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圖文解讀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的標準長相,按圖索驥並不難

圖文解讀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的標準長相,按圖索驥並不難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聽到了一個言論,說:只要有白毫,都叫做白毫銀針?

呃……

難道有毛的,都叫做猴子?那麼大熊貓、白天鵝、獅子都要改變物種分類了?

很抱歉通知您,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解!

外觀有白毫,是白茶的基本特徵,只是白茶的疏密差別罷了。

從白毫銀針到白牡丹再到壽眉,每一種白茶,外表都會覆蓋著一層白毫,只不過是部位、數量的差別。

白毫銀針,它的白毫主要是附著在芽頭上,厚實的一層,牢牢地將嫩芽包裹著,銀裝素裹,白毫勝雪,頗有幾分千山暮雪的姿態。

在白毫銀針的小葉殼上,也能捕捉到白毫,只是與芽頭相比,數量少了些。

白牡丹,它也是有白毫的。

白毫主要集中在芽頭,葉背。

壽眉也是如此,白毫多集中在芽頭和葉背。

白茶之所以有如此顯眼的白毫,一是和樹種關聯,二是與工藝相關。

如適合製作成白茶的大白茶,它的茸毛在茶樹品種中屬於翹楚,所帶有的白毫數量最多。

加上白茶不揉不捻不炒的製作工藝,又讓原本密集的白毫,完整保留。

所以呢,判斷白茶的屬於何等級,並不能簡單根據白毫而定,而是要結合外觀上的多項指標,芽、葉、梗等細節,都不可錯過。

要區分不同白茶,還是要從細節處入手。

《2》

白茶,可分為四類,三類原料相同!

按照最新的白茶國標規定,白茶根據茶樹品種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四種產品。

這些白茶所用的茶樹原料,有三類。

1.大白茶

2.水仙茶

3.菜茶

這是國標里所規定的,且這些茶樹的品種特徵,適合製作成白茶。

並且,不同茶樹原料,適制性不同。

即,並非所有原料,都適合製作成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在國標中白紙黑字規定的很清楚。貢眉,以群體種茶樹品種的嫩梢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貢眉,獨樹一幟,用的是菜茶為原料製成。

而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可用大白茶或者是水仙茶的原料製作。

並且,三者的外觀,迥乎不同。其實會混淆三種茶,蓋因對白茶了解的並不是很透徹。

但是,能夠清楚區分這三種茶,卻又是入門的必備款,不可或缺。

若是對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不了解,很有可能,買錯茶。

比如,錯將一級春壽眉當做白牡丹,把特級白牡丹當做白毫銀針。

為避免這種尷尬事情的發生,懂得區分三種白茶,很重要。

《3》

白毫銀針,一旗一槍是重要區分手段

何為白毫銀針?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的單芽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對於白毫銀針,許多人都聽聞過它的大名,作為同年份中最貴的白茶,天生自帶明星光環。

