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喝了多年的茶,泡茶時「放茶葉」和「倒水」,到底誰先誰後?

喝了多年的茶,泡茶時「放茶葉」和「倒水」,到底誰先誰後?

茶起源於中國,並且隨著貿易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到現在茶已經成為世界各地廣受歡迎的飲品,在飲食中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而在中國而言,茶不僅僅是飲品,也是文化和歷史的象徵,在中國,茶文化同樣博大精深,裡面也蘊含著很多的講究,但是因為茶葉本身種類繁多,要想全部認知起來也頗有難度,而且一些簡單的飲茶要點,很多人也未必知道。就拿泡茶來說,現在很多人就不清楚,放茶再倒水和倒水再放茶到底有哪些區別。喝了多年的茶,泡茶時「放茶葉」和「倒水」,到底誰先誰後?

1.放茶再倒水

這是現在很多人的習慣做法,首先將杯子放好,直接放入適量的茶葉,再倒滿開水,一氣呵成,這種做法在茶文化裡面叫做下投法。這種泡茶方法,能使茶葉充分接觸水的溫度,使得茶能夠更快的散開泡好,一般適用於有發酵工藝的茶,比如各種紅茶。它們發酵以後,裡面含有的植物活性成分已經消失殆盡,去掉了本身的澀味,所以溫度高也不會影響茶葉本身,反而是要以高溫充分激發茶葉的香氣。

2.先倒水再放茶

有部分人習慣用這種方式泡茶,先把杯子倒滿水,然後把茶葉撒在水上面,這樣的做法,茶葉會慢慢泡好再沉入水底,要想完全泡好需要的時間是很久的,這種泡茶方式叫做上投法。它充分的避免了水的高溫,一般是用來泡沒有發酵的茶,如綠茶。綠茶裡面保留了茶本身的營養,如維生素,茶多酚等物質,所以為了防止被高溫破壞就需要這樣來泡。

3.倒水放茶再倒滿水

其實還有一種更為複雜的辦法,就是倒水放茶再倒滿水,也叫中投法,這種辦法很少有人使用,只有一些對茶有深入了解的人會用這種辦法。這種辦法就是避免上投法,可能熱量不夠,而下投法可能會熱量過高,此法就是用來調節茶水最終品質的。一般適用於低度發酵的茶葉,如黃茶,烏龍茶都是輕微發酵或者半發酵的。

泡茶的關鍵要掌握基本兩點,首先就是要知道茶的工藝,是否能經受高溫,還有就是用水的溫度,80度和100度肯定是有差別的,如果對這兩點有充足的的把握,其實就可以靈活的運用泡茶手段,讓對應的茶與相應的溫度相互連接,就能泡出好茶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生活公式 的精彩文章:

吃火鍋時,用來擺盤的生菜,到底能不能食用?店員:別吃為好
紅酒和葡萄酒,到底是什麼關係?很多人還不清楚,用一句話就理解

TAG:健康生活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