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vivo的義不容辭就是「創造力」

vivo的義不容辭就是「創造力」

5G,是今年上海MWC19展會唯的一主題。

運營商談建網、資費,設備商談技術、基站,手機廠商在落地真正的5G手機……一片繁榮中大家發現,5G的落地比之前的預期會快一些。

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曾多次表達一個觀點:「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vivo一直認為,5G將帶來社會各個層面的變化。5G真正落地,當然不是一個網路、一個手機這麼簡單,5G給社會帶的變化,要通過創新的應用來實現。

在互聯網時代,是美國領跑全球,中國的創業企業複製美國模式。但這種情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開始轉變,來自中國的原創新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應用、商業模式方面,已經遠超美國。而在未來5G開啟的IoT時代,將更是中國企業展示創造力的舞台。

「針對今年5G的推廣,我們覺得vivo應該是一個義不容辭的終端手機廠商。」 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表示。

在此次MWC的活動中,vivo除了展示一系列5G相關技術,還放出了一大利器——vivo AR眼鏡。

AR眼鏡到達臨界點,vivo踩點入局

「5G的到來我們會發現消費者希望可以通過手機做更多的事情,要能夠解放雙手,更貼近感官,沉浸體驗,隨時隨地的使用。」 秦飛認為,5G將會給用戶的體驗帶來極大的變化,變化首先從終端設備開始,手機還將是主要的入口,但入口也將變得多元。「因為5G能力提升之後要真正體現5G比較全面的、或者更多新的玩法和服務,就需要一些新的設備來承載。」

在vivo看來,AR眼鏡就是最重要的新的設備之一。

AR眼鏡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2012年Google Glass的面市,曾在全球引起一陣轟動。但後來Google Glass在技術和應用上的突破不大,雷聲大雨點小。後來重點轉向2B的行業應用,在C端並沒有太多的進展。

另一個家巨頭——微軟Hololens在發售初期給AR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微軟的Hololens經過幾年迭代,應該是目前市場上體驗最好的產品,在業界受到最多好評。但同樣也是在C端突破不大,而是在B端的進展比較快一些。

中國在2015年之後,一度進入AR眼鏡創業高峰期,創業者和投資人都非常看好這個領域,紛紛進入。很遺憾,這個高潮很短暫。在2017年,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AR產業整體進入了蟄伏期,低調前行。

其實,無論是高潮還是低潮,行業巨頭沒有一個缺席AR的研發,因為大家都確定這是未來必然的趨勢,只是到達彼岸需要生態方方面面的成熟,這會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比如在中國,阿里、騰訊、百度等巨頭一直在AR技術上持續投入,並跟自己的業務緊密結合,比如阿里的AR購物,騰訊的AR遊戲,百度的AR搜索。

AR眼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普及,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技術不夠成熟,用戶體驗並不好;上游元器件匱乏,生產成本過高;相關的應用少,用戶感受不到AR帶來的衝擊……整體上看,產業鏈的各個方面都還不成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隨著企業多年的努力,整個AR的技術和商業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如今,5G的落地又是一個重大利好。我們知道,AR對計算能力和網路傳輸能力要求非常高。目前,AI晶元逐步成熟,5G網路也正在落地,可以說萬事具備,AR眼鏡將真正迎來大發展的階段。

在秦飛看來,5G網路提升之後,用戶需要一個更強勁的產品來提升對內容的體驗,不必再局限在手機小小的屏幕上。而AR眼鏡就是一個「可隨身攜帶的大屏」。

看得出來,vivo在這個時候「放」出AR眼鏡這個大殺招,是要踩在一個行業真正起飛的時間點上。

「AR眼鏡是可隨身攜帶的大屏,能夠把內容的提升充分展示出來。同時,它還是一個私密的屏幕,即使在擁擠的地鐵,也不用擔心旁邊的人能否看見。」秦飛表示,AR眼鏡是vivo在5G初期內容服務提升非常重要的產品,也可以說是vivo撬開5G大門的一個支點。通過在AR上體現出來的創造力,去幫助用戶撬開5G的大門。

vivo「一主三輔」戰略:從5G到IoT

IoT時代的到來,目前處於頭部的手機廠商都將是主要玩家。我們看到,頭部手機廠商幾乎都啟動了自己的IoT戰略。vivo的IoT戰略對外宣布並不算早,但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這次亮出AR眼鏡,可以說是vivo面向5G之後的IoT時代的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

「這個時代智能終端已經不只是手機了。」 胡柏山認為從4G向5G過度,未來的競爭不僅是手機的競爭,「隨著現實世界不斷被數字化,消費者希望可以進入真正無縫聯接的世界,因此他們對終端的需求也會急速的上升。在互聯網時代,PC全球存量只有18億台,到了移動互聯網就變成了50億台,到了未來萬物互聯的時代可能這個數字將變成約有萬億部的設備聯網。」

其實我們知道,5G真正的含義不是網路升級、終端升級,而是用戶體驗的升級。在vivo的首屆創新日活動上,vivo正式向外界發布其面向未來的「一主三輔」戰略規劃:以5G智慧手機為核心,以AR眼鏡、智能手錶、智能耳機等多品類設備為增量,打造智慧生活產品和智慧服務的多元業務矩陣。

vivo的「一主三輔」戰略,是抓住核心入口的智慧手機,在技術安全成熟的前提下,vivo會以最大化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目的,逐步布局AR眼鏡、智能手錶、智能耳機等設備。「把這個組合起來提供給消費者最好的服務,也希望通過這些智能設備在任何場景下都能夠組合好各種數字服務,主動找到消費者。」

