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肌酐升高,有時醫生用藥只是應付!能否保住腎功能得看兩個標準

肌酐升高,有時醫生用藥只是應付!能否保住腎功能得看兩個標準

很多人認為肌酐可比尿蛋白嚴重多了,畢竟肌酐升高意味著腎功能的下降,更接近腎衰竭。因此,往往對醫生的態度產生不解、誤會,難道醫生就是為了等透析多掙錢?

暫且不管醫生的態度如何,我們先要弄明白肌酐升高是不是很嚴重?

通常情況下,血肌酐的升高預示著腎功能的下降,從腎病病理方面來分析,此時患者有將近70%以上的腎單位已經出現了受損的現象,如此才引發肌酐的異常升高。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此時患者的病情都已經相當嚴重了,但令人費解的是醫生針對肌酐升高的情況,也就是用上一兩種中成藥就完事兒,好像應付了事一般。

細想一番,任誰都會產生不疑慮!?

其實,此時的醫生是這樣想的。

醫生看待血肌酐升高的問題,和患者是有一些差別的。

患者看到肌酐指標升高後,總是想著儘可能把肌酐降下去,他們覺得指標降了,就是腎功能恢復了,腎病也就有了康復的基礎;而在醫生眼中,腎功能的下降趨勢緩慢但不可逆,這源於腎臟本身的生理特點,醫生治腎病的根本任務是要讓腎功能下降的過程儘可能延長,想要完全阻斷是不可能的。而腎病的各種治療手段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對腎功能造成損傷。

也就是說,醫生針對腎病的治療需做到有的放矢,比如:

當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已經不到1g了,就不會再用激素,而是嘗試著利用沙坦或普利類降壓藥,兼顧服用保腎藥物(如金水寶、百令等)就可以應對;

而對於肌酐不高的情況,尚未達到707μmoI/L,不會貿然透析,畢竟透析帶來的腎功能損傷會使病情控制得不償失,無益於剩餘腎功能的養護。既然透析不可取,醫生也就只能用一些中成藥象徵性地治療一下,好緩解患者內心的恐懼。

說到底,腎病的治療關鍵還是需要延緩腎功能進展。

腎病患者基本上都有多地診治的經歷,但你也會發現醫生的用藥種類大體一致,主要集中在激素、免疫抑製劑、尿毒清、愛西特等,只是有時的療效有差別。而出現療效差別的關鍵在於對腎病治療重點的把控,重點是以身體調養為主,還是以癥狀抑製為主。

事實證明,只有做好身體的調養,改善腎臟內環境,才能延緩腎功能進展,而就目前的整體醫療環境而言,單純靠藥物難以做好「調養」二字。

原先衡量腎內科醫生的水平高低,是看他使用激素的水平,而今評定的標準變成了兩方面:

(1)通過對患者的有效培訓,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

(2)能否制定適宜患者的詳細、可執行的日常調理方案。

從中也能看出,藥物的使用只是腎病治療的一部分,中間還得做到了解病情、治療前中後的調養等等。比如激素要到尿蛋白超過1g後再用,而肌酐只有二三百時,可先用中藥清除體內毒素,調養腎功能,規範生活習慣,這可比透析延緩腎功能進展效果好得多。此外,日常生活還應遵醫囑,均衡飲食、不熬夜操勞、合理作息、防治感染等等。

因此,衡量腎病治療的總體效果,不能只注重檢查單據上的數據變化,還應看腎病是否存在複發的情況及頻率,腎功能進展是否得控等等,這才是腎病顯效的本質內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日訊 的精彩文章:

得了腎病還能長壽嗎?醫生:治療遵守「4個規範」,尿毒症難入侵
肌酐升高,等到腎衰竭再透析就晚了!挽救腎功能用藥很有講究

TAG:健康日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