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嬰兒研究歷史:曾經,嬰兒的命運是凄慘的!

嬰兒研究歷史:曾經,嬰兒的命運是凄慘的!

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嬰兒是天使,是小精靈,是我們的寶貝。孩子天真可愛、弱小無辜,需要我們成人的悉心照顧,這樣的觀念已經沒有人有異議了。

然而,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嬰兒的地位並不像現在這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和社會群體,人們對待嬰兒的態度和方式是不一樣的。

著名的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認為:嬰兒所處的社會文化發展過程和制度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嬰兒的發展。

不同的時期,人們的兒童觀是不一樣的。

什麼是兒童觀?

兒童觀是指人們對兒童的根本看法和觀念,具體涉及兒童的特性、權利與地位、兒童期的意義以及教育和兒童發展之間的關係等問題。

兒童觀的歷史演變,經歷了古代、近代和現代等階段。

遠古時代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的生活條件是十分艱苦的,活著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那個時候,人類的平均壽命大約在14歲左右。

不管是在東方還是西方都有殺嬰、棄嬰或者是殺嬰獻祭的習俗,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祈求」天神給予庇佑。這種現象同時也反映出這樣的一種兒童觀:

嬰兒是氏族或父母的公共財產,可以進行任何處置!

現代人種學家根據對現存原始部落的考察發現,許多原始部落中,人類不將嬰兒當作人,而是將他們當作父母或氏族的隸屬品。

另外,考古學家還發掘出土了大量被吃掉的嬰兒化石。通過專家的分析發現,這種現象至少存在了十幾萬年。直到公元前4世紀,社會上還流行著殺嬰或者棄嬰的習俗。

那個時代的嬰兒的命運實在是太悲慘了!

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指的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間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里,人類的理性得到了發展的機會,對後世的影響是十分強大的,在中國表現為華夏文明,在西方則是古希臘——羅馬文化。

然而,在這個時期,兒童的命運依舊是不幸運的。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兒童是父母的私有財產,生殺權都掌握在父親手中。

法國學者內羅杜在《古羅馬的兒童》一書中這樣描述古羅馬時期兒童生活的現象:

兒童被看成是縮小的小大人;兒童與大人的不同,僅僅在於體型;兒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受古羅馬文化和希伯來文化關於對兒童愛與管教的平衡思想的影響,嬰兒被認為是不屬於父母的神的附屬,教育是為了創造一個最適合於上帝意旨的成年人。

在當時的民眾意識中,並不注重兒童的地位和權利。但是,在那個時期,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新的兒童觀念。

特別要提出的是亞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人的觀點。他認為,人是自由的。兒童是城邦未來的公民,要用「自由教育」來教育這些未來的公民。

亞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年齡進行了分期,要求遵循自然施教,這種觀點是符合我們現代遵循兒童發育狀況施教觀念的。

同時,亞里士多德對於當時殺嬰的習俗,要求制定法規,禁止拋棄嬰兒,但是有畸形或是殘疾的嬰兒除外。

西方的中世紀時期

西方的中世紀時期大約在公元5世紀~15、16世紀。公元400年以後,羅馬帝國逐漸沒落,基督教廣泛傳播,進入了中世紀時期的西方。

在中世紀,兒童被看作是小大人。人們認為,兒童與成人的區別僅僅是身體大小和知識多少的不同。

在中世紀文化中,兒童和成人的世界只有微不足道的差異,只要嬰兒斷奶後,就會被看作是成年人的夥伴。兒童混在成年人中間生活、勞動、競爭、社交、玩耍。在那個時期,童工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當時的一些涉及兒童的繪畫中,兒童幾乎都被畫上了成年人才有的肌肉。也就是說,在人們眼中,兒童只是小號的成年人而已。

這種兒童觀不承認兒童有自己的世界,也沒有認識到兒童和成人的本質區別,他們也是有自己獨特的需要的。

從公元400年開始,基督教會開始對歐洲有關兒童養育行為的觀念和實踐產生影響。

教會根據古代和當時猶太人的經驗,建議父母要關愛兒童,避免兒童夭折、被虐待和殺害。這個時期出現了為嬰兒建立的墓碑,也出現了由於錯誤對待兒童而對父母實施的刑法。

中世紀末期,歐洲爆發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人們重新審視了「人」的價值,人類的偉大精神獲得了再生,人從神的統治下解放出來。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誇美紐斯(1592~1670年)提出:要廢除強制灌輸的方法,多方面激發兒童的學習自覺性和能動性,通過改進學校環境和教學方法,把學生求知的慾望激發出來。

他認為,知識的開端永遠必須來自感官。這一點我們現在依然在使用,強調了感知覺對於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中世紀晚期的一些醫學著作還提出了新生兒和嬰兒早期的照顧方式,這也標誌著嬰兒地位的提高。

西方啟蒙運動時期

西方啟蒙運動時期大約在17世紀~19世紀。這一時期,歐洲資本主義興起,關於人類生命、尊嚴和自由的新觀點開始出現,強調了個體不同於上帝、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性。

教育家盧梭認為:兒童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童年是具有特權的時期。

18世紀中葉以後,現代兒童觀念出現了:與孩子有關的一切事情和家庭生活都成了值得注意的事情。孩子的將來、現狀都需要關注,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

在整個19世紀,由於文化的改變,用童工被認為是一種剝削,兒童應該被愛、被保護、被安慰、被教育。兒童成了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兒童被「真正」地發現,童年時期被當做一個最特殊的人生階段。

19世紀80年代以後,有關兒童的觀察研究更是大量展開。各國的專家學者深知兒童成長發展的重要性,從此,兒童被重視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格育兒 的精彩文章:

寶寶患上尿布疹,媽媽不敢用尿布濕?別緊張過度了!

TAG:心格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