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做好任何事情,只有當下這個機會

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可以選擇生活在三個維度中的一個:過去、現在、將來。當我們在輔導孩子作業時飽受折磨時,其實是在做兩件錯事:

悔恨過去,回想從前孩子犯過的種種錯誤、糾正多次改不掉的壞習慣,自己沒有盡到責任,錯過一些機會、做得不夠好,心裡滿是憤怒和沮喪;

擔憂未來,為將來不可預知、但是又很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而頭大,所以對現在一點都不耐煩,只想讓孩子快點寫完,早點結束這種痛苦。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如果我們要求自己在一小時後回顧、反思,並且給自己的表現打分,希望這個成績不至於讓自己為這一個小時的行為後悔,那麼我們就會強迫自己活在當下,盡最大努力充分利用好這一刻。我們會留意自己和孩子的行為,因為我們知道,過一會兒我們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正是在當下這個時刻,我們有機會把自己塑造成理想的自己,影響孩子成為變得更好。我們無法在過去做這些事情,因為已經過去;也無法在將來做這些事情,因為它還沒有到來,它只存在於我們的腦海里。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我們需要盡我們的努力,把一種自己所畏懼的場景,變成一段積極的體驗。


自我提問,讓自己現在就做到最好

事先給自己準備幾個關於努力程度問題,每當憤怒、怨恨、沮喪等情緒湧上來,在爆發之前,告訴自己一個小時候就要回答它們,測量自己積極投入的程度如何。這種簡單的做法,能夠給我們注入積極的力量。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知道自己很快就要接受測驗,而且希望自己能在測驗中表現良好,這意味若想達到這個願望就別無選擇,只能去積極應對。沒有選擇,就不需要自控,你已經不會被憤怒沖昏頭腦了。

當我們決心要好好行動,最初幾次也很成功時,往往會產生一種自我實現的動力,這時候我們就不必付出艱辛的努力才能做好,之後也不太容易倒退回去。我們不想浪費已經投入的行為產生的收益,好行為成了我們不願犧牲的沉沒成本。

向自己提問,對自己的投入度/努力程度做測驗的方式,執行起來很簡單,這讓我們很容易堅持下去。這種方法由5個平滑過渡的步驟組成,實際上我們很少會把這幾個步驟分開來看: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1.預測

我們通常可以提前意識到在什麼場景下,自己好的行為習慣會遇到風險。孩子早上起床容易磨蹭、飯桌上不好好吃飯、在商場總想買很多玩具、晚上總磨蹭著不去寫作業、寫作業的時候總有一些讓我們生氣的壞習慣。對這些不良情緒高發時刻保持警覺,讓自己調整好精神狀態。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2.承諾

為自己在這些不良情緒高發時刻,規劃並設計專門的問題,是一種承諾機制。有寫下來需要自己回答的問題,對自己是一個積極的導向。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3.警覺

提前寫下來的,要自己之後回答的問題,可以精準地刺激我們的意識,讓我們加倍警覺,讓我們更專註於當下,不再從目標上分析,因為測驗馬上要到來。我們常說「不忘初心」,這個馬上就要進行的測驗,就是非常有效的提醒方式。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4.打分

給自己的表現打分,會增加我們對自己有意識行為的反思。它其實就是「元認知能力」,是一種令警覺翻倍的力量。一個人獨自做一件事是一種狀態,在被別人監督的情況下做又是另一種狀態。當我們被他人觀察、評判的時候,會更加自覺。向自己提問、給自己打分,就是那個觀察、評判我們的人。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5.重複

輔導孩子學習,如果超過一個小時,那就每個小時進行一次給自己的打分。我們在某個小時得分較低,下一個小時就有機會改善。這樣,就在一個看似連續的事情內,嵌入了改進行為的機會。

每個小時對自己的表現進行打分,儘管可以促成精準的自我警覺,但是也必然帶來一些自我損耗。所以,當你已經可以比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表現的時候,改為每天打分比較適合,直至可以每周打分就能做到很好。


何時應用自我提問?

人類的一切憤怒,本質上都源自於自己無能的表現。

孩子早上起床磨蹭、晚上寫作業也磨蹭,你好言好語勸說、反覆提醒都沒有用,內心深處感到自己無力改變孩子的壞習慣,所以本能地通過憤怒來調動攻擊的能量。

如果你覺得「我有一百種方法影響和改變孩子」,那你一定不會憤怒。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發怒不是好方法,這是大多數父母的共識,如果總是用發火來解決問題,說明情商不高、能力不足,對孩子也是個不好的示範:總是認為孩子不長記性,可是自己卻也總是不長記性——不去找更好的解決辦法,只會用憤怒來應對。

為了讓自己不生氣,網上流傳著一種自我安慰的方法:

老公惹我生氣,默念三遍:自己選的;
孩子惹我生氣,默念三遍:自己生的。

這種方法有用嗎?有點用,能平復一下情緒,但是你會發現,這會導致你的情緒由憤怒變為沮喪,被那種深深的無力感所折磨。這對解決問題很不利。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當你有無力感又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你需要提升能量。

憤怒可以提升力量,「自我提問」同樣可以。憤怒調動的是對外攻擊的能量,把責任拋給外部的人和事;向自己提問是對自己的挑戰,如果自己表現不好就會引發愧疚,而愧疚是對內攻擊的力量,把責任歸於自己。如果你知道「無敵自容」、「羞憤而死」這些詞,就知道愧疚這種情緒體驗多麼強烈,它能調度多麼強大的能量。

提問是人們調度情緒能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對別人說出「你為什麼…」"你憑什麼…"馬上就能把我們自己的憤怒引爆到最高點。同樣,知道自己即將面臨「你盡最大努力做…了嗎」這樣的提問,也能迅速提高我們的興奮程度,自覺調度各種認知資源來面對挑戰。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所以,在我們需要自控力爆發,約束自己行為衝動的時候,自我提問是個很好的選擇。它能替代憤怒,激發同樣強大的能量,驅動我們積極解決問題。

不僅如此,當我們打不起精神做一些事情、或者準備敷衍了事的時候,通過自我提問的方式,也能激勵我們「要麼放棄,要麼做到最好」。

培養孩子自律能力:輔導孩子學習愛發火?「自我提問法」適合你



很多場景下,我們的行為表現讓自己不夠滿意,我們希望做得更好。在那樣的時刻,我們要警醒:只有做好當下的事情,才能變得更好,否則這一刻過去,就只有悔恨;當下如果做不好,卻指望將來能做好,只是一種空想。

自我提問,能激勵我們現在就做到最好。而我們能用這樣的方式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也是在給孩子做了最好的示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