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兵仙」韓信指揮的「背水一戰」,90%的人都沒看懂!

「兵仙」韓信指揮的「背水一戰」,90%的人都沒看懂!

後人重視不夠的「井陘之戰」,其實是楚漢戰爭的關鍵轉折

成語「背水一戰」所指之戰為井陘之戰,這也是楚漢戰爭中的關鍵轉折點。對於這場戰爭,研究中國古代戰例的人,多數重視是不夠的,這本是不應該的。

韓信指揮的「井陘之戰」,其實是生動闡釋《孫子兵法》的一個最完美的案例。這一案例來龍去脈並不複雜,而其過程所體現的韓信對戰爭的指揮藝術,確實只能用「仙」字來形容。

然而,井陘之戰在整個楚漢戰爭中的戰略意義,過往史家竟然普遍都沒有給予足夠重視。

我們若知韓信為何要說服劉邦開闢北方戰場,便知他心中其實早有擒獲項羽之策,更可知其在漢中拜大將軍後對劉邦所建言句句肯綮。

而井陘之戰,是楚漢戰爭中漢軍最終徹底成功開闢北方戰場的關鍵一戰。

井陘之戰後,楚漢之間決勝的天平等於不可逆轉地徹底轉向漢軍。這一點,此前研究楚漢戰爭的人幾乎都沒有真正的意識。

對於韓信在井陘之戰中的取勝之要,人們一直以來也多錯解,總是誤以為「背水」是最重要關鍵。

實際上,所謂「背水一戰」遠非井陘之戰最重要的部分。

井陘之戰前的天下大勢,略說如下:

要真正了解井陘之戰,我們得先大致了解當時的天下大勢。

漢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後,利用秦人對項羽所封的三秦王的不滿而拿下關中。這樣,以漢中、關中為腹地,劉邦交由蕭何治理,獲得了源源不斷向東與項羽爭勝的兵源與糧草。

然後,劉邦聽從張良之計,四處修書,唆使天下各路諸侯一起造項羽的反。再趁著項羽忙於平定齊王田榮,劉邦再出關中後一路向東,甚至一度攻佔了項羽的都城彭城(今徐州)。

但是這一好景維繫不長,收拾完齊國的項羽回師反攻彭城時大敗漢軍,劉邦一路逃亡,只是僥倖才免於被殺,而其親爹則被項羽所俘。最後幸虧韓信在京、索之間阻擊住了楚軍,漢軍才總算重新穩住陣腳。

此時,觀望風向的諸侯們又都勢利地紛紛背漢歸楚。

於是錯估形勢的魏王豹,以探親為借口,私統精兵回河東(今山西運城市),背漢聯楚。

為穩定後方的劉邦,只能命韓信北上擊魏。

韓信果然不辱使命,略施小計便輕鬆拿下魏、代二國,接著便向劉邦獻出了滅楚的基本總方略:

由其領軍開闢北方戰場,曰「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

這一計策的大致思路解釋如下:繼續北攻趙、燕,然後東擊齊,然後從北向南、從東向西配合西線的漢軍夾擊項羽,形成合圍之勢。

這其實就是一個從北方繞到項羽後方,然後再與劉邦聯合起來「關門打狗」的策略!這遠征的路線從西向東可夠長的,而且地勢甚險。不是韓信這一類的人,沒人敢領這種兵,打這種仗。

韓信在北方滅魏破代後,此時在南方戰場與項羽纏鬥的劉邦則陷入苦鬥,被項羽苦苦追殺。

雖然如此,項羽也同樣奈何不了劉邦,劉邦雖然看起來狼狽,但是同樣也成功把項羽給粘住了,楚漢對峙僵局形成。

然而與項羽不同,劉邦在北方還有韓信這個活子;項羽沒有,項羽只有他自己。

所以,劉邦只要自己不被項羽弄死,等韓信跨過太行山的崇山峻岭,進入華北平原的話,項羽就註定只能走向窮途末路了。

井陘之戰的大致過程

拿下魏、代之後的韓信,若要擊趙,必須東下太行山的井陘。

此時,趙王歇與領兵的成安君陳餘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準備守住這一易守難攻的要塞。東下井陘之道,在當時可謂「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非常之狹窄,說白了只是彎彎曲曲的險峻山路而已。

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是一點都不開闊,非常容易被伏擊,

雖然如此,韓信依然胸有成竹,他與熟悉趙國上下形勢的張耳準備聯合統兵攻打井陘。

因此,廣武君李左車給陳餘獻策,自己率領騎兵三萬人,另抄小道斷掉韓信軍必然位於後頭的糧草,而陳餘只需堅守井陘口勿戰即可。

這樣的前後合圍,不出十來天,就可將來犯的韓信軍活活餓死在太行山的荒野中。

李左車勸陳餘道:「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彼前不得斗,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後,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於麾下」。

