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暹羅國送給清朝三百隻白鼠,差點讓雍正丟了皇位

暹羅國送給清朝三百隻白鼠,差點讓雍正丟了皇位

清朝十二帝中,雍正皇帝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話題人物。圍繞著雍正,有著太多太多的歷史謎團和真真假假的野史。雍正的「偽造遺詔」之謎,令人聞風喪膽的秘密侍衛「血滴子」之謎,還有雍正離奇而死之謎,還有他與呂留良、呂四娘等人真假參半的史實或傳聞,使得雍正給人的印象一直籠罩在霧裡看花的朦朧神秘感。

有關雍正的歷史懸案中,最為引人注目、對雍正一生影響也最大的,當屬雍正登基之謎。按照官方正史《清史稿》的說法,康熙生前已經確定雍正為繼承人,並且在病重垂危時擬定好了遺詔,堂堂正正把帝位傳給了雍正,因此他這個帝位的合法性是名正言順、不容置疑的。

但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在形形色色的民間野史和文人筆記中,卻幾乎是一邊倒地對此持否定態度。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康熙臨終遺詔上,擬定的皇位繼承人是皇十四子胤禵,身為皇四子的雍正派人暗中做了手腳,把傳位詔書從「皇十四子」改為「皇四子」,來了個偷梁換柱,因此他這個帝位是巧取豪奪而來的。

關於雍正是否篡改遺詔之事,一直是清史研究熱點之一。反對者認為,雍正根本不可能篡改遺詔,一是正史《清史稿》中缺乏證據支持,二是清朝皇帝遺詔從擬定到頒布有一套嚴格的保密流程,怎能是誰想改就能改的。

不過,筆者認為,這件事還是有很大可能性的。因為《清史稿》與其他正史有一個不同之處,其他朝代正史都是由下一個朝代的文人編著,盡可秉筆直書。而《清史稿》是由一群忠於清朝的遺老遺少們編寫的,相當於「本朝人寫本朝史」,自然會「為尊者諱」,不可能把篡改遺詔這種事寫入書中。

還有一個證據也可證實,雍正有很大可能性篡改遺詔。康熙生前糾結於皇位繼承人問題數十年,皇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大將軍王胤禵,都曾被他納入皇位候選人,唯獨不見他對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表示過什麼格外的好感。如果他真有意把皇四子雍正定為繼承人,為什麼非要拖到一命嗚呼後再宣布?

根據康熙生前最後幾年對皇子們的態度,他對十四阿哥胤禵的關注和重視明顯要高於其他皇子。在皇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相繼倒台後,十四阿哥胤禵的地位迅速上升,被康熙委以重任,冊封為「大將軍王」這麼一個史無前例的尊號,並且賦予他對皇位關係重大的兵權,還明發詔書「爾等或軍務,或巨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對胤禵重視可見一斑。雍正登基後,立即剝奪胤禵兵權並把他囚禁至死,表現的非常忌憚,也從側面印證了這種可能性。

相反,雍正貌似並未給他留下什麼好印象。康熙生性豁達爽朗,而雍正則陰鬱內向,心機深刻,因此他這種性格在康熙面前並不討喜。清朝很多野史筆記中,都有過類似記載。

《清稗類鈔》記載了這麼一件事。當時清朝在東南亞的藩屬國暹羅國,也就是如今的泰國,派遣使者前來向康熙進貢,貢品中有三百隻暹羅產的白鼠。至於這暹羅白鼠到底是什麼動物,是野生的還是家養的,筆者查了一番資料不得要領,只能推測可能是東南亞的一種小型嚙齒類動物。估計應該和今天的寵物倉鼠之類的差不多。

康熙每天忙于軍國大事,哪裡有閒情逸緻鼓搗這些玩意兒,於是把這些暹羅白鼠當成禮物送給了皇子們。當時雍正還是個毛頭小子,對這些白鼠表現出濃厚興趣,沒事就要逗弄一陣。

不過,雍正的「玩法」與眾不同,「乃分四隊,日教之戰,不聽命者殺之」。他把這些暹羅白鼠分成四隊,讓它們自相搏殺,以此為樂。如果哪個白鼠不肯參加,就會被他殺死。結果沒過幾天,他養的暹羅白鼠們死亡過半,「存者不及其半矣」。

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康熙。康熙知道後很不高興,對雍正的看法急轉直下,「謂其自幼嗜殺,惡之」,認為雍正小小年紀就殘暴嗜殺,不愛惜生靈,對他有了厭惡之心,雍正從此與皇位繼承人漸行漸遠,差點失去皇位繼承資格。

不過,康熙最終還是沒能斗過雍正,他的心腹重臣張廷玉、隆科多等人都被雍正拉攏過去,最終帝位還是落到了他手裡。好在雍正雖然為人脾氣不好,陰狠忌刻,但還算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由他來繼位也算大清之福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稗類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向蘇州徵收的賦稅比浙江一個省還多,蘇州人怎麼得罪他了
李白杜甫都是第一流詩人,為什麼古人輕視李白崇拜杜甫

TAG: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