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非洲最古老國家遭遇政變,陸軍參謀長都陣亡

非洲最古老國家遭遇政變,陸軍參謀長都陣亡

據衣索比亞官方媒體6月24日報道,當地時間6月22日,該國中北部的阿姆哈拉州突發政變,雖然政變旋即被埃塞爾比亞政府軍鎮壓,但該州州長和州檢察長均在此次政變中身亡。試圖阻止政變的埃塞爾比亞陸軍參謀長塞拉·梅孔嫩也在該州另一地點遭其保鏢槍殺身亡。

埃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在22日晚間通過電視台親自向國民宣布了這一消息,而埃塞官方媒體隨後指出,阿姆哈拉州的前安全主管齊格是幕後主使,但也在當日被埃塞政府軍擊斃。

埃塞爾比亞位於非洲東北部、撒哈拉大沙漠東緣,分別與索馬利亞、蘇丹等國交界。其面積110萬平方公里,人口1.05億,雖然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但也是非洲最古老的獨立國家。中國人對這個國家的印象,除了歷史課本上戰勝西方列強義大利的歷史,恐怕就只有前兩年我國援助的亞吉鐵路的開通了。

總的來說衣索比亞雖然貧窮,但相比臨近的蘇丹、索馬利亞,國內局勢相對平和。

但在看似平靜的背後,則是各種暗流涌動。由於地理位置重要,埃塞歷史上就備受各西方殖民主義者侵略。除了外部的侵略,埃塞內部也存在諸多的內部矛盾,而紛繁複雜的民族成分就是其中最大的問題。

作為非洲最古老的國度,埃塞境內的民族眾多,達到了80多個。數量最多的是居住在埃塞南部奧羅米亞地區的奧羅莫族(35%),但在歷史上,在埃塞長期佔據統治地位的,則是居住在中北部阿姆哈拉地區的阿姆哈拉族(28%),這就導致人數更多的奧羅莫族在傳統埃塞長期處於被統治的邊緣地位。

而到19世紀中期以後,現代衣索比亞的締造者孟尼利克在英法等殖民國家的支持下向奧羅米亞地區進行血腥地擴張,導致奧羅莫人的分離主義傾向日益嚴重,並最終在1973年組建了自己的武裝——奧羅莫解放陣線。

當時反抗衣索比亞帝國的不止奧羅莫人,1975年,埃塞爾比亞發生革命,塞拉西一世被推翻,隨後各方內戰一直持續到1991年,現代埃塞爾比亞建立,埃塞實現民族和解,奧羅莫人也獲得了相當的政治地位,從此鹹魚翻身。

但問題就在於,此時把持埃塞政權的衣索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簡稱「埃革陣」),其人員大部分都是來自最北邊的提格雷州的提格雷人,而該民族在埃塞的人口佔比只有8%。

對奧羅莫人而言,這意味著本民族在歷史上長期被統治的歷史其實還在延續,而對阿姆哈拉人而言,找回祖先昔日的榮光也是其訴求,反正總而言之,埃塞兩個人口佔比最大的民族從此南北呼應,均要求增加兩民族在國家權力層面的代表性。

而由於埃革陣的強硬回絕,在2015年,以奧羅莫州的土地拆遷問題為開端,奧羅莫人開始了以武力騷亂回應當局統治的道路,而北邊的阿姆哈拉人也隨即響應,從2015年11月到2016年底,兩州的各種騷亂共造成669人死亡。

埃塞當局直到2017年8月才結束了全國緊急狀態,但從2018年開始,新一輪暴力示威又重新開始。而時任埃塞總理海爾馬利亞姆由於來自另一個較小的部族沃萊塔族,在埃革陣內受到提格雷人的處處制肘,最終在2018年的新一輪暴力示威發生後宣布辭職。雖然新上任的阿比·艾哈邁德·阿里來自奧羅莫族,而且頗有手腕,多少還是擺平了奧羅莫人的不滿,但北邊的阿姆哈拉人顯然依舊充滿怨氣,並最終在22日發動政變。

生活的貧困、部族間的矛盾、執政聯盟的內訌,這一切都讓這個飽經戰爭摧殘的古老國度到今天依然看不到和平的曙光,阿姆哈拉人的這次政變,不是第一次,但顯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發生在埃塞境內的戰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眼 的精彩文章:

美鷹派高官叫囂已找到「伊朗襲擊證據」!還要提交聯合國
剛說硬氣反制,卻送美國百億大單,印度再現「雙面人」本色

TAG:軍情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