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家都知關盼盼,其實還有一個馬盼盼,這個女人的結局更悲慘

大家都知關盼盼,其實還有一個馬盼盼,這個女人的結局更悲慘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名妓關盼盼,特別是白居易的多管閑事,使得這位美女花枝凋零,也就是白居易三首詩逼死名妓的故事。然而,今天我們的主人公也叫盼盼,不過,她不是關盼盼,而是馬盼盼,與她產生各種情感糾葛的人,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著名詩人,他就是:蘇軾。

在公元1079年,蘇軾在徐州任太守一職,那年他42歲。

初到職場的他,就遇到了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時他管轄的地界正遭遇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而他為了抗洪,也是連續數日戰鬥在第一線上,現場指揮作戰,動員當地及周邊的一切力量來共同抗擊洪水的襲擊。就這樣,一戰就是四十多天。

最終,洪水終於退去了,一方人民的安全也算是保住了。剛剛忙完工作的蘇軾,這才想起來,早就聽說徐州有一座燕子樓,兩百多年前,名妓關盼盼就是在那裡香銷玉滅的,所以,他便給自己放了幾天假,專門到燕子樓住了一夜,作為自己抗擊洪水這麼多天的消遣時光。

才子就是才子,來到燕子樓,蘇軾還作詩一首,名為《永遇樂》,並寫出了「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的副標題: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蘇軾夜宿燕子樓的這一晚,他在院子里,觀賞天上明月,體驗著夜裡的風霜,感受著清涼的微風,觀賞著樓外的美景,好不自在。夜間的燕子樓格外寧靜,魚兒在水中嬉戲,甩尾的聲音,以及蓮花露水滴落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

但是,儘管夜色唯美,然而,獨自一人宿在樓內的孤獨感,還是不經意間向蘇軾襲來。

不知不覺地,蘇軾睡著了,在朦朧的睡夢之中,他夢見了關盼盼,於是,從夢裡驚醒,他深感孤獨和惆悵,便穿上衣服,走到園子里漫無目的的轉悠。不知過了多久,他竟已經把園子走了一圈。再後來,他感嘆燕子樓的空空如也,沒有美人的陪伴,是何等的孤寂。

由此可以看出,剛剛的美夢之中,關盼盼的倩影儼然已經在蘇軾的腦海中打上烙印,所以,想要有個美麗情人陪伴的心思,在蘇軾的腦海之中久久不能散去。都說無巧不成書,此時的徐州,也來了一位知名的官妓,她也叫做盼盼,不過她姓馬,全名:馬盼盼。

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中,官員們平日喝酒、暢談,都喜歡找能歌善舞的官妓作陪,而這些官妓的主要工作職責就是通過各種表演,為各位大人的酒局助興。當然,宋朝政府對於官妓的工作也是有明文規定的,那就是:官妓是賣藝不賣身的。

官妓跳舞、陪酒那是工作需要,如果哪位官員仗著權勢,要跟官妓有僭越之舉,那是要受到責罰的。

這位馬盼盼,作為官妓,不僅能歌善舞,同時,對詩詞歌賦,書法繪畫也饒有興趣。她一直仰慕蘇軾的墨跡,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跟蘇軾學習書法。並且,她天資聰慧,模仿力強,基本學什麼都是一教就會的。

後來,蘇軾為了預防水患再次困擾徐州城,便在東門城上,修建了一座「黃樓」,土黃色外觀的樓閣,寓意為土,取「以土克水」之意。蘇軾的弟弟,蘇轍,寫過一首《黃樓賦》,蘇軾準備將弟弟的這首詩,親手題在樓內的碑匾之上:

「熙寧十年秋七月乙丑,河決於澶淵,東流入鉅野,北溢於濟南,溢於泗。八月戊戌,水及彭城下,余兄子瞻適為彭城守... ...故吾將與子弔古人之既逝,閔河決於疇昔。知變化之無在,付杯酒以終日。於是眾客釋然而笑,頹然就醉,河傾月墮,攜扶而出。」

但是,在他寫到一半的時候,臨時有事走了,這詩題到一半的詩就暫時擱下了。

這時,在旁邊的馬盼盼,見蘇軾離開了,便拿起他的筆,在碑上繼續寫了起來。不過,她剛剛寫了「山川開合」四個字,蘇軾就趕回來了。可能是覺得自己寫出的字與蘇軾還有一定的差距吧,馬盼盼寫了四個字,就不敢再提筆了。

不過,蘇軾回來後,看到馬盼盼寫的那四個字,開心地笑了起來。但是,他並沒有重新寫過,而是將這四個字稍加修改、裝飾,使其筆記更加秀麗、端正。所以,後世流傳出來的《黃樓賦》中的「山川開合」四個字,實際上,就是出自馬盼盼之手。

一個小小的官妓,竟然在書法大家,以及當地太守的面前揮毫潑墨、班門弄斧,可以看出,馬盼盼是一個活潑開朗,頑皮俏麗的小女生。而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蘇軾對馬盼盼的也是格外喜歡,他們的關係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馬盼盼臨摹蘇軾的字,可以說是出神入化以假亂真。雖然,這與馬盼盼自己的書法天賦分不開,但同時也說明了:馬盼盼效仿蘇軾的字以練習,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才子愛佳人,蘇軾對於這些淪落風塵的女子,向來都是憐憫有加,關愛至極的,更何況馬盼盼這樣惹人喜愛的美麗女子呢?

