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別被火星現在的外表蒙蔽了!最新研究發現它的宜居時間相當長!

別被火星現在的外表蒙蔽了!最新研究發現它的宜居時間相當長!

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一眼望去,首先是它那銹跡斑斑的外表,讓人根本無法想像它可能曾經是一個和地球同源的星球,甚至生命在這裡存在過。但是最近一項研究更加顛覆了我們對火星的想像!

科學家們認為,在遠古時代,火星的大部分地區被浩瀚的海洋所覆蓋。但是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場懲罰火星的宇宙風暴可能在較早地結束了,這表明這顆紅色行星的宜居時間比科學家此前認為的要長。

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的早期,新生的行星和四處遊盪的岩石之間經常發生巨大的碰撞。從行星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這些塊狀物將會成為小行星。此前的研究表明,地球和火星大小的岩石提亞之間的一次撞擊所產生的碎片聚合在一起形成了月球。

先前的研究還表明,隨著太陽系的氣體巨行星遷移到它們目前在太陽周圍的位置,它們的引力可能已經向太陽系內部的世界投擲了最後一批岩石,這是一個大約38億到40億年前被稱為「後期重轟擊」的劇烈時期,這個時期是否存在有待商榷,但是我們所能知道的是地球和火星在那段時間經歷了多次撞擊,這些撞擊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生命可能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現在,在分析了太陽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行星外殼樣本後,研究人員表示,火星晚期的猛烈撞擊可能沒有發生,這表明這兩顆行星都有能力承載生命,生命開始的時間比人們通常認為的要早。

原來科學家們分析了撒哈拉沙漠隕石中的礦物顆粒,結果發現把這些岩石從火星上炸開的撞擊很可能發生在過去2000萬年里,而這些隕石擁有已知的最古老的火星樣本。也就是說這些隕石中的小塊岩石是太陽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行星外殼,這是人類所見過的火星上最古老、最原始的部分。

具體地說,之前的研究表明,這些隕石中鋯石和其他礦物的顆粒可能來自這顆紅色星球的南部高地,這些礦物的年齡高達44.8億年。我們知道,火星的兩個半球在地殼的年齡和厚度上存在著奇怪的差異。早在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就提出,這種半球差異可能是由於火星與一個大約1000公里大小的巨大物體撞擊造成的,很像那個與地球相撞形成月球的物體。

宇宙撞擊產生的高壓和高溫會在岩石中留下明顯的痕迹。通過電子顯微鏡和原子探針斷層掃描,研究人員發現,火星隕石中幾乎所有的古老礦物顆粒都缺乏宇宙撞擊衝擊波所具有的特徵。相比之下,來自地球和月球受影響地區的80%以上的礦物顆粒具有這些衝擊特徵。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任何對火星的災難性影響都是在隕石中的古老礦物形成之後結束的,而隕石的形成發生在大約44.8億年前。所以晚期的猛烈撞擊並沒有導致早期行星的滅絕。未來的研究可能會利用這些發現來幫助尋找火星早期生命的跡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物科學 的精彩文章:

40年的質疑!到今天終被證實!黑洞之謎被電腦科技解開!

TAG:萬物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