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獻之:夜晚,我沉迷書法!

王獻之:夜晚,我沉迷書法!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試問古往今來

誰沒有陷入過愛情的蜜罐

翻翻歷史,看看人物傳記

隨處可見一些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主人公有文學家,詩人,將軍……

可見愛情是個永恆話題

不會隨著時間的長河淹沒

今天巧了,看到了一位書法家愛情故事

這位書法家就是眾所周知的王獻之

王獻之是「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也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精通各種書體,行草尤其著名。他在繼承張芝、王羲之書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變革樸拙書風,形成自己的風格。有人評價其書法在逸氣、媚趣上超過了他父親王羲之。

不論有沒有超越其父,他的書法造詣毋庸置疑都是優秀的。但他不僅僅是我們眼中的一位書法家,更是一位愛情至上的性情之人。

幾個流傳至今、號稱是王獻之作品的書法帖子中,表現了王獻之在離婚之後對於表姐道茂的思念愛戀之情。書帖有可能是後人偽托的,但其中的內容應當是有現實依據的。請看:

《思戀帖》

注文 :思戀,無往不至。省告,對之悲塞!未知何日復得奉見。何以喻此心!惟願盡珍重理。遲此信反,復知動靜。(見《淳化閣帖》)

《姊性纏綿帖》

《奉對帖》

注文: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常苦不盡觸類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無已,唯當絕氣耳。

王獻之的結髮妻子是郗曇的女兒,名字叫道茂。郗道茂跟王獻之為姑表之親,郗道茂是王獻之的表姐。根據《世說新語》劉孝標註,咸、寧(東晉簡文帝司馬昱咸安、孝武帝司馬曜寧康,公元371—375年)年間,奉皇帝之命,休了原配郗道茂,另尚簡文帝之女餘姚公主(《晉書》本傳稱新安公主)。也就是說,王獻之迫於壓力,跟結髮妻子郗道茂離婚。

這個壓力,當時王獻之大約是無力抗拒的,他只有把痛苦深深埋藏在心底。王獻之重病之時懺悔自己別無過錯只是回憶起跟表姐郗道茂的離婚,可以看出,他對這位結髮妻子表姐是始終深感歉疚的,是懷有深厚感情的。儘管他們並沒有像陸遊、唐琬那樣留下訴說他們之間愛情的詩歌作品。但他用書法訴說著他凄美的愛情。如果王獻之還活著,我想他也許會說:在哪個沒有真愛的夜晚,我更愛書法。

王獻之跟公主結婚之後,仕途可謂飛黃騰達。很快就做到建威將軍、吳興太守,最後官拜中書令,中書省的長官,官品大約是三品。所謂官場得意,情場失意,可能也有這樣一種無奈吧!

合理想像一下,王獻之跟公主結婚之後,夫妻感情並不和睦,生活並不幸福美滿。

既然說到王獻之的愛情,就不能不說他跟小妾桃葉之間的感情。

桃葉究竟是什麼時候跟王獻之在一起的,已經無法考證,從情理上推斷,有可能是在跟郗道茂結婚期間已經娶了桃葉;也有可能是,王獻之在跟公主結婚之後,因公主多年未能生子,於是得以納桃葉為妾。在跟郗道茂離婚、跟公主結婚之後,桃葉成為王獻之的感情寄託。

關於桃葉的身世,歷來有多種猜測,有人說是金陵(南京)賣硯女。我們大致可以肯定,桃葉是一位識文斷字且相當有文採的女子。《玉台新詠》等文獻里收錄了桃葉的四首詩歌作品,《答王團扇歌》三首和《團扇郎》。為了方便領略桃葉的文采,照錄《答王團扇》三首如下:

七寶畫團扇,燦爛明月光。

與郎卻暄暑,相憶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團扇。

動搖郎玉手,因風托方便。

團扇復團扇,持許自障面。

憔悴無復理,羞與郎相見。

都是通過扇子表達愛情的作品,其中第一首表達對愛人的關心,第二首詠扇兼思念,第三首借扇子遮掩憔悴病容,想像、心思都新穎有趣,可見作詩者是一位多情、愛美、俏皮的女子。

王獻之對這一位小妾當然是愛憐有加。《南史》《玉台新詠》等文獻收錄了王獻之的《桃葉歌》三首,《古今樂錄》說王獻之作這三首詩的起因是:「緣於篤愛,所以歌之。」詩如下: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

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

相連兩樂事,獨使我殷勤。

桃葉映紅花,無風自婀娜。

春花映何限,感郎獨采我。

詩顯然作於新婚之際,快樂之情洋溢在字裡行間。因為詩中有王獻之親自迎娶桃葉、渡江之類的字眼,因此後人就在南京秦淮河某處附會了一個桃葉渡。多情的文人墨客到此,都要徘徊、吟詠一番。辛棄疾有「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姜夔有「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等等。桃葉渡,遂成才子迎娶佳人之地的代名詞,春風駘蕩,令千古讀者想入非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名粹 的精彩文章:

老教材:《楷書入門》

TAG:書畫名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