正因為如此,馬盼盼一直跟隨著蘇軾,與他之間有著親密無間的曖昧關係。蘇軾十分寵愛馬盼盼,不僅因為她的美貌和才學,也有可能是對她的名字頗為眷戀吧,畢竟,在蘇軾的心中,一直對「盼盼」有個情結。看到此盼盼,就想起了彼盼盼。

話說,蘇軾有一個好朋友,和尚道潛,北宋詩僧,本姓何,字參寥,賜號妙總大師,自幼出家。同樣,也是一個儀錶堂堂,文采出眾,才華橫溢的人,文思泉湧,快速成詩,周圍的人無不讚歎其才華。

有一次,道潛到徐州來,會見蘇軾,蘇軾給他在逍遙堂安排了一個住處。當天,蘇軾設宴款待這位來訪的好友,同樣,身邊也雲集了眾多官妓,陪吃、陪玩,這些人都還沒走的時候,和尚道潛也被接到了這裡。

想來,蘇軾也是個風趣幽默的主兒,尤其是喜歡捉弄自己的好友,不然怎麼會作出帶著和尚去見妓女的事兒來,這可是有傷風化,違背禮數的事情呀。更何況,蘇軾帶道潛見的可不是一個妓女,而是一群妓女。

於是,來到席間的道潛,被蘇軾要求作詩一首。只見道潛神情自若,提起筆來,一氣呵成,題了一首《口占絕句》:

寄語巫山窈窕娘,好將魂夢惱楚王。

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道潛以文回敬蘇軾對自己的捉弄,用詩對蘇軾進行了調侃。大概意思應該是說:「馬盼盼啊,你趕緊給蘇軾帶個話兒,你說像你這樣的美女在蘇軾面前,蘇軾不能親一口,那簡直是做夢都能氣醒,你就讓他這麼熬著吧!反正我已經擺脫了世俗的束縛,清心寡欲、沒有貪念,我的心就如同是裹上了泥巴的柳絮,是不會輕易隨風輕浮飛揚的。」

題目中的「口占」,是即興作詩的意思,說明這首絕句本無題目。

其實,說到底道潛還是了解蘇軾的,善於「讀心術」的他,看出了蘇軾對於馬盼盼的心思。但是,因為蘇軾是官,盼盼是妓,政府的規定不能不顧,二人雖有情,但是,卻不敢逾越雷池半步。而且,蘇軾本來在官場的人緣就不好,樹敵眾多,旁人都巴不得抓住他的把柄,把他干倒。所以,蘇軾的這份情意,只能暗藏於心,是不能表白的。

而馬盼盼,對於蘇軾也是飽含著崇拜、仰慕之情的,她又怎麼可能不知道蘇軾的心意,同樣,也是因為各自的身份,所以,她們只能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情感。而蘇軾的兩首送別詩《江神子·恨別》與《減字木蘭花·彭門留別》,後人認為便是寫給馬盼盼的。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此詞借用李商隱的《無題》,將積鬱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發了作者對徐州風物人情無限留戀之情,並在離愁別緒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玉筋無味。

中有佳人千點淚。

學道忘憂。

一念還成不自由。

如今未見。

歸去東園花似霰。

一語相開。

匹似當初本不來。

這首詩則表現的是,蘇軾對弱小歌妓的無限痛惜之情。

蘇軾在徐州當了兩年官,然後,又被派到湖州去了。他離開徐州的時候,正好是三月份,楊柳依依,春暖花開的季節,是當地最好的時光。在其任職的這兩年時間裡,馬盼盼與自己崇拜的對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其中的喜與悲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但是,不管如何,自己仰慕的人,也能如此的愛自己,想必,她心裡也是很安慰的。只是離別的惆悵,難免讓人感到無限的悲涼。蘇軾覺得:自己與馬盼盼相處的時間太短,馬盼盼也自嘆與蘇軾無緣攜手相伴。所以,在臨別之時,二人把酒對飲,美人更是以淚洗面。

但奈何,也只能將美人淚,化作一杯離別的酒。

蘇軾走後的第四個年頭,馬盼盼去世了,想來這與思念成疾必有關係。馬盼盼對蘇軾可以說是一生痴迷,最終,也沒能相伴到老,不免心生遺憾,抑鬱而終。

「鬼頭詞人」賀鑄曾經寫過一首《和彭城王生悼歌人盼盼》的詩,來追憶懷念馬盼盼,並在詩題下注云:「盼盼馬氏,善書染。死葬南台,即鳳凰原也。生賦詩十篇,因和其一,甲子四月望。」

同為盼盼,關盼盼死於白居易的管閑事,白要對其的死負一些責任。而馬氏的死,是自己的痴戀,自己的不舍,不能怪罪於蘇軾。但是,如果非要讓蘇負責任的話,可能他也只能用一聲嘆息加以回應了。

愛情這個東西有時候就是這樣,有人苦苦追求,卻終究不可得,而有人明明擁有,卻絲毫不珍惜。有人說,在愛的面前,人人平等,因為,每個人都有追求愛與被愛的權利;但是,也有人說,在愛的面前,也分三六九等,門第之分,輩分有別,身份不同,等等,生生將兩個情投意合的人拆散,這不免讓人感到悲痛和惋惜。

希望世間的有情人能夠終成眷屬,也希望世間像馬盼盼和蘇軾這樣的痴男怨女能夠越來越少,每個人都能夠擁有自己理想的愛情,並最終將自己心儀之人變成與自己相伴終身的愛侶,攜手共度餘生,此生無憾。

參考資料:

【《北宋徐州官妓馬盼盼》、《徐州燕子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一個昏君的日常:正事不做,每天盡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康熙皇帝為什麼能夠長壽?他自己有三個「好習慣」缺一不可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