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解讀《大學》最精華3句,領略儒家智慧,幫你參透人生!

解讀《大學》最精華3句,領略儒家智慧,幫你參透人生!

《大學》概括了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講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對做人處事有著深刻的啟迪性。

解讀《大學》最精華3句,領略儒家智慧,幫你參透人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原文】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譯文】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

解讀《大學》最精華3句,領略儒家智慧,幫你參透人生!

【解讀】「知止而後有定」中的「知止」是說知道自己的目的,就是知道做什麼和不做什麼。強調要心靜、心止。「定」是說知道了目的所在,然後意志才會有定力。「定而後能靜」是說意志有了定力,心才能清靜,才能安靜下來。「定」指人的定力,如果人云亦云,一味追趕潮流,那這樣的人就是一個浮躁的、隨風飄蕩的人,這就是沒有「定」,之所以要清心是因為內心的余念、雜念太多,人在社會上就會變得非常浮躁。

浮躁的結果就是出現內在的一些疾病,這個疾病表現出來就是妄動。妄動就是不按規律去動,不顧現實條件去動,執意按照自己的躁動之心奇思怪想去動,甚至是超越了現實的條件去亂動,不懂進退,不懂秩序,不懂得給自己定位,其結果就是不能「安」。不安就有危險,這是儒家所不願看到的。當今的社會上誘惑較之古代又不知道多了多少倍,所以我們更要做到心有定力,隨遇而安,在嘈雜喧囂的社會中保持一顆寧靜的心,這樣才能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和社會的問題,做了這樣的思考之後,事業和思想自然會豁然開朗,有所進步。

解讀《大學》最精華3句,領略儒家智慧,幫你參透人生!

2.【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譯文】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解讀《大學》最精華3句,領略儒家智慧,幫你參透人生!

【解讀】這段話主要強調「溯本正源」。人總是被一些支流末節、細微瑣碎的東西左右,而忘掉了真正的本原性和根本性所在。要知道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要知道開端與終結,要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要知道什麼是本原什麼是末流支節。

這是一個從「知」到「行」的過程。讓人明白本心,然後去知道社會世界秩序的真正的方向,最後知道事情的路徑、程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根本,才不會本末倒置,才不會去坑害他人,同時也不再去醉心於蠅頭小利而忘掉了自己的本性。否則,就像《聖經》所說:你獲得了整個世界,你獲得了天底下所有的金錢,而你失掉了靈魂,你還剩下什麼呢?你怎麼去贖回你的靈魂呢?

解讀《大學》最精華3句,領略儒家智慧,幫你參透人生!

3.【原文】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譯文】從天子開始一直到下面的老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自身為根本。

解讀《大學》最精華3句,領略儒家智慧,幫你參透人生!

【解讀】修身為本的「本」強調每個個體、全體民眾乃至最高統治者都應該去修身,無分上下,這是超越上下關係的人倫大本。要用道德和自身的行為去感化,而不能用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去以上凌下,只有這樣,整個民族修養才能得到提升,全民才會有教養,這個社會才會是一個文明知禮的社會。這是中國文化當中的一個可貴的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