結婚?

別人像你這麼大孩子都有了......

你都30多了,還不打算要孩子嗎?

再過幾年,你想生都生不了了......

人到中年了,你還在還房貸車貸,

你這進度有點慢啊......

好不容易等孩子們都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時間,想搞點愛好,學點東西,結果卻被吐槽:

老都老了,還去學游泳、學彈鋼琴、學跳舞......

你可別瞎折騰了吧!

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耳邊似乎總是懸著一個鐘錶,滴滴答答地提醒著我們:

到點了,你該做些什麼了;

超時了,你節奏太慢了;

本場計時結束,你該退場了。

就像《三傻大鬧寶萊塢》里的台詞說得一樣:

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

就像從小被教育的那樣:人在什麼階段、什麼年齡,就應該幹什麼事。

每當聽到這些,我只想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懟回去:從來如此,便對么?

沒有誰規定過我們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子,而我們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表。

別匆匆忙忙、慌慌張張了一輩子,到最後才發現我們一直在別人的跑道上,累得氣喘噓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表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僅僅只4分鐘,卻震撼了我的心靈,不愧被譽為「今年最好的演講」。

演講在開始的一分鐘里,給大家講述了一個完美的教科書式般的人生:

20多歲大學畢業,找工作,結婚,生小孩,安定下來,人生從此定型......

剛剛還在聊天嬉笑的學生們,聽到這些一下子就變得安靜嚴肅起來,現場氣氛也變得凝重了。

按照這樣的規劃,從現在開始每個人都要拚命奔跑,不能泄氣。

只要稍微被落下,就會焦慮、不安,感覺自己被全世界拋棄。

會突然發現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這樣批量訂製的。

真的是這樣嗎?演講後半部分給出了另一種答案。

我們生而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都有自己的節奏,不應該被任何人評判和打亂。

庫班25歲的時候,還只是酒吧里的一個酒保。

JK羅琳到了32歲才出版了《哈利波特》,在此之前她被拒絕了12次。

Ortega到了39歲,才創辦了ZARA。

馬雲也是到了35歲才建立了阿里巴巴。

摩根?弗里曼一直到52歲才迎來他事業的高峰。

史蒂夫?卡瑞爾到了40歲才開始大紅大紫。

Richard Branson到了34歲才創辦維珍航空。

你看,每個優秀的人都活在自己的節奏里,埋頭過坎,歷事練心。

正如演講中說的一樣:

即使25歲以後才拿到文憑,也依然值得驕傲;

30歲還沒結婚,但只要過得快樂,也就是一種幸福;

35歲之後成家也完全可以;

40歲買房也沒什麼丟臉的。

關於這點,愛因斯坦就說過:

當你真正跳出了年齡限制的思維框架,你就會發現人生還可以活得這麼爽。

不被時間定義的人生有多爽

提到時尚,我們想到的是年輕、活力、與美貌,像大表姐劉雯那樣。

很多人覺得玩轉潮流時尚的只能吃青春飯,當容顏衰老後就與時尚越來越遠了。

如果身邊有一個年過8旬,白髮蒼蒼而且長得並不好看的老太太跟你說,她要去時尚圈出道。

我們肯定當笑話聽聽,甚至還覺得是痴人說夢。

80多歲應該是和這個世界握手言和,準備說再見的時候了,但有一個人偏不。

她就是世界上最勵志的老太太:華麗的時尚女王Iris Apfel

84歲才開始出道,90歲紅遍全球。

從此一直活躍在各大品牌活動,發布會,去秀場,拍雜誌,拍廣告,最後還推出了個人品牌。

年過90的她,每天要接50個工作電話,每天都忙於媒體、秀場和工作室之間。

當身邊的人擔心她工作任務過於繁重時,她說:

我喜歡保持活躍,我喜歡在世界裡存在著,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甚至還有導演給她拍了一部紀錄片:《時尚女王:Iris的華麗傳奇》。

影片結尾她也很坦然回復了別人說她不夠漂亮這件事:

我不是個漂亮的人,我也不喜歡漂亮。所以我感覺這樣挺好的。

比如,我認識的那些漂亮女孩,對外表很在意,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美貌變得沒有價值,她們會感到非常沮喪。

如果成為我這樣的人,必須充實自己,學習新的知識,這樣就變的更加有意思,當你變老的時候,你會受益。

也許世界上大多數人並不贊同,但我不在乎。

她有自己的想法,也有為想法付出實際行動的態度。

而在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太遲了」、「我老了」這樣的借口。

借口一直說,腳也從不邁出第一步。

心裡慌慌張張,看似匆匆忙忙,實則原地不動,這也是我們活得不爽的原因之一。

餘生且長,何必慌張

朋友最近發了一條朋友圈,不知不覺已經30 的她滿是焦慮:

眼看身邊的同學朋友們紛紛結婚生子,走入了人生下一個階段,自己還停在畢業時的起跑線上。

直到身邊同行的人漸漸減少,才意識到自己好像成了人生的「末等生」。

問她真得想結婚嗎?她說不是,是因為大家都結了。

大家都結婚了,我也該結了;

大家都有孩子了,我也該有孩子了;

大家都有車有房了,我怎麼還在為房租發愁呢?

大家都跳廣場舞了,我還能去學游泳么?

......

有沒有發現,我們總對照著別人的進度條,調整著自己的人生節奏。

在電影《本傑明巴頓奇事》中,有這樣一段台詞,講的雖是媽媽,實則也是人生。

有些人,生來就註定可以悠閑的坐在河邊。

有些人,會被閃電擊中。

有些人,會音樂,有些人,是藝術家。

有些人,是游泳健將,有些人,懂紐扣。

有些人,懂莎士比亞,有些人,是舞者。

有些人,是媽媽。

這世界上有多少個人,就有多少種不同的人生。

我們在自己的劇本里,各自精彩。

也許在你拿到的劇本里,升級打怪的時間會比較長,但在這一路的成長與蛻變中,你也成為了更好的自己,不是么?

只要還活著,一切都有希望,餘生且長,何必慌張。

泰戈爾就說過: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最後任之獻上小詩一首,與大家共勉:

作者簡介/花花,十點讀書會編輯。今天本文首發於十點讀書會(ID:sdclass),新女性成長文化平台,和300萬小夥伴一起陪伴學習,向上成長,轉載請聯繫授權。

編輯:好書指南 微信號:aidushuba

看都看完了,還不點這裡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書指南 的精彩文章:

娶老婆到底是為了什麼,這個男人說出了終極答案,無數人看哭了!
3歲男孩視頻刷爆家長群:養廢一個孩子能有多簡單?

TAG:好書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