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網紅」地震預警系統到底準不準?

「網紅」地震預警系統到底準不準?

6月17日晚,受四川宜賓地震影響,重慶主城區震感強烈,眾多市民聚集在室外避險。攝影/本刊記者 陳超

爭議「網紅」地震預警系統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黃孝光 霍思伊

社區「大喇叭」讀秒、簡訊提示、電視自動彈出倒計時……6月17日晚四川省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後,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成減所」)研發的地震預警系統讓許多四川居民在地震波到來數秒前收到避險信號,一時間,不少市民拍攝的地震預警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

據成減所所長王暾介紹,在長寧地震中,宜賓市提前10秒收到預警,瀘州市提前18秒收到預警,自貢市提前27秒收到預警,成都市提前61秒收到預警。

「成都的180個學校和110個社區都啟用了預警系統,大家也因此及時進行了疏散。」王暾說。

此後幾天,超過100家媒體聯繫了成減所。王暾把所有時間都交給了媒體,來者不拒,有問必答。在他看來,這是宣傳普及成減所地震預警系統最好的機會。

在王暾眼中,這次預警與以往並無不同。他反覆解釋地震預警「利用空間換時間」的原理,並強調這是他的團隊預警的第52起破壞性地震。特殊之處在於,這次預警觸達的人群更多、觸達的方式得到全面呈現,相關討論來得更加持久。

這些討論除了誇讚之詞,也不乏質疑之聲。有人認為成減所是一個打著公利旗號的設備賣家,做的是地震買賣。一篇標題為《起底美幻科技》的文章提到,美幻科技(王暾名下公司)或成減災第一股。

「即便我賺了錢,難道就不對了嗎?」王暾反駁道。據他介紹,過去11年,成減所在地震預警項目上前後投入了1.3億元,目前正在尋求研究成果向經濟利益轉化。

更核心的質疑則關乎成減所的地震預警技術。

在此次長寧地震的震中雙河鎮、雙河中學的幾位老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該校裝有成減所的地震預警大喇叭,過去幾年響起過多次,「印象最深的是有次期中考試,學生聽到警報都跑出來了,但這一次喇叭卻沒有響。」

據悉,地震預警系統主要是利用電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特點,在地震造成破壞前,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為用戶發出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

「地震中受災最重的,就是離震中半徑20公里的地區。但20公里的距離,(電磁波與地震波的)時間差非常短,對於重災區的人們來說,這種預警沒有太大的意義。」中國地震局研究員徐德詩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地震局專家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地震預警存在兩個不可逾越的技術缺陷:震中盲區和首報誤差

這位專家解釋說,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預警的時間就越短;離震中越遠,提供的預警時間越長,但意義也隨之削弱,而震中地區本身則成為一個預警盲區。此外,地震預警因為求「快」,對地震大小、震源等信息的計算判斷不一定準確。

因此學界至今仍對地震預警持不同意見,支持方認為它能有效避免損失,反對方則認為它需要長期的人力物力投入,減災效果卻有限。

接受採訪時,王暾對種種質疑表現得並不意外。「2011年我們第一次發地震預警信息時,10個網友中至少9個是在罵我們,地震不是不能預報嗎,怎麼又能預警呢?」8年過去,地震預警技術對公眾甚至許多四川人來說,依然是個新鮮事物。

不過,王暾相信隨著成減所地震預警系統的推廣,「中國再也不會用像汶川地震時那樣,當地震波及到腳下,感覺到地板晃動了,才意識到地震發生了。」

汶川地震後的機遇

發展地震預警技術,是「5·12」汶川地震後,中國提升防震減災能力的重要一環。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出生於四川大竹的王暾正在奧地利從事博士後工作。「地震發生當天,我就決定回去,因為地震預警需要的理論物理、理論力學和電子技術,正是我學的專業。」當年6月,王暾在成都組建起成減所,正式投入地震預警技術的研發。

據此前媒體報道,成減所最初的研發經費,主要來自各級政府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在汶川地震中受損嚴重的北川縣。據悉,汶川地震之後,該縣防震減災局從各級政府獲得了上千萬元的防震減災投入,其中部分資金就用於購買美幻科技的技術設備。

汶川地震後的幾年,四川餘震頻發。分析認為,成減所的地震預警系統之所以能夠得到迅速推廣,正是因為抓住了汶川餘震的試驗機會。

汶川地震後的餘震給地震預警提供了難以複製的現場試驗條件,因為實驗室里模擬不了地震。」王暾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坦言,地震預警系統的核心技術是在地震發生後最短時間內,測算出地震的烈度以及影響範圍,要做到「既不漏報,也不誤報」,只能在地震中檢驗。