可惜迂腐的陳餘根本不聽,或者也許他只是不信任提出來要分兵的李左車。

雖然如此,其實只要趙軍死守井陘口,韓信想要強攻其實也可以說是根本辦不到的,因為這是井陘口的地利使然。

這可能也是陳餘覺得沒必要聽從李左車意見的原因,他根本不認為井陘口會被強攻下。

韓信派出的間諜回報說李左車之計不得用後,韓信、張耳便放心大膽地帶領三萬沒怎麼受過訓練的士兵出發了。在此之前,韓信攻下魏、代國的精兵,大部已然被在南方被項羽弄得焦頭爛額的劉邦收走了。

到達井陘口前三十里,韓信軍安營。然後在半夜時分,傳令出發。韓信軍分成兩路,一路是騎兵二千人,一路是剩下的主力。

騎兵先出發,悄悄另從小路潛行,渡微水(綿蔓水)至井陘口側翼的山上埋伏下來。騎軍的任務是當趙軍全軍空巢出動追擊韓信軍主力時,趁機出動搶佔趙軍壁壘,拔掉趙軍旗幟,插上漢軍紅旗。這一計謀能成立的前提顯然得是趙軍上當。

同時,韓信又令副將傳令:「今日敗趙軍後再會餐。」將士從上到下盡皆不信,但也只能假意稱是聽令。

而後韓信將主力分為前後兩部,令一部一萬人先行渡河後,背靠河水布陣。韓信分析,由於趙軍壁壘佔盡地利,因此在未見漢軍大將旗鼓前,是不會攻擊先頭部隊的,這是因為趙軍不希望漢軍在遭遇阻擊和險情後過早退卻,以至於不敢深入。

然後趙軍遠遠見到漢軍先行部隊背水布陣時,全都大笑,果然沒有前來攻擊。

及至凌晨,韓信才打起大將軍旗號與鼓隊,一路擊鼓進軍直至井陘口挑戰。這一次,趙軍大開壁壘,出營迎擊,於是兩軍大戰許久。而後韓信、張耳佯裝不敵,丟棄軍鼓與旗幟,向背水而陣的軍營方向撤逃。

背水而陣的漢軍便開營將苦戰撤退的漢軍接入,然後聯合起來繼續與追擊的趙軍拚死苦戰。

趙軍於是果然中計,全軍空壁出動,為爭軍功,個個都拚命追搶漢軍丟棄的旗鼓,而後又全力追逐撤逃的韓信與張耳。

然而韓信與張耳撤入背水的軍營之後,漢軍上下都只得全力奮戰,所以趙軍一時之間根本無法擊敗訓練不足的漢軍。

但是,此前韓信在趙軍壁壘側翼山上所埋伏騎兵二千,卻瞅准趙軍空壁追逐戰利之時,迅速飛馳搶入趙軍壁壘,拔盡趙軍旗幟,樹立漢軍旗幟。

趙軍由於久戰不能得勝,無法擒獲韓信,便準備撤還回歸營壁,此時發現本軍軍營全部是漢軍旗幟,盡皆慌張,以為漢軍已經擒住趙王與眾將,整支軍隊頓時便亂掉了,於是便各自逃遁奔跑。此時趙軍將領無論如何,都無法約束士兵了。

於是,漢軍趁機兩面夾擊,大破趙軍,俘虜隊伍,在泜水上斬殺了成安君陳餘,擒獲了趙王歇。

至於李左車,韓信則下令活捉,禮聘為謀士。

上述便是井陘之戰的大致過程。

井陘之戰後,天下大勢的天平便決定性的傾向了漢軍

井陘之戰後,原本屬趙國的區域便群龍無首,漢軍便得迅速佔領,也等於完全打通了從今日之山西地區向華北地區進攻的交通要道。

而後韓信請立張耳為趙王治趙,再背靠趙地,大軍直接威脅燕、齊,兵勢所壓之下,不久燕、齊歸漢,其他諸侯也紛紛轉向項羽。此時項羽所領之軍哪怕依然勇悍,善戰難敵,但是從天下大勢來看,項羽已漸成孤家寡人,為天下諸侯所棄,而成一困獸之鬥的劣局。

由此可見,井陘之戰後,天下大勢之天平,終於決定性的擺向漢軍。所以韓信以巧計贏得此戰,等於提前宣告楚漢戰爭中,項羽勢將拱手讓出天下。

有人說此時韓信據齊,又有燕、趙相從,可謂權重天下,一旦自立,便可與漢、楚一爭天下。當時形勢大致確實如此,所以韓信謀士蒯通曾力勸韓信背漢而三分天下,項羽也派謀士前來遊說韓信。但是,實際情形也未必就真如此簡單。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在此不擬再展開討論。

