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興源創今日打新,「科創板第一股」終於來了

華興源創今日打新,「科創板第一股」終於來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註:從今日(6月27日)開始,投資者就可以開始打新,正式投資科創板。

6月25日晚間,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公告了其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發行價格,科創板市場化承銷發行機制也由此實現正式運行。

最終,華興源創的發行價格確定為24.26元/股,對應市盈率為41.08倍。網上、網下申購配號日為6月27日,7月1日公布中籤結果。若本次發行成功,華興源創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約9.7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9193.3萬元,預計募集資金凈額約8.81億元。

這一定價也未超過承銷商投資價值報告的建議,位於估值區間的中位數。此前有券商機構預估,科創板新股由於初期供應稀缺,預計會導致報價區間系統性上移,使發行定價偏高。但從最終確定的發行價看,此次發行過程中非理性報價行為也未出現。

目前A股市場的對標企業是精測電子與長川科技,其中精測電子是華興源創在國內最大競爭對手。精測電子2018年營收規模、毛利率與盈利能力方面都與華興源創相近。截至6月26日收盤,精測電子的市盈率(TTM)為37.85,接近華興源創41.08倍的市盈率。

「科創板第一股」是如何定價的?

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啟動招股,全程用時僅84天。

華興源創於2019年3月27日獲上交所受理,經歷兩輪問詢和回復後於6月11日通過上市委審議,於6月14日公告註冊生效,緊接著6月19日啟動招股,成為科創板第一隻新股,受理至招股全程用時僅 84 天, 遠低於A股其他板塊發行周期。

19日當天,華興源創在上海啟動了路演。

6月21日至6月24日,是華興源創的初步詢價階段。按照科創板的要求,新股發行取消了直接定價方式,而採用市場化的詢價定價;詢價對象限定在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等七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不參與發行定價。

根據發行公告,華興源創在初步詢價時段共收到214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1752個配售對象的初步詢價報價信息。剔除無效報價並按10%的比例進行「高價剔除」後,網下投資者擬申購數量約為92.064億股。

其中,報價不低於發行價24.26元/股的148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1285個配售對象為本次網下發行的有效報價配售對象,對應的有效申報擬申購數量為75.81億股,對應申購倍數為257.62倍。

此外,發行人和保薦人還要參考兩個重要的指標來確定發行價格。

首先是主承銷商提供的投資價值報告。

來自彭博的消息稱,華泰證券發給機構投資者的投價報告顯示,採用市盈率和市銷率等方法測算,華興源創每股價格區間為21.17元-26.82元人民幣。

此後,詢價對象會結合投資價值報告,報出自己的價格,報完價後會出現一個數值區間,即所有報價的平均數和中位數,以及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報價的加權平均數和中位數,這四個數構成一個上下數的區間,區間相當於詢價的結果。

按照規定,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當在申購前披露「四數」的信息,如果超過其中孰低值,還需要分梯度地進行風險揭示。根據發行公告,「四數」孰低值為25.26元/股。

最終,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詢價結果來確定價格或累計投標詢價的區間。?而華興源創的最終發行價為24.26元/股,低於「四數」孰低值1元,對應扣非後最新攤薄的2018年市盈率為41倍。

對重大客戶依賴性相當明顯,尤其蘋果

事實上,貫穿華興源創詢價始終的是來自各方的質疑聲。

根據華興源創的招股說明書,公司是一家檢測設備與整線檢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平板顯示及集成電路的檢測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應用於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

華興源創表示,公司在各類數字及模擬信號高速檢測板卡、基於平板顯示檢測的機器視覺圖像演算法,以及配套各類高精度自動化與精密連接組件的設計製造能力等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和自主創新能力,在信號和圖像演算法領域具有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成果。

公司近幾年來凈利潤持續增長,2016年~2018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0億元、2.10億元和2.43億元。

不過,公司2018年扣非後凈利潤為2.37億元,較2017年的2.96億元出現下滑。另外,在營收方面,華興源創2018年實現營收10.05億元,也較2017年的13.70億元明顯下滑。

直觀來看,華興源創對重大客戶的依賴性相當明顯,尤其是蘋果。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華興源創來自蘋果的銷售額佔比分別達75.13%、91.94%和66.52%;蘋果公司經營情況對公司影響較大,華興源創2017年業績的大幅增長和2018年大幅下滑,均與蘋果有關。

晶元標籤被質疑

此外,華興源創的收到主要質疑則關於它的晶元標籤。

就在剛剛享受到「科創板第一股」光環的第一天,6月19日,有自媒體文章質疑華興源創在招股說明書中「五百多次號稱晶元,但收入佔比僅千分之二」,並指出「2016-2018年華興源創來自集成電路的收入合計僅583.77萬元,佔總收入的比重只有0.2%」。

對此,華興源創回應聲明稱,個別自媒體在未充分閱讀公司披露信息的情況下,通過斷章取義的方式大肆發布諸如「收入佔比只有0.2%的半導體行業描述成自己的主營業務」、「涉嫌嚴重欺騙」的不實言論,對公司形象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華興源創稱,該公司電池管理系統晶元檢測設備已經獲得國際知名消費電子企業認證,且已與多家客戶簽訂訂單,總金額超過3億元,相關檢測設備已陸續交付。華興源創認為,將集成電路作為公司主營業務之一進行披露符合公司情況,不存在欺騙情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微軟谷歌雲遊戲大戰即將開始,最大的受益者會是誰?
雲計算時代的資料庫之戰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