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我們需要發展出怎樣的科技,才能夠建造一個戴森球?

我們需要發展出怎樣的科技,才能夠建造一個戴森球?

1960年,著名的數學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提出了一個構想:戴森球,轟動了世界。

所謂的戴森球,是一種一個直徑比恆星還大,將恆星包裹住,通過吸收恆星輻射的能量來為人類所用的一種設備。

我們需要發展出怎樣的科技,才能夠建造一個戴森球?

我們知道,太陽是整個太陽系能源的根本所在。它每秒鐘有6億噸的氫會聚變成氦,同時釋放出極其巨大的能量。

可是,太陽釋放出這麼多的能量,大部分卻白白流失了。以地球為例,能夠從太陽輻射中吸收的能量僅佔全部能量的1/22億。即使是全太陽系所有的行星加一起,能夠接收到的太陽能量也只有幾億分之一,簡直少得可憐。

這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倒也沒有那麼嚴重。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對於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繼續讓太陽能大量散失到宇宙空間,絕對是暴殄天物。所以,戴森才提出了這個設想——盡量多地利用太陽的能量。

可是,這種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極難。從目前的科技來看,人類根本就不可能製造戴森球。想要達到如此的科技水平,看起來還非常遙遠。

那麼,人類如果想要製造戴森球,都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呢?

我們需要發展出怎樣的科技,才能夠建造一個戴森球?

首先,選材就是一個問題。要知道,製造一個包裹住太陽的設備,需要的材料將多麼恐怖。它不是簡單地和太陽一個直徑大小就可以的,首先它的直徑要在太陽的洛希極限以外。我們按照通常的計算方法,那就是距離太陽339.16萬公里。加上太陽的半徑來計算,這個戴森球最少最少也要有差不多410萬公里的直徑。

要知道,即使這個戴森球的厚度僅有1米,其總體積就抵得上小半個水星了!當然,戴森球不可能是完全封閉的,而是網格的結構(否則地球就一片黑暗了),但其所需的材料依然驚人。

這還只是按照戴森球最小最小的理論體積,如果真的要建造戴森球,恐怕要比這個大得多(畢竟如果只距離太陽410億公里,高溫會把材料融化掉)。而且即使是用水星來做材料,也無法保證所有的部分都適合。

甚至有人推測,如果想要製造戴森球,恐怕連氣體巨星的物質都不夠用!

我們需要發展出怎樣的科技,才能夠建造一個戴森球?

另外,如果想要以水星為材料製造戴森球,恐怕要把水星挖的很深。而人類目前在地球上挖的最深的坑也不過是12公里。因此,人類的勘探技術,也需要提高。

同時,我們要完全了解太陽系的演化、發展、運行。製造戴森球這樣的設備,勢必會對整個太陽系造成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反過來是否會對地球有什麼干涉,也未可知。

就在戴森提出這個設想後4年,前蘇聯科幻作家卡爾達舍夫提出了宇宙文明等級的說法,指出:能夠完全利用行星資源的文明,屬於1級文明;而能夠利用整個恆星系的資源,就屬於2級文明。

而根據估算,人類充其量算是0.7級文明。如果成功開發了戴森球,將是升級為2級文明的重要標誌。這其中的1.3級,還有一段非常漫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求知者 的精彩文章:

人類直立行走和超新星爆發有關?難道真的是「天」意?

TAG:科學求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