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最容易埋沒孩子的天賦的三種媽媽,看看有你嗎?

最容易埋沒孩子的天賦的三種媽媽,看看有你嗎?

1 習慣否定、吝嗇讚揚的媽媽

看《少年說》的時候,一個留著利索短髮的女孩吸引了我的注意。

她上台喊話媽媽,說媽媽總是能從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聯想到很多壞事,到最後往往惹得全家人都不開心,由此希望媽媽能少指責一些,多給自己一些肯定。

一開始我只是當玩笑聽聽,但是越聽越覺得,這個媽媽似乎是習慣性否定孩子,從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打擊她,甚至美其名曰「我希望你(在我的否定下)學會堅強」。

女孩說,她作為一個體育生,去市裡參加比賽,拼盡全力才拿到第三名的好成績,可是滿心歡喜把獎牌抱回家後,得到的卻只有媽媽的責怪:

「你為什麼沒有拿到第一?還影響了學習!這是不務正業!」

女孩喊話結束後,主持人陳銘上台去跟女孩媽媽了解情況,問她為什麼不願意表揚孩子。

女孩媽媽猶豫了一下,回答說,「她就是很容易驕傲,初二表揚了她一次,中考就考砸了。」

全場嘩然。一年之前表揚了一句,一年以後才發揮失常?

其實,孩子考砸的原因並不是孩子驕傲了,而是孩子已經在媽媽的一次次否定中喪失了前行的動力,學習也好,體育也好,得不到媽媽的鼓勵,她空有天賦,卻無法施展。

習慣性否定就像犁地,每否定一次就往下掘一寸土,但每表揚一次就是堆積一寸土。如果只有批評,孩子便會習以為常,只有讚揚與批評兼具,批評的話語才會更深刻地刻在孩子心裡。

就像《少年說》里這位否定孩子比賽成績的媽媽,習慣否定的家長,就算孩子在體育上具有非凡的天賦,也會很快就喪失奮鬥的勇氣。

不僅如此,總是批評家人,很少讚揚他人的媽媽,還會收穫十分緊張的親子關係和十分沉悶的家庭氛圍。

2 獨斷專權、壓榨孩子的媽媽

最近熱播的《少年派》中,有一集林家母女的爭吵讓我至今記憶猶新,也算是將來給孩子們選科的「前車之鑒」。

眾所周知,女孩在文科科目上有與生俱來的優勢,因為她們的大腦更加適應圖像思維(歷史地理等),而非邏輯思維(物理化學)。

但是林妙妙的媽媽卻考慮到以後理科好就業,忽視了孩子在文科上的天賦,不僅把她送進理科實驗班,更是要求她力爭上遊,每次理科成績不理想就要狠狠批評一頓。

在媽媽面前毫無發言權的妙妙有一次在飯桌上提到,想通過「揚長避短」來發揮自己學習上的優勢,換句話說,她希望能夠轉到文科班。

家裡的最高權威很快不樂意了,以一貫的毒辣語氣譏諷她:

「誰允許你學文科的?」

「說得好像你文科能排第一似的,你的長處是掛科!一次掛三科!」

妙妙媽的獨斷專權不僅體現在幫孩子決定學文學理,更是體現在無視孩子在語文、英語上的優勢,託人買了所有科目的習題,用「一把抓」的方式,祈求孩子成績能夠全面提高。

孔子說,「因材施教」。意思是要根據孩子的天賦和缺陷決定教育孩子的方法。

妙妙媽的做法顯然考慮不周,不僅沒有幫孩子分析學科的優勢劣勢,更是用題海戰術壓迫孩子本就緊張脆弱的神經,不僅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更會威脅到母女之間的親密關係。

獨斷專權的媽媽,是孩子天賦的「殺手」,不僅會扼殺孩子的學習動力,更會讓孩子喪失自主選擇的能力,成為體制要求下的乖寶寶。

3 望子成龍、迷信基因的媽媽

在小葉子剛剛學會跟著音樂扭動的時候,閨蜜就建議我帶他去做個「天賦基因測試」,說是能測試出孩子在哪方面基因特彆強大,家長也好早早給孩子規劃人生道路。

我抱著懷疑的態度去搜索了一下所謂的「基因測試」,發現有調查顯示,大多數所謂的「基因測試」公司,都會使用06年以芬蘭多個家庭共667人作為樣本的文獻當參考資料。

換句話說,全球70億人民,存在不同天賦的可能性遠遠超過了樣本涵蓋的數據,也就是說,「基因測試」根本是無稽之談,就算有基因完全相似,也只是少數。

知乎網友分享過一部美國電影《千鈞一髮》,講的就是在未來,生物科技已經發展到了能夠為每一個人「定性」的地步,男主角一出生就被判定為「徹頭徹尾的失敗者」,受到世人的指責和唾罵。

但是他並不相信所謂的命運,於是他努力奮鬥,最終靠一己之力證明了,就算基因和天賦已經註定,每個人的人生依舊具有多種可能。

我見過有的寶媽帶孩子去做基因檢測,檢測出具有音樂天賦,就送他去學鋼琴,卻忽略了孩子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畫家;

也見過有的孩子抓周時選擇了算盤,媽媽就逼她上大學選擇會計專業,認為她註定是吃這碗飯的人。

說到底,天賦也許能幫助人走一段路,但是未來生活,卻要靠自己選擇和創造。每個孩子都具有超強的可塑性,他們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迷信基因的寶媽,不僅把孩子未來的道路限定死了,更可能因為這種強制的要求而導致孩子產生逆反情緒,最終導致孩子的選擇與自身天賦背道而馳。

每個孩子來到世界上都具有獨特的天賦,而如何去教育孩子,最大程度發揮這種天賦,則是每個媽媽都將面臨的考題。

學會聆聽孩子的聲音,給他愛與鼓勵,也許是最好的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子派 的精彩文章:

怎樣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做到這一點,就成功了一半!
「媽媽是妖怪,姥姥是唐僧」:家庭三重奏,到底該聽誰的?

TAG:親子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