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觀後感-醫道

觀後感-醫道

進入公司,先有個試用期才能轉正是吧?但是你有聽說過轉正考核是看一部韓劇並寫觀後感這樣的形式嗎?

(當然試用期間要認真負責完成好自己的職責也是考核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看劇當然是時下娛樂消遣、放鬆心情的好方式,不過我平時都是選擇看電影比較多,因為情節緊湊,主題明確,但是電視劇的優點,確實是用充足的時間刻畫了鮮活的人物,講述詳盡的故事情節。在我的刻板印象中,韓劇總是糾結於人物之間的情感和套路的劇情。

但是《醫道》這一部電視劇狠狠地打了我的臉,

這更像是一代神醫的史詩。

主角許浚身為龍川郡守之子,但因為母親身份卑微,渴望著成就功名卻連追求的資格都沒有,仕途無法實現抱負的許浚年紀輕輕就已經迷失了,與市斤相混,甚至於走私藥材,終於被官府追捕,逃亡期間意外認識了他一生所愛——多喜,並躲到了當地名醫柳義泰門下,各種變故激發了許浚做出改變,通過學習醫術進入了宮廷,本著從柳義泰傳承的「心醫」精神,許浚在宮廷坎坷升華,完成了賤民身份到御醫(一品士大夫)的轉變。因官場的「傳統」,未能治好宣祖,舊皇駕崩,他遭受流放,但在艱難的環境下,依然編撰完本了《東醫寶鑒》。

功成身退的許浚卻在貧苦而沒有資源的地區遭遇瘟疫,即使研發出解藥,但勞累過度的許浚也感染了瘟疫,最後在將解藥讓給了病人,最終在救治中死去,倒在妻子懷裡。

本來講述故事概況應當簡略,但是在開始的時候,腦中浮現的一個個情節都讓人印象深刻,想把它們敲打出來。其中講到的「心醫」這個稱號,劇中柳義泰第一次提出,「各種大夫中,最能讓我認同為大夫的只有心醫,內心的心,心醫,即面對病患時擁有憐憫和同情心的大夫」,在劇情中,我也能逐步感受「心醫」的含義,也對柳義泰充滿敬佩。也是柳義泰的言傳身教,讓許浚完成了心靈的蛻變。當時許浚第一次被派去醫治患者,成功治療一個將死的中風病患者後,許浚得到了一封推薦信,被柳義泰知道了,師傅不僅把推薦信燒掉了,還趕走了許浚。柳義泰對許浚的嚴格,也是考驗許浚能不能真正成為「心醫」的關鍵,真正的心醫,必須是真誠的體恤患者的大夫。若是為了名,為了利,為了求官,就是大夫的罪過,這就是柳義泰趕走許浚的原因。

如何做到面對病患時擁有憐憫和同情心,心理學上,把這種了解定義為「共情」:它意味著一個人進入另一個人的世界,站在別人的角度完全理解別人。這樣的大夫就可以敏銳地捕捉到旁人的需求和困境,並迅速提供幫助,這更像是一種真心實意的溫柔和善良的品質,在他們身邊的人都可以感受到這種溫柔。

許浚的醫道高明術精岐黃,自不必說了,更可貴的是許浚的善良品質,醫道之道,卻不離人心,人者仁也,仁者愛人。這說來是儒家的思想,也正是許浚從小讀書學習,考取功名時打下夯實的基礎,才能一直保持本心,追求「心醫」。其實這部劇不僅中醫的魅力在綻放,相生相伴的是儒學的深入人心,就從許浚一家來看,許浚的父親許郡守是戰場血戰成就的龍川郡守,也是深明儒學大義,也是他一直讓許浚刻苦學習,在臨別前更是對許浚說道「一個人的貴賤,是由他的行為左右,而不再於身份的高低,不要以身份的限制作為借口,而虛度自己的一生」,這句話從他郡守的身份說出來,給了我巨大的衝擊力。

許浚更是遵循他父親的教誨,一步步都踐行得很好,自己染病卻在面對患者的同時,選擇把葯讓給患者,直到死前最後一刻都還在救治病患,此仁心仁術的大夫,被稱為「心醫」理之當然。再說到許浚的兒子許謙,對儒學十分嚮往,從小就苦讀四書五經,渴望仕途,許浚升為御醫也得到考取功名的機會,最後也有一個比較好的官職。柳氏一家就與許氏一家形成強烈的對比,劇中有一個細節,在柳道知金榜題名後,柳義泰總算講出了柳氏家族的故事:曾祖父是藥局雜工,祖父調製出柳氏藥膏,直到柳義泰才識文斷字……如此看來,柳氏家族缺乏儒家傳統到柳道知雖醫術高超卻無法得道,這與許浚就區別開來了。這裡我想說說柳道知,柳道知是名醫柳義泰的兒子,本來作為名醫之後,得天獨厚的他為什麼不能在父親「耳濡目染」下成就「心醫」呢?甚至嫉妒的負面情緒十分嚴重,究其原因,是因為許浚擁有他沒有的品質——仁愛,造成了柳道知自我的內心失衡。更是因為嫉妒百般刁難許浚,不斷製造麻煩。最終還是許浚一直原諒並感化柳道知才讓他重返正途,儒學之重要可見一斑。

我喜歡劇中的許浚,在困苦中爭取改變的拼搏,在強權面前堅持作為醫生的原則,在絕境中努力尋找破局的魄力,更喜歡的是,許浚對病人設身處地的「仁愛」與「溫柔」,或許這才是「心醫」的「醫道」吧。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作者/柴胡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同城 的精彩文章:

中藥歌訣大全
追憶施今墨改革創新中醫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