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父子死後,其日記為何不留在台灣省,反而要送去美國保存?

蔣介石父子死後,其日記為何不留在台灣省,反而要送去美國保存?

眾所周知,蔣介石這一生,不管有多忙,每天都保持著寫日記的好習慣。當然了,蔣經國作為老蔣的接班人,也把這一習慣學了下來。於是,在蔣介石和蔣經國去世後,就給世人留下了一大堆極為珍貴的史料。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將自己的日記傳給了兒子蔣經國。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病逝,臨終前把父親和他自己的日記傳給三子蔣孝勇。1996年12月22日,蔣孝勇去世,蔣介石父子的日記就留給了遺孀蔣方智怡。

隨後,蔣方智怡宣布:把兩蔣日記送去美國保存。那麼問題來了,蔣介石父子死後,其日記為何不留在中國的台灣省,反而要送去美國保存呢?據媒體分析,台灣省雖然是兩蔣後半生的安身立命之所,但蔣經國去世時,島上形勢已發生了重大變化。

蔣氏家族在台灣已經沒有大權了,倘若後續政府要清算他們(事實上當時的台灣地方政府確實在敵視蔣家後代),那蔣介石父子的日記就成了最有立的證據。為了保全蔣家後代,兩蔣日記勢必不能交付給一個不確定值不值得信賴的政府保存。

而蔣氏家族向來都是親美,交給美國保存,理應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在蔣方智怡心中,美國並不是日記的最佳保存地點,因為大陸才是她心目中的日記最好的歸屬。可是,當時台海局勢異常緊張,兩岸又不知何時能「相逢一笑泯恩仇」。

除了上面的原因,美國相比較大陸和台灣,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有非常完善的文物管理辦法,為此還專門設立了總統圖書館。而在此前,蔣方智怡也說:「日記最重要的考量是保存管理的能力以及學術環境的公正與否!」

於是,蔣介石父子的日記最終被送去了美國保存。據了解,蔣介石父子的日記被美國列為「最高機密」。存放日記的地方像銀行保險柜一樣由專人把關。館長和另一管理員各持一把鑰匙,兩把合用才能打開庫門。

進入檔案館閱覽室的讀者不得使用相機、手機、掃描儀翻拍,只能使用館方備好的紙和筆作摘抄。美國方面,為了能順利將兩蔣日記運送至美國,不僅花費了巨大的財力,更是在政治上對台灣地方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這也可能是蔣方智怡把日記送去美國保存的原因之一吧!畢竟一個落魄的家族,是抵擋不住地方政府和美國施加的雙重壓力。(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袁袁說史 的精彩文章:

最經典的二戰戰俘照:這個16歲德國娃娃兵為何哭泣?其結局如何
既然阿富汗是「帝國的墳墓」,那「帝國的產房」又在哪呢?

TAG:袁袁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