在這裡,懂懂特別認同「讓服務主動找到消費者」的觀點。現在整個世界在加速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演進。在海量、無序的數據面前,人其實是會越來越無助。

正如胡柏山所說,「在不久的將來個體信息的過載將會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對於信息的預處理以及替代處理的需求會日益明顯,而科技公司的AI將在這方面的作用突顯,「消費者需要我們能夠提供這樣的能力,依託於5G,打造高效的數字化世界的處理能力。」

這就是Jovi的價值所在。Jovi可以說是一個智慧的靈魂,與vivo手機深度融合成為vivo的loT產品——Jovi物聯APP。用戶通過Jovi物聯可以對各種家庭設備與高品質的硬體設備進行連接與控制,這個過程並不是簡單地把家電的遙控器換成手機,而是通過新的交互方式,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處理等技術,通過場景的聯動,將手機和物聯網設備的所有能力串聯起來。

從目前vivo發布的戰略來看,「一主三輔」是一個主入口和3個輔入口,外圍是與所有廠商合作的一個大生態,整個生態由Jovi串聯起來,共探索了8大類一級場景,22類二級場景,上千個場景需求,滿足消費者對智慧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體驗。

我們知道,智能手錶、智能耳機的技術相對成熟,而AR眼鏡可以說是三個輔入口中最有挑戰的一個。vivo選擇用一個「高難度動作」入局,顯然是為了在最好的時機,搶先佔領戰略致高點。我們知道,打仗從上往下攻容易,從下往上攻費力,這或許也是vivo的一重考慮。

AR,萬物互聯的一個引子

在vivo的展台上,懂懂看到了全新的vivo AR眼鏡,外觀看上去不像微軟的Hololens那麼誇張,更像一個普通墨鏡,以黑色為主要元素,鏡框邊緣的電鍍工藝處理,稍帶有科技感。一體式半透明玻璃鏡片,內嵌三顆攝像頭,精準識別各類信息。鏡片內兩塊獨立顯示屏,支持720P高清3D顯示。

對於消費者而言,vivo AR眼鏡最大的特點是配合雙屏異顯技術,通過數據線和手機連接,眼鏡可以投射顯示內容,手機作為交互入口,進行應用的切換和選擇,vivo智能終端事業部總經理王友飛透露,目前可以體驗到AR遊戲、移動辦公、AR影院、面部識別和物體識別五大全新的場景。

簡單講幾個場景,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科幻般的場景。

AR中帶有全新的AR 3D桌面,搭配手機觸摸,對桌面內容進行操作,也就是說用戶未來的辦公真的不需要電腦了,帶著AR眼鏡就可以隨時查看、回復郵件,處理日常工作,移動辦公的體驗徹底被顛覆。

AR遊戲是玩家們的最愛,以後玩家可以使用手機操作武器,頭部HUD進行瞄準,快速消滅從傳送門中出來的敵人,更多的動作配合來高效完成遊戲,似乎全身所有的零件都可以發揮作用,與只用手指操控手機帶來的體驗完全不同。

AR影院系統,通過5G網路訪問雲端資源,在AR眼鏡上直接體驗3D雙眼高清視頻播放,可以為消費者呈現一個私人專屬的110英寸3D巨屏。這件事想想也覺得挺震撼的,當5G網路成熟之後,用戶隨便走到哪裡,可以隨時隨地享受私人院影的觀影效果。當體驗到這種變化的時候,就更能理解「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這句話了。

還有一個場景大家應該不陌生了,我們在科幻電影里經常看到帶著眼鏡的特工,當他的眼睛看到哪裡的時候,眼鏡上就會有基本信息的提示,比如對面這個人的名字,前面這個建築是什麼,眼前的麵包有多少卡路里……所有的人和物都可以被貼上基本的標籤,用戶可以秒變成行走的百科全書。

「這些,無縫交互的沉浸式體驗,用再多華麗的辭藻堆砌來形容都是蒼白無力的。」在王友飛看來AR將帶來顛覆式的體驗革命,這就是4G與5G時代完全的不同。

作為vivo「一主三輔」戰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款AR眼鏡的意義不在於市場價值——也未必是vivo AR眼鏡的最終市場形態,而是其揭示了一個重要判斷:定位於科技公司的vivo已經看清了可穿戴智慧設備的方向,將其納入到核心戰略規劃當中,投入資源以全面推進。

因此,這次vivo推出的AR眼鏡有五大場景創新,但這只是開始,並不是全部。這五大場景中,或許會出現5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也或許會快速演變出新的體驗。總之,5G不是概念,是需要通過前所未有的創造力,去創造未來。

AR是一把利器,也是萬物互聯的一個引子

【結束語】

在創新日會議上,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明確對外界宣布:「vivo是一家以極致產品為驅動,以智能終端和智慧服務為核心的科技公司。」由此可見,在5G時代的競爭不僅是硬體的競爭,更重要是智慧服務的競爭,競爭將在全新的維度展開。vivo的新定位,正是要從終端設備和服務提供商進化為內涵外延都更為廣泛多元的科技公司。

在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進入深水區的時代大背景之下,定位於科技公司,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必然之選,也是創造力有底氣的表現。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懂筆記 的精彩文章:

華為是如何改寫了平板電腦的「刻板印象」
歐洲特斯拉車主也堵門:降價背後是需求與信任的博弈

TAG:懂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