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居易整理完自己800首詩,不忘寫詩炫耀,開篇就讓人無法反駁

白居易整理完自己800首詩,不忘寫詩炫耀,開篇就讓人無法反駁

唐代詩壇混得最好的,不是詩仙李白,也不是詩聖杜甫,而是因詩入魔的白居易。這一點,從唐宣宗李忱專門為白居易寫的詩中可見一斑,李枕寫道:「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能讓皇帝寫詩吊念,說明官不在高,有纔則行!

如果說李白的一生不得志,主要是因為其過於孤傲;杜甫一生落寞,主要是因為其不懂變通,那白居易在大唐的風靡則是因為他的真性情。這種真性情不似李白那樣高高在上,也不似杜甫那樣都是家國大道。他可以為《琵琶行》中的歌女落淚;可以釀好一壺好酒,問朋友一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也能為賣炭老人傷懷,因為懂得「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的民間疾苦。這樣的白居易,如何能不火?

對於自己的風靡,白居易其實是心知肚明的,為此他也沒少得意,甚至在詩中他也毫不掩飾,比如本期的這首《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這大概是白居易最賣弄的一首詩,通篇得意洋洋卻讓人無話可說,順便還調侃了一位頂級詩人和一位宰相,讓我們來讀一讀這首詩: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

唐,白居易

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寫這首詩時,白居易43歲,此時他被貶江州司馬。在此期間他不但不消沉,反而忙裡偷閒將自己當時已寫成的800首詩好好地整理了一番,編成了15卷詩集。這項工程完成後,他不忘寫詩向好友炫耀,詩中的元九指的是大詩人元稹,李二十指的是寫了「鋤河日當午」的宰相李紳。

詩的第一句開篇就令人無法反駁,果然《長恨歌》也是白居易自己覺得最得意的詩篇。他用「有風情」來評論自己這首長篇敘事事,寫出這篇經典時,白居易34歲,已過去了6年,這首詩仍是他心中的最愛。第二句「十首秦吟近正聲」指的是自己的《秦中吟十首》,這是一組諷喻詩,後世名家對其評價是:言淺意深。在這兩句中,白居易一開篇就拿出了自己心中最完美的作品,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詩的三、四兩句在得意之餘開始調侃起老友來了。先說「每被老元偷格律」,指的是你元稹寫詩格律也是受到了我的啟發;再說「苦教短李伏歌行」指的是自己的新樂府詩,讓你李紳也不得不服。這兩句可謂既詼諧又霸氣,若不是真的知已好友,估計是不敢這樣氣人的。

五、六兩句詩人道出了平生之志。「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富貴人人想要,卻不一定有自己的份,只有這800首詩能為自己留下身後名,也算得上是種安慰。事實上白居易此話說得是頗有預見性的,憑著平生3000多首詩作,他確實青史留名。

最後兩句是對二位老友說的話。「莫怪氣粗言語大」看起來詩魔還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叫他們不要嫌自己說話粗俗,滿口自誇;但最後一句又開始調皮了,「新排十五卷詩成」意思不過是:你們看不慣我這麼得意也沒辦法呀,畢竟我的15卷詩已經編完了!這語氣,兩位老友除了會心一笑,還能說什麼呢?

全詩緊抓詩題中的「戲贈」二字,通篇都洋溢著輕鬆調侃詼諧,卻又不失「身後文章合有名」的文人之志。每每讀到此詩,都讓人忍不住想回到千年前,看看那一天最得意的江州司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不訣 的精彩文章:

他們二人不但是著名的大文豪,同時也是師徒,皆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TAG:叨叨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