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伊朗乘勝追擊:油輪遇襲是美方陰謀!栽贓嫁禍要對伊動武

伊朗乘勝追擊:油輪遇襲是美方陰謀!栽贓嫁禍要對伊動武

自6月20日伊朗軍方擊落一架美軍MQ-4C大型無人偵察機以來,美伊之間圍繞該機是否入侵伊朗領空的唇槍舌劍就一刻未停。伊朗方面顯然是有備而來,伊朗外長扎里夫22日在社交網站上公布了伊朗方面記錄的該機入侵伊朗領空的航路圖,詳盡的證據駁的美國幾乎啞口無言。

而似乎是為了乘勝追擊,在23日,扎里夫再放出一張新的航路圖,並稱早在5月26日,類似的入侵事件就已經發生過。扎里夫稱,當時入侵的是一架美國空軍的MQ-9「收割者」無人機,其一直在波斯灣沿岸的伊朗布希爾省領空基線附近徘徊,即使收到伊朗方面的三次無線電警告也置若罔聞,期間還一度短暫深入伊朗領空,隨後又快速退出,試探性偵察的意圖極其明顯。

與這次被擊落的MQ-4C大型無人機不同,MQ-9「收割者」無人機是在MQ-1「捕食者」無人機的基礎上放大改進而來,於2003年首飛。其最大起飛重量只有4.7噸,翼展20米,相比起飛重量高達11.5噸,翼展35米的MQ-4C而言,只是一個小不點,但「收割者」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其具備搭載各種空地武器進行攻擊的能力,自服役以來,迅速就成為美軍至今為止最主要的武裝攻擊無人機。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MQ-9在5月的這次入侵比無武裝的MQ-4C更加危險。

當然不管有沒有武裝,伊朗外長扎里夫在此時公布這件事,目的顯然是要繼續坐實「是美國人故意挑釁」的證據。而更加聳人聽聞的是,隨後扎里夫順勢把6月13日的阿曼灣日本油輪被襲事件也扯了進來。

6月13日,緊鄰霍爾木茲海峽,同時距離此次無人機被擊落地點也不遠的阿曼灣上,兩艘外國油輪遭到不明武裝襲擊,而美國方面在襲擊當日就迅速指責這是伊朗方面的挑釁。為了坐實這種指控,美國方面還公布了現場的偵查錄像,顯示這是伊朗革命衛隊的武裝快艇一手製造的爆炸案。

扎里夫這次就宣稱,伊朗方面已經掌握了美國人採購快艇栽贓伊朗的電話錄音證據。確實,從事件後閃電般的指責到錄像證據中「恰到好處的清晰」的快艇,讓美國的這次指控顯得過於刻意。扎里夫就稱,從5月的MQ-9無人機挑釁,到阿曼灣油輪遭襲,再到MQ-4C故意入侵伊朗領空,一切都是美國方面故意挑起戰爭並嫁禍伊朗的陰謀。

那麼美國,確切的說是特朗普,存在在此時挑起戰爭的可能性么?其實基本沒有,畢竟不太擅長處理這種危機的特朗普在一開始就泄露了自己的底牌,那就是以武促談,戰爭威脅是有,但也只限於威脅,真要與伊朗開打這種事,特朗普從一開始就沒想過。也正是特朗普的這種態度,才讓伊朗敢於擊落入侵的MQ-4C無人機。

但問題就在於,任何組織內部都不是鐵板一塊,更何況美國這種高度複雜的政治實體。特朗普或許真不想打伊朗,但真想打伊朗的人在白宮也大有人在,而其中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就是一位。先不說博爾頓的過去,在20日擊落無人機事件發生後,媒體爆料特朗普曾一度下令要對伊朗開打,但據23日特朗普本人的辯解,其實當時建議開打的是博爾頓,特朗普反而是阻止這種魯莽行動的人。

博爾頓對伊朗的這種態度,伊朗方面也是心知肚明,於是在指責是美國栽贓伊朗後,扎里夫又特別指出,栽贓伊朗的不是特朗普,而是博爾頓為代表的美國鷹派政治家,是要將特朗普政府拖入戰爭自己再從中獲利。

那麼扎里夫的指控真的可靠么?這種問題其實真的很難回答,但起碼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伊朗方面對在擊落無人機後如何反擊美國這件事上非常清楚,甚至連「分化瓦解敵人內部」的招數都用上了,不管有沒有用,起碼伊朗方面的鬥志非常值得我們欽佩。

特朗普又該如何回擊這種非常毒辣的指控,那就是特朗普自己的事情了,畢竟整場危機就是特朗普自己挑起的,也怪不得伊朗此時對自己的兇狠毒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線防務 的精彩文章:

英國脫歐不成首相下台,特朗普支招:要不到想要的就直接走人!
華為再次不戰而勝,美國政府卻騎虎難下,被自已人給告了

TAG:前線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