汶川地震帶來的陣痛,同樣催生了「國家隊」的地震預警技術研發行動。

2008年8月,中國地震局向科技部提交「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系統的研究與示範應用」項目建議書,於2009年通過可行性論證。該項目從2010年3月開始由福建省地震局牽頭進行試點實施,項目總設計師為福建省地震局局長金星。

2013年2月,福建省地震局宣布完成了地震預警系統的研製。按計劃,這一項目將投入20億元,用5年時間建設覆蓋全國的由5000多個台站組成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

但此後「國家隊」這一項目進入了長達5年的蟄伏期。而與此同時,以成減所為代表的「民間隊」卻在不斷地開疆擴土,擴大地震預警系統的應用區域。

2013年2月19日,雲南巧家發生4.9級地震,成為成減所首次預警的破環性地震。4月20日,四川蘆山發生7.0級地震,成減所再次做出預警,被王暾稱為「中國首次成功預警7級強震」。

蘆山地震後,四川省科技廳表態稱:「要協助成減所,主動與省應急辦、教育廳、省廣電局、省減災中心、中國移動四川分公司等部門和單位對接,爭取讓地震預警系統儘快發揮作用。」

2014年10月,成減所宣稱比中國地震局提前4年建成5000座地震預警台站,構建了4倍於日本國土面積的地震預警網。在一次演講中,王暾自豪地宣稱:「我們在地震預警領域的每一步,都代表了國家在地震預警領域的每一步。」

據王暾介紹,目前除了構建了一張龐大的地震預警網路之外,成減所還為一些國家重大工程,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紅沿河核電站、成都地鐵等提供服務。

王暾與電梯地震預警系統。圖/中新

發布主體之爭

高歌猛進的同時,成減所的地震預警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2015年8月11日,成減所的地震預警系統向用戶推送了一條北川發生6.0級地震的預警信息。但地震卻並沒有發生。隨後,國家地震台網連發10條微博,指出「經核實確認該地區未發生地震,信息屬於誤報」,並稱「成減所是一家民間企業,不是中國地震局下屬單位,鑒於誤報地震極易引起社會恐慌,地震預警信息應該由國家統一發布。」

對此,成減所則回應稱,「誤報」實際是不提前告知的「雙盲」演習。王暾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雙盲」演習只針對北川縣70公里範圍內的蘋果手機用戶發送預警信息,並在演練結束後第一時間公布了演習方案。

「演習」風波後沒多久,關於發布地震預警信息主體的問題接踵而至。當年9月,四川省法制辦公布《四川省地震預警管理辦法(草案代擬稿)》徵求意見,其中第十六條明確要求「地震預警信息由省政府授權省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統一發布,其他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向社會發布地震預警信息。」

這被王暾視為「死亡威脅」。「如果把市縣政府發布許可權收走了,市縣政府就沒法跟我們合作了。」他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成減所能夠存活,得益於中國地震部門的二元管理體制——中國地震局、省地震局歸屬中央管轄,市、縣地震部門歸屬地方管轄。

根據中國地震局監測司2014年發布的《關於加強地震預警管理的通知》,地震預警信息應由縣以上地震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提供,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授權發布。此前,成減所採取的正是與市縣政府合作授權的方式,推廣其地震預警技術。

四川省法制辦關於地震預警管理辦法的徵求意見稿公布後,成減所做了很多努力,希望中止這一辦法的實施。2016年初,王暾向四川省委、省政府寫信,四川省主要領導聽取了他80分鐘的情況彙報,並責成省法制辦重新組織專家論證會。

王暾認為,地震預警技術依靠的是共同的原理,其可靠性取決於技術系統的支撐和建設,與機構的行政級別無關,因而只有省地震局才有發布許可權的規定不合理。後來,在重新組織的論證會上,9名專家,有7名贊同王暾的觀點。最終,致使四川省法制辦關於地震預警的管理辦法沒有通過。

據悉,目前全國已有福建、雲南、甘肅、陝西、遼寧五省出台了地震預警管理辦法,將地震預警信息發布權統一收到省級部門,但四川不在其列。

6月17日長寧地震後,關於民間機構是否有權發布地震預警信息的問題再次被推到台前。四川省地震局有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他們「正在積極推動管理辦法適時出台」。

與此同時,福建地震局作為「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的先期試驗區,經過5年的籌備,自2018年起也正式開始對外發布地震預警信息。

前述要求匿名的地震專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地震局原來用的是傳統的地震監測網,台站間距遠,儀器靈敏度雖然比較高,但費用也很高,每台達百萬元以上。與之相比,成減所採用的感測器,靈敏度較低但廉價,10~15公里設一個站,能夠在更接近震中的位置捕捉到地震波,精度也更高。

這位地震專家還透露,2016年國家發改委對「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立項前,除了徵求中國地震局的意見外,也聽取了王暾的看法。最終決定建設一個傳統和新式相結合的地震網。

6月18日,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召開「四川長寧6.0級地震專家集體訪談」。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介紹說,正在建設的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力爭在2022年之前形成預警能力。如今,該工程僅對福建一省提供地震預警服務。

止步於信息採集?

