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四)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四)

終極改進

吸取了安哥拉戰爭的一系列經驗教訓後,1991年,南非阿姆斯科公司又推出終極改進型——「號角」1B坦克,但隨著南非結束種族隔離制度以及軍費削減的影響,至今南非國防軍也只裝備了50多輛。「號角」1B的炮塔外形大為改變:原本的鑄造炮塔外圍被平面附加裝甲包裹,形成第三代西方主戰坦克特有的箱型外觀,其中炮塔正面和側面的裝甲最厚。在炮塔前上部裝有對抗攻頂武器的附加裝甲,而車體前部也相應增厚。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四)

事實上,「號角」1B的炮塔改裝和以色列的「馬加奇」6坦克非常接近,據推測南非使用的是內部填充壓電陶瓷等多種複合材料的鋼盒,這些附加裝甲使「號角」1B比MK1A多出兩噸的重量,防彈性能大幅提高。為提高乘員生存率,「號角」1B的彈藥艙位於炮塔後部,與戰鬥部分隔開,而南非裝甲兵平時則將這個彈艙用作浴缸。「號角」1B車底裝有兩層裝甲,以對抗地雷攻擊,支撐負重輪的扭桿由裝甲鋼板防護,為對抗單兵火箭筒的攻擊而在車體側部安裝7塊一組的裝甲裙板。為防止彈藥殉爆和火災,車內特別安裝溫度感應器和自動滅火系統。由於裝甲和防護措施的增加使「號角」1B的重量增加到59噸,因此發動機升級為AVDS-1790-5/6型,2 400轉/分時提供950馬力;傳動裝置改為南非國產AMTRAIII型自動檔變速箱(4個前進檔、2個倒檔)並且加裝二重差動操向系統(帶液體式),在車重增加的情況下反而使坦克的操作轉向更為靈活。「號角」1B最重要的改裝在懸掛裝置,使用適合惡劣地形的扭桿懸掛,改裝前的負重輪上下盪幅僅146毫米,而改裝後飛躍到435毫米!扭桿懸掛的唯一缺點是扭力桿必須裝載到車體內部而佔據車內空間。由於推重比達16.4馬力/噸,使其公路最高時速達58千米,攜帶1 468升燃料可持續公路行駛500千米或越野行駛260千米。

「號角」1B的火控系統改造,包括為車長和炮手換裝新型夜視裝置,並且在炮手位置加上固定式激光測距儀。新型的觀瞄裝置和排煙器使「號角」1B在3 000米距離的首發命中率達100%,雖然火炮口徑仍為105毫米,但其綜合威力大為提高。由於扭力桿佔據部分車內空間,因此「號角」1B的載彈量降為68發,儘管如此,還是比安裝相同火炮的德國「豹」1(55發)和日本74式(50發)坦克要多。

「號角戰爭」——南非與古巴的「安哥拉坦克戰」(四)

值得一提的是,南非軍火公司曾在上世紀末推出以「號角」1A坦克為基礎的TTD主戰坦克概念車,它採用和德國「豹」2A5類似的炮塔前部楔形裝甲,但由於造價昂貴而只作為出口產品投放武器市場,1998年敘利亞曾表示對TTD的興趣,後因以色列強烈反對而不了了之。出於經濟的考慮,南非國防軍決定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還是以「號角」1A和MK1B坦克作為主力,同時將TTD的新技術部分應用到「號角」1A坦克的後續改進中。當然,這也是由於現在周邊國家還沒有能對它產生威脅的裝甲力量,所以南非很樂於「吹」著號角繼續當自己的「山大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原則的重量——簡評電影《血戰鋼鋸嶺》(下)
卡斯特羅與古巴:政治強人與小國生存的傳奇(三)

TAG: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