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暑期警惕「變了臉」的新型毒品

暑期警惕「變了臉」的新型毒品

所謂新型毒品,其實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被聯合國禁毒機構稱為 「新精神活性物質」的「准毒品」,另一種是隱藏在全新包裝和外表下的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質」的「准毒品」種類範圍異常龐大,而且可以根據毒品管制清單的變化而不斷更新,對各國現有毒品管制制度構成極大威脅。目前,世界範圍內已經湧現出九大類共800種新精神活性物質,近年來我國已經先後將170種新精神活性物質和芬太尼整類物質作為毒品加以管制。

毒品經常在「變臉」「變身」

值得注意的是,新精神活性物質在成癮性、危害性等方面均不亞於已經被列管的毒品,但卻因其「合法」身份而受到制販毒團伙的青睞,並受到濫用群體的追捧。目前在電商平台上售賣的「小樹枝」「娜塔莎」就屬於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某種合成大麻素,被用作大麻製品的「合法」替代品。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趨勢來看,新精神活性物質濫用者中90後的比例很高,青少年群體的濫用問題絕對不可小覷。

目前,毒品濫用市場上還普遍存在一些「新瓶裝舊酒」的情況,即將某種毒品或著多種毒品混合後以換上新的包裝或外觀,既可掩人耳目又具有誘惑性。例如偽裝成小郵票、小貼紙、小畫片的致幻劑LSD(麥角醯基乙二胺),包裝在「小可樂瓶」中的GHB(γ-羥丁酸),隱藏在「咖啡」「奶茶」「跳跳糖」等包裝里的毒品混合物。有的毒販還將毒品成分摻在巧克力、軟糖等食品當中,甚至混合在電子煙油中向外銷售。這些毒品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如果不使用專業設備進行檢測,很難分辨出來。

年輕人是新型毒品易害人群

央廣網曾有報道,江蘇連雲港一名男子吸毒後產生被害幻覺,拿起菜刀向家人瘋狂揮砍,在解救其家人時,三名民警被砍傷;在湖北武漢,一男子吸食冰毒後產生有人要殺自己的幻覺,先是揮刀追殺自己的同居女友,接著又四處尋找要「加害」自己的人,最後竟將聞訊趕來勸阻的親生父母當街砍死……

「部分年輕人,由於社會經驗閱歷淺,喜好追逐、嘗試新鮮事物。青少年的大腦功能發育尚不完全,特別容易受到毒品的傷害。同時由於他們的自制能力差,對新型毒品的危害了解不清,覺得試一次沒關係,甚至認為這樣很酷,最終會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泥潭』。」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李冰說。世界上最大的謊言莫過於「新型毒品不上癮」。事實上,新型毒品對人體的危害更大。新型毒品讓人產生幻覺從而導致的惡性案件時有發生,而且戒治更加困難。吸食任何毒品都會產生依賴性,不僅會引發腎臟等各類器官疾病,而且吸毒直接產生的幻聽、被迫害妄想症、精神恍惚等會對個人及社會安全造成無法預估的重大危害。

END

歡迎關注

文字:荊偉龍

編輯:欒兆琳

校對:余運西

暑期警惕「變了臉」的新型毒品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54UNJ77M】獲取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抗癌「神葯」PD-1也有毒性
「圍考試期」,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健康問題

TAG:大眾健康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