井陘之戰,韓信制勝之機,指揮之妙,究在何處

井陘之戰戰過往常被過度強調韓信敢於在軍事上「背水一戰」,突出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實際上如此分析是不知韓信勝之所勝。此戰之「背水」,固然確實有激發並非精兵的韓信軍死戰之力,但這依然並非全局制勝之機。因為此戰之「背水」,最大的用處其實更在「誘敵」,其次才是激發鬥志。

韓信一生用兵,確實不像勇冠三軍且治軍威嚴的項羽總是以力戰獲勝。韓信之能在於營勢,而後再以巧戰取敵如破竹。這是哪怕能贏下巨鹿之戰,堪稱戰神的項羽也完全不具備的軍事大腦。所以能知韓信之能者,也都非庸輩,如蕭何、張良等。

韓信不管是領兵出漢中降三秦,還是滅魏、破代、攻趙、下燕、克齊,以及其後「四面楚歌」圍項羽,無一戰需力戰,無一戰不巧勝。

韓信所打之戰,都是教科書式的「兵者,詭道也」。他總是大布疑陣,處處立足於與敵人的心理戰,善於在無形中與敵大斗心理攻防,稍見敵之動向便可逆知敵是否落入其圈套。其駕馭獲勝之機,乃在於對敵方心志之瓦解。

韓信直見敵方上將之心,如對方呈供於目前。

以常態論,井陘之戰實不可打。因為井陘要塞,極易守極難攻,韓信所領之兵也並非訓練有素之精兵,人數又處劣勢,又是跋涉小道遠襲,輜重難行,糧草易斷。但最終的結果是韓信軍速決取勝。

在這當中,張耳與陳餘本為至友,但在巨鹿之戰後因嫌隙而斷交,張耳對陳餘的軍事能力與性格有相當了解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客觀來講,陳餘能力不足,有李左車又不能用,這是韓信、張耳敢於大膽出征的前提。若是換作地方領軍者老謀深算,恐怕韓信就未必敢於犯險了。

雖然如此,以漢、趙兩軍軍力對比及趙軍地利之便,漢軍實無正面攻克之力,只有誘敵出擊、斷其後路、亂起陣腳方有取勝可能。

因此,韓信一方面密伏騎兵於側翼以搶佔趙壁壘,又以大違兵法常理的「背水」布陣令敵輕視,再以主力挑戰不勝示之以不強,環環相扣才令趙軍失去冷靜,傾巢而動以致完全掉入「陷阱」。

這樣的巧戰古今罕見,只可惜後人見此戰例,大都只知「背水一戰」之「置之死地」的表面,不見韓信善能洞察敵我雙方的戰爭動態心理且從而利用之的實質。

若真知井陘之戰,便真知項羽之敗

對比於當時可謂「戰神」的項羽,可知軍事之要妙其核心在於心戰。

項羽雖然自身勇冠三軍且精於整軍,其所領部隊紀律嚴密,行動迅速,配合嚴謹,因此從起義反秦及楚漢戰爭中,與項羽正面對決者幾乎盡皆敗北。

然而項羽政治上不懂連橫諸侯,不知可借諸侯之勢以四兩撥千斤,是故在戰略上處處落於有張良、蕭何輔佐、巧用諸侯的劉邦。

而在軍事上,項羽只精於力戰,不若韓信之善於知彼知己,能乘勢以弱軍巧勝。

關中歷來是中國的王興之地,項羽棄之,何其不智也!

事實上,打劉邦一出關中,巧取三秦,再聯合諸侯反楚,雖然在具體戰役中,楚漢之間各自有勝有敗;但是若以勢論,項羽其實便已一步一步陷入疲於防守之態。這其中關鍵之處,在於項羽不知「天下」為何物,不知該如何得,又當如何守。

若項羽知如此,入咸陽後,自然不應殺投降了的子嬰、更不可燒阿房宮,而應自王關中、善加治理,而非另立秦人厭惡的三秦王。若能如此,劉邦也就自然只有安於諸侯之分,而無能與其爭天下。

有人以為項羽在鴻門宴中應聽從范增之勸而殺劉邦,這是謬見。事實上,以項羽種種不知天下為何物的乖謬之行,即便殺了劉邦,終究也自會有他人與之爭天下,最後勝者依然不會是項羽。

正因如此,楚漢戰爭中,項羽之敗為屬必然。

他其實像一隻狗一樣,最終是被劉邦和韓信關起門來打死了。雖然這隻狗的力道確實像一隻兇猛的大老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故事 的精彩文章:

他是天才謀士,幫漢武帝解決了最頭痛的難題,為何最後身敗名裂?
項羽死後,劉邦立即殺了個恩人,賞了個仇人,換來漢朝400年江山

TAG:三國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