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時期,八路軍成立最晚的一個正規團,是由什麼部隊組成的?

抗戰時期,八路軍成立最晚的一個正規團,是由什麼部隊組成的?

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的一個月,也就是1937年8月間,紅軍主力改編為了八路軍,形成了大家所熟知的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建制。不過,後來隨著八路軍敵後抗戰的深入發展,為適應戰場需要,在1937年12月間,八路軍又擴充一個團,這個團就是第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第689團。

在此之間,第三四四旅已經擁有了第678團和第688團兩個正規團,加上這次擴充的第689團,就形成了三個正規團的規模,這在八路軍其他師旅之中是僅有的。從八路軍發展史上講,第689團是最晚成立的一個正規團,它與八路軍擴充的其他冠以「新編」、「獨立」等名稱的團級作戰單位,最大的不同就是擁有正式的數字番號。

那麼,第689團是在什麼樣的形勢之下擴充的呢?又是由什麼部隊組成的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八路軍第344旅的前身是長征時期的紅十五軍團,在改編為第344旅之前,紅十五軍團下轄有三個師,分別是第75師、第78師、第81師。在改編為第344旅之時,因為只有兩個團的編製,所以以第75師為主編為了第687團,以第81師為主編為了第688團,而第78師則被打散分別編入了上述兩個團的第2營。

當時,將士們對於紅十五軍團第78師被拆分十分惋惜,因為第78師是陝北紅軍的老底子(劉志丹率領的陝北紅軍第二十六軍),是一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部隊,並且在抗日戰爭初期,特別是平型關戰鬥中,由紅十五軍團第78師一部改編而成的第687團第2營立下了不少戰功,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夠保留住第78師的完整建制,不要將其拆分。

到了1937年12月,當時擔任第344旅旅長的徐海東正式向八路軍總部提出了擴充一個正規團的建議,計劃將此前拆分的紅十五軍團第78師將士們集中,改編為正規團,這樣一來原紅十五軍團下轄的三個師,就各自形成了一個團,都保存了完整的建制。徐海東的這個建議立即得到了八路軍總部的同意,分配給了第689團作戰番號。12月18日,第344旅第689團在河北平山宣布正式組建,首任團長為韓先楚。

可以說,第689團的正式成立,實際上是恢復了原劉志丹率領的陝北紅軍第二十六軍的完整建制。從此之後,雖然第689團在各個時期有不一樣的番號(如在解放戰爭時期,番號為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5師第14團),但陝北紅軍第二十六軍的建制一直得以完整保留,這在講究歷史和傳統的軍隊系統中,確實是一個鼓舞人心、提振士氣的好事。各位讀者,你們認為是不是這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姑娘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美援朝:簽署板門店協定,志願軍有兩人參加,他們是誰?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六大兵團都是由什麼部隊組成的?

TAG:丁姑娘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