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滅亡,中華民國建立後,各國列強退出中國了嗎?

清朝滅亡,中華民國建立後,各國列強退出中國了嗎?

當然沒有,中華民國成立之後,英、法、美、日、俄等國列強不但沒有因此退出中國,反而變本加厲的加強對中國的掠奪,他們大量扶持主動或被動投靠他們的軍閥,一次次支持軍閥們掀起混戰,利用特權肆意橫行,殘酷盤剝,進一步加深了中國人民的苦難。

在許多人看來,翻清王朝,結束了統治中國數千年封建帝制的民國,代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這樣想固然不錯。但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並不像許多革命黨人想像的那樣一勞永逸,更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並不意味著新興的民國就能夠帶領中國一夜間崛起,更不意味著從此之後,列強面對沒有皇帝的中國,就能夠平等相待。而四分五裂的民國,也遠遠不可能像1949年的新中國那樣,有能力徹底掃清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和盤踞的勢力。

事實與大家想的恰恰相反。推翻清王朝以後,當時四分五裂、軍閥割據、混戰不斷的民國,不但沒有迎來許多人幻想中的獨立、自主、自由、富強的中國,中國國內反而更加混亂,列強更是趁火打劫,開始扶持各支軍閥,進一步加緊了對於中國的掠奪。

整個中華民國的歷史階段內,無論是北洋軍閥時期還是國民政府時期,中國的絕大部分軍閥,主動或被動的,都必須投靠一方列強,也只有有了列強的支持,他們才有可能在軍閥混戰的中國立足乃至於發展。沒有列強的支持,軍閥們尤其是大軍閥很難維持自己的統治。

例如北洋政府時期,最著名的軍閥莫過於北洋三大派系:段祺瑞的皖系,馮國璋、曹錕、吳佩孚的直系和東北王張作霖的奉系。而無一例外的,這三大派系軍閥背後都有列強的支持。

張作霖就不用說了,從始至終,一直與日本糾纏不清,日本的勢力深入了東北的方方面面。張作霖能夠在東北一步步崛起,也與日本的支持有密切的關係。開始時,日本為了扶持張作霖,可以說不遺餘力,無論是著名的奉天兵工廠,還是東北一系列的建設,都與日本有密切的關係。

關鍵時刻,日本為了扶持張作霖,甚至不惜赤膊上陣。例如1925年郭松齡舉兵反奉之後,經過反覆權衡,日本最終選擇了支持張作霖,因此,當時的日本關東軍甚至專門劃分了所謂的非交戰區,阻擋勢如破竹的反奉軍對張作霖的進攻。

長期把持北洋政府的段祺瑞,背後也站著日本人的身影,至於吳佩孚領導的直系,背後則有英美的身影。到了國民政府時期,當時中國的諸多軍閥依然有列強的支持,例如大名鼎鼎的基督將軍馮玉祥,能夠在遭遇直系、奉系等大軍閥的聯合進攻之後,再次崛起,與蘇聯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廣州國民政府能夠建立黃埔軍校,並最終誓師北伐,也離不開蘇聯的大力援助。當然,北伐成功之後,蔣介石拋棄了蘇聯,選擇了投入英美的懷抱。

而列強選擇支持軍閥們,當然不可能是因為大公無私,他們最終謀求的,依然是在中國的各種特權和利益。自然,支持軍閥,並通過軍閥取得更多的特權,獲得更多的利益,就成為列強在中國的最大所求。

因此,民國期間與清末並沒有什麼本質不同,民國政府和軍閥們也被迫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最著名的,莫過於袁世凱時期日本提出的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其他的,包括二戰末期大名鼎鼎的《雅爾塔協定》,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不平等條約,因為當時蘇聯出兵的前提是,外蒙古從中國分離出去。

因此,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列強不但沒有從中國推出去,反而變本加厲的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同時,由於各列強扶持的軍閥各據一地不斷混戰,中國的工業建設幾乎完全停止,國力和工業實力比之清朝更加糟糕,中國也因此一步步淪落深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清末時期,義大利試圖強佔浙江三門灣,為何會鎩羽而歸?
貴為青幫大佬的杜月笙,為何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親妹妹?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