加上它的營養價值最高,許多茶客對它更是青眼有加。

可在日常購茶過程中,茶友們卻未必能夠第一時間區分出白毫銀針,甚至於買到了等級與價格並不相符的白毫銀針。

比如,本應該劃分為特級白牡丹的茶,將小葉殼去掉後,搖身一變,等級高了一級,大概就像清朝時期,抬旗這一做法,瞬間提高了檔次。

然而,即便強行抬高等級,但與白毫銀針本身還是有明顯差異。

到了特級白牡丹採摘的時候,溫度比採摘白毫銀針時高,芽頭兩側,長出了小葉片,芽頭也逐步變長,變瘦,長出了細短的茶梗。

與白毫銀針相比,特級白牡丹「瘦」了。縱使去掉了小葉殼,只留下芽頭,仍舊能夠一眼看穿。

只要將其和真正的白毫銀針一對比,就會發現差別。

根正苗紅,在春茶季開始時採摘的白毫銀針,有著一旗一槍的特徵。

旗,是指白毫銀針單芽邊上護著芽頭的那片「殼」狀的葉片。

由於這片葉片與芽頭看似合併在一起生長,故而形同一個「筍殼」,在採摘芽頭時,與芽頭聯接比較緊密,看不太出來。

等到沖泡5-6次後,芽頭和小葉殼就會分離開來,此時就能更清楚地看出誰是旗,誰是槍。

要辨別白毫銀針,請記住:它的芽頭是所有白茶中最肥胖的,有著一旗一槍的特徵。

《4》

白牡丹,一芽一葉、二葉是標準長相

白牡丹,被稱之為白茶中的「花仙子」,其外觀,也很有辨識度。

通常白牡丹是一芽一葉、二葉的狀態。

秀長的芽頭,宛若花骨朵。1-2片的葉子,像是葉片一樣,襯托著芽頭。這姿態,頗有幾分綠肥紅瘦。

白牡丹,在國標里共有四個等級。

特級白牡丹、一級白牡丹、二級白牡丹、三級白牡丹。

各個等級的白茶,辨識度高。

特級白牡丹,是最接近白毫銀針的茶,芽頭是所有白牡丹里最為肥壯的,甚至風頭要蓋過葉片。為此,福鼎民間,將其稱之為牡丹王。意為白牡丹中的王者,從名字,便可見茶農對特級白牡丹的偏愛。

特級白牡丹,也是最經常被初學者誤認為是白毫銀針的茶。

同時,特級白牡丹的風格,也是和白毫銀針最為接近的茶,毫香濃郁,茶湯淳和。

一級白牡丹、二級白牡丹,生長期靠後,採摘期在特級白牡丹遲。

隨著氣溫的升高,一級白牡丹和二級白牡丹的葉片漸漸舒展,變得疏朗起來,此時芽頭和葉片,平分秋色。

與特級白牡丹一比較,一級白牡丹和二級白牡丹的身姿,更顯婀娜。整體比例看起來,更加協調。

細窄的葉片,含蓄地跟在芽頭之後。

沖泡,姿態更加蹁躚。

盈盈一握,葉片舒展。

而三級白牡丹,則是白牡丹里,長相最為放蕩不羈的一類,葉片和茶梗都出落的接近於一級春壽眉。

芽頭,比一級白牡丹和二級白牡丹都更瘦小,葉片也稍稍變大了許多。

看起來,葉片大過芽頭。

《5》

壽眉,白茶中的野獸派,一芽三四葉,芽葉連枝。

在三個品種當中,壽眉是最有辨識度的茶之一。

它天生一副不服管教的模樣,尤其是秋壽眉,粗枝大葉,看著秋壽眉,不自覺就代入了黑旋風的模樣。

因外形上的張狂不羈,也讓壽眉成為最搶鏡的茶。

粗粗大大的葉片,體積整整比白牡丹大了一倍都不止,放在同一個鏡頭下,最搶眼的當屬壽眉。

要辨別壽眉,一點兒也不難。

從外觀來看,壽眉是一芽三葉或者是一芽四葉的狀態,芽葉連枝,有茶梗。

春壽眉的茶梗,稍顯細長。

秋壽眉的茶梗,稍顯粗大。

二者,都有芽頭小,葉片大的外觀特點。

秋壽眉,最好辨認,它不僅梗粗葉大,顏色還是五彩色,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與眾不同。

而春壽眉,尤其是一級春壽眉,有時候容易被誤認為是白牡丹。其實,稍加辨別,就會發現不同。

白牡丹的芽頭,比一級春壽眉更大,更肥,葉片更細窄,茶梗更短小,白毫更多。

春壽眉,則是芽頭細長、葉片大、茶梗粗長、白毫數量少。

將二者一對比,怎麼也不會混淆。

《6》

要辨認白茶中的所有品種,並不難。

每一種白茶,都非常有辨識度。

一旗一槍,芽頭肥壯的是白毫銀針。

一芽一葉、二葉,芽頭秀長,葉片細窄的是白牡丹。

一芽三葉、四葉,梗粗葉大,長相狂野的是壽眉。

熟知這些外觀特徵,區分三種白茶,易如反掌。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茶友們還是要實際操練,多多積累經驗才好。

買茶如喝茶,無他,唯手熟爾。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白茶湯色淡,是不是味道也淡?其實,決定滋味濃淡的是這三類物質
新茶友,喜歡喝什麼樣的武夷岩茶?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