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綻蕊怒放,驚艷時光——郭味蕖花鳥畫欣賞

綻蕊怒放,驚艷時光——郭味蕖花鳥畫欣賞

郭味蕖(1908.2--1971.12),當代畫家。男,漢族,山東濰坊人。原名忻,後改慰劬、味蘧、味蕖;曾用別號汾陽王孫、浮翁,晚號散翁;堂號知魚堂、二湘堂、疏園等。出身於書香世家,自幼隨家鄉畫家丁東齋、劉秩東習畫。1929年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習西畫,畢業後曾任山東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教師。1937年入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研習中國畫。得黃賓虹指導.擅花鳥兼及山水,所作融會諸家,以工帶寫,畫風清麗活潑,生動自然,風範別具。對金石、考古、鑒賞、書法和文學皆深有研究。1951年受徐悲鴻之聘任職於中央美術學院研究部,後相繼在民族美術研究所、徐悲鴻紀念館從事理論研究。1960年任中央美院中國畫講師,1962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科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0年,以「戰備疏散」為由被遷返濰坊,於1971年12月19日在家鄉濰坊逝世。1980年文化部及中央美術學院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了「郭味蕖同志追悼會」,對其給予高度評價。

他在藝術上大膽實踐,勇於創新,主張花鳥和山水相結合、白描和點染相結合、工筆和寫意相結合、重彩和潑墨相結合的創作方法。他的作品立意清新,色彩秀麗,構圖新穎,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郭味蕖是位學者型的畫家。他的學術研究,包括中國美術史、金石考古、書畫鑒賞、歷代書畫家研究、中國版畫史、民間年畫、中國古代建築與雕刻、花鳥畫史、花鳥畫創作技法理論,以及文學、詩詞、書法等諸多方面。劉曦林評說:「中西繪畫兩層根基,史論與實踐雙軌同步,是中國近、現代諸如陳師曾、黃賓虹、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等許多大藝術家的共同道路。郭味蕖也是這條造就大師的道路上的後來者。這條畫家兼學者的廣采博取的道路,充實了他的學養,並使他得以從縱的歷史演變及橫向的對比聯繫中得以把握了藝術變革的規律,為其更新花鳥畫藝術的觀念,攀登花鳥畫新高峰奠定了基石。」

代表作有《鸚鵡圖》《被澤之陂》《大好春光》《驚雷》《銀漢欲曙》、《河山似錦》、《東風朱霞》等。曾在濟南、青島、北京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為人民大會堂中央廳、北京廳、廣西廳、山東廳等處作大幅花鳥畫。

1979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郭味蕖畫輯》,1988年出版《郭味蕖畫選》。.編著出版《知魚堂鑒古錄》、《知魚堂書畫錄》、《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中國版畫史略》,《藝話》, 《寫意花鳥畫創作技法十六講》》、《明清四畫人評傳》等。

郭味蕖國畫作品《晚風》

該畫中郭味蕖一反平時畫作色彩的鮮艷與明麗,代之以淡淡的墨色與石青為主的灰色調子,緊緊扣住了標題所示的特定時間。畫面意境深幽淡雅,晚風輕拂,嫩葉婆娑,有平和舒緩的韻律之美。似一手淺吟低唱的小夜曲,深含文人的儒雅之態。

在畫法上畫家採取了寫意與工筆相結合的手法。老乾以沒骨寫意大筆寫成,嫩葉則採用工筆雙鉤填色法,這樣便形成粗與細、放與收、墨與色的對比,產生豐富的視覺效果。但粗放不野逸,細收不拘謹,墨與色攏於一個大的灰色調子中,產生了既對立又統一的藝術效果,表現了畫家對自然實景的提煉與升華的功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點書畫 的精彩文章:

祁恩進工筆重彩山水畫欣賞
陳松岩工筆國畫作品分享

TAG:一點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