為什麼中國地震局在地震預警網路建設進度上會與成減所產生這麼大的差距?王暾認為這是因為體制機制導致的動力不同,「如果減災所干不出來,就沒辦法活下去。」

對此,「國家隊」卻並不認可。福建地震局地震監測中心總設計師韋永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地震預警作為防震減災的手段之一,並不是萬能的,相反如果預警有誤,還會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所以他們採取了有序推進的方式。

「地震預警技術本身並不複雜,墨西哥、日本等國家早就開始用了。」四川省地震局監測中心副主任蘇金蓉提到,「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構建的是一個綜合系統,包含預警、速報、災情評估、學術研究等功能在內,地震預警只是其中一環。

「此外,『預警』之『預』,一定會帶來『誤』與『漏』的情況,民眾對此容忍程度怎麼樣,也需要加以研究。」蘇金蓉說以上種種因素,導致地震部門與民間機構相比要更加謹慎。

長寧地震後,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研究員陳會忠專門發表文章討論地震預警的社會容忍度問題。

他在文中提到,根據日本預警經驗,一般公眾的容忍度最高,大約在0.8(數值越接近1表示對警報接受和容忍的程度越高),只要提供逃生時間就會滿意;高鐵和軌道交通容忍度是0.5,會在獲得預警後先減速,等收到更準確警報再採取制動;特殊行業外科手術等則近乎零容忍,要求預警參數準確無誤。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研究員、首席預報員孫士鋐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也表示,地震預警技術雖然已經很成熟了,但誤報率仍然較高

「1960年,印尼發生了9.5級大地震,那次地震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發出了預警,但太平洋沿岸的國家,沒有一個相信的,最終導致都遭受了重大災難。」孫士鋐說,「為什麼預警已經發出來了,周邊國家都不相信呢?就因為之前,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有過很多誤報,使大家都麻痹了。」

孫士鋐認為,地震預警一個基本出發點,就是要避免重大災害事件。「如果沒有災害,你預警有什麼用?」

在他看來,成減所雖然連續預警了50多次破壞性地震,但沒有一次成功預警了重大災害事件。「這種地震預警僅僅止步於信息採集,並無減災實效。」孫士鋐說。

但王暾並不這麼認為。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一般公眾而言,預警的目的不僅僅是逃生、避險,還有安定人心和告知的作用。

他說,當預警烈度大於房屋的抗震烈度時,房子可能倒塌或損毀,受災者應該逃生;當預警烈度接近房屋的抗震烈度時,房子不會倒塌,但天花板可能掉落、玻璃可能破損,受災者應該避險;當預警烈度明顯低於房屋抗震烈度時,預警起到的則是安定人心和告知的作用。「比如對政府應急管理人員、在外地的震區家屬等,都存在一定的告知意義。」

王暾曾多次向媒體提及如下的案例:「汶川地震時如果有預警,北川可以提前31秒收到預警,青川可以提前55秒收到預警,死亡人數或減少2萬至3萬。」

事實上,對於成減所發出的預警所起的減災效果,王暾也不滿意,「迄今我們的52次預警,雖然取得了一些減災效果,但是不夠。」不過,在他看來,這是因為預警接收用戶不夠。

據成減所提供的數據,該所建設的地震預警網雖然覆蓋220萬平方公里,覆蓋區域人口約6.5億,但預警接收用戶僅為3000萬人左右。

但在孫士鋐看來,預警要發揮作用,不僅僅在於覆蓋多少人群,更關鍵的是要有針對性。

他舉例說,比如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位於墨西哥中部,這個地方本身沒有什麼地震,但是在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地區,經常發生地震,地震波傳遞到墨西哥城就會造成破壞。所以墨西哥城的預警系統主要針對的就是幾百公里之外的沿海地區發生的七八級大地震。

「那麼,這個預警系統就是有意義的。你建一個預警系統,一定要清楚它針對什麼目的。」孫士鋐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中央追逃辦五周年:「百名紅通」已有58人歸案
獵豹AI僵局:有一定的壁壘有待突破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