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赤壁之戰結束後,周瑜才明白,他要5萬精兵,為何孫權就給了3萬

赤壁之戰結束後,周瑜才明白,他要5萬精兵,為何孫權就給了3萬

本文由【夫子說歷史】獨家原創首發企鵝,轉載請註明出處。

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建安十三年的時候,開始大舉進攻荊州。這時候劉備慌了,自己好不容易再次有了立足之地,這就又要重新成為喪家之犬了?劉備連下家都想好了,他打算接下來去投奔老朋友蒼梧太守吳巨。這時候,魯肅勸說孫權,要懂得居安思危,唇亡齒寒的道理。孫權心動了,於是將這件事交給了魯肅。

有了魯肅的指點,劉備這才派諸葛亮去像孫權求救,因此才有了孫劉結盟的事情。最後在諸葛亮的說服下,孫權最終答應了。孫權當時有十萬精兵,他自然是不可能將十萬精兵都調出去的,因此孫權就去與周瑜商量究竟出多少合適。

當時,曹操號稱有八十萬大軍,實際上他帶了十五六萬人,再加上劉表的,加起來只有二十三萬。劉備的兵馬零零碎碎加起來有一萬,劉琦在江夏也有一萬多。周瑜仔細分析了一下,最終決定向孫權要五萬精兵。

然而,孫權對周瑜說,五萬精兵一時難以集結,已經準備好了三萬,戰船糧草和武器等物資已經準備好了,你先上路,等我繼續調集人馬,人夠了就去支援你。周瑜對孫權還是十分信任的,就踏實地上路了。然而,直到這場仗打完了,周瑜也沒有見到孫權的援兵在哪兒。

赤壁之戰結束之後,周瑜回到了江東,做戰後總結的時候,這時候他才終於明白,當初孫權為什麼只給了他三萬大軍。

第一,孫權相信周瑜的實力。別忘了,江東的半壁江山都是周瑜打下來的,當初周瑜與孫策打天下的時候,可以說是缺兵少將的,但是還是打下了江東的基業,因此周瑜的實力是相當值得肯定的。而且曹操從北方帶來的軍隊不習水性,經過長途跋涉之後有疲憊不堪,戰鬥力大打折扣,憑藉周瑜的計謀,即使是只給他三萬精兵,再加上劉備那邊的,加起來五六萬人,打敗曹操的勝算很大。

第二,孫權對於這場戰爭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視。孫權之所以答應孫劉結盟,是抱著這樣的心態的,打贏了就白得一塊土地,打輸了也沒啥損失,沒有必要投入太多。因此孫權才不捨得下那麼多本錢。後來,劉備向孫權借荊州的時候,孫權答應了,也正是表明了他的這種想法。孫權對荊州興趣並不是非常大,而且荊州並不是很多控制。

第三,為了給江東留一條後路。雖然孫權對赤壁之戰有信心,但事情沒有絕對,萬一失敗了,江東損失三萬精兵還能保存實力,但要是損失了五萬就會元氣大傷,將來就真的抵禦不了曹操的入侵了。因此孫權權衡了一下,只給了周瑜三萬精兵。三萬是江東可以承受的最大損失。

不得不說,孫權還是相當有計謀的,一點都不比他的哥哥孫策差。不過孫權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其實在開打的時候,孫權親自率領軍隊駐紮在柴桑,守住了荊州通往吳地的重要關口,以伺機而動。萬一孫劉兩方失敗了,值得支援就支援,支援不了就固守,將曹操拒之門外。對於此事,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夫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得到半壁江山的陳友諒,為何輕易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口給出答案
張飛丟掉徐州後,關羽對究竟對他說了什麼?逼得他立馬拔劍自刎

TAG:夫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