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到底是忠還是不忠

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到底是忠還是不忠

李秀成,在金田起義時還只是個小卒,待到天京變亂後,已一躍成為太平天國的中興棟樑。洪秀全封其為忠王,並稱其「萬古忠義」。這樣一個人,為什麼到後世還有關於他忠和不忠的討論呢?

這當然要從他寫的那份《自述》供詞說起。

1864年,曾國荃攻破天京,李秀成保著幼天王洪天富貴衝出太平門。但是他將自己的戰馬讓給了幼天王,還強要斷後。很快,他所騎的馬就跑不動了,於是他被湘軍抓捕。而李秀成從被捕到最後被殺,當中只有16天。所有關於忠與不忠的討論都指的這十六天中的事兒。

剛被捕時,曾國荃簡單粗暴,對他用大刑。用刀錐剜割他的臀股,直接「血流如注」,不過李秀成據說連眉毛都沒動一下。

酷刑不行改攻心。曾國藩的幕僚輪番上陣,李秀成終於對趙烈文講了不少心裡話。包括太平天國的敗亡屬於「數盡國崩」,並說十年後洋人才是「大患」。而對於自己,不過是「唯死而已」。

有了溝通的開始,後面就容易了。曾國藩親自趕到南京,提升了李秀成在獄中的待遇,終於使他寫下了洋洋數萬言的《自述》。關於這份《自述》,是有很多爭議的。清廷當然說是供詞、是降書,但後人閱讀《自述》稿本,發現當中有很多內容明顯被刪改。

就現存的《自述》來看,並非是祈降,而是一份包含回憶錄的「遺書」,在裡面他闡述了太平天國的歷史,並自己總結了當中的得失。關鍵是那些被刪改的部分,到底是什麼?陳寅恪先生曾推斷:那部分內容應該是能讓曾國藩坐卧不寧,不得不刪的。而羅爾綱先生則進一步推斷,刪減的部分應該是曾國藩最忌諱的,也就是李秀成通過自述在向曾國藩「勸反」,勸他自立為王,推翻清廷。如果真是這樣,那這份《自述》就不是一份「投降書」,而變成一份「勸降書」了。

從李秀成在寫完《自述》的當晚,就被曾國藩殺害的事實看,這樣的推論完全有可能成立。刪字、滅口,還有什麼樣的事比這更會讓曾國藩驚慌失措呢?

李秀成中興太平天國的功績就不用說了,在城破之時,還能貢獻自己的「愚忠」,保護幼主先行。當其被俘之後,雖刀斧加身神色不變,這如果說不忠,也就沒什麼「忠」了。再後來,逃跑的幼天王生死不知,即便是生,天平天國也一去不返了。在此情況下,心存必死,然後再寫一篇回憶錄、抒發一下心中所想,順便在其中摻點離間計,這應該是最合理的解釋。

李秀成的「忠與不忠」實在不需要解釋,即便最後所寫就是「降書」,也無可厚非。但種種跡象表明,哪怕到了最後,他仍然沒有放棄鬥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先生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對核彈的錯誤估算後果是嚴重的,美國的布拉沃核彈試驗的後果
太陽鏡最初竟然和太陽無關,它的前世今生,還有一個極重要的關鍵

TAG:吳先生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