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我國學者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亮相」地學領域頂級期刊

我國學者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亮相」地學領域頂級期刊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地災國重實驗室」)近日實現重大突破——最新成果《地震誘發地質災害鏈效應:規律、機制與影響》(Earthquake-induced chains of geologic hazards: patterns, mechanisms, and impacts)在地學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綜述性期刊《Reviews of Geophysics》上發表。據悉,該刊物每年僅發表20篇左右論文,影響因子16.73,是目前地學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刊物,這也是我國學者首次在地質災害研究領域以第一(通訊)作者及第一單位在該刊物上發文。

我國學者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亮相」地學領域頂級期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該論文受到了聯合國防災減災署的關注,被作為重要研究進展報道。論文第一作者為成都理工大學研究員范宣梅,該校教授黃潤秋、許強、裴向軍為通訊作者和合作者,研究團隊由來自德國、美國、荷蘭、英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的17位國際知名學者組成。

范宣梅介紹,這篇論文集合了近10餘年的研究成果,不但總結了強震地質災害鏈最新的研究進展,而且通過對全球地震地質災害資料庫的分析,回答了強震後地質災害恢復到震前水平的持續時間及強震對山區地貌演化的長期影響等世界前沿問題。她介紹,論文通過對全球範圍內多次地震震後滑坡演化數據的分析,揭示了大部分強震後滑坡活動性在10年以內恢復到震前水平,恢復時間長短主要受同震滑坡類型、粒徑變化、降雨量、植被重新覆蓋率等因素的控制。

我國學者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亮相」地學領域頂級期刊

此外,研究通過對包括汶川地震在內的全球範圍為10次逆沖斷層誘發的強震的物質平衡進行分析,發現構造抬升量都遠大於滑坡方量,也支持傳統觀點「強震為造山運動」,駁斥了部分學者「汶川地震是剝蝕運動而非造山運動的觀點」。

范宣梅表示,對汶川地震震後物質運移規律的研究,揭示了震後10年被搬運到主河道的物質僅為同震滑坡物質總量的5%,其中多數以坡面泥石流和溝道泥石流的方式被運移,小部分為滑坡與溝道直接連通產生的侵蝕。「換言之,絕大部分同震滑坡物質仍然停留在山區內,並逐漸穩定變成地貌的一部分,等待下一次強震的到來。」

我國學者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亮相」地學領域頂級期刊

(經濟日報 記者:劉暢責編:於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人造聲波黑洞溫度首次測得
科學家發明一種由電池液驅動的機器魚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