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細腰」美男,會讀書更會做官,歷仕宋、齊、梁三朝不倒

古代的「細腰」美男,會讀書更會做官,歷仕宋、齊、梁三朝不倒

中國人善於歸納總結,把什麼都要搞出個「四」來:四大美人、四大發明等等。中國古代文人就搞過一個「四大風流」即:偷香、竊玉、畫眉、細腰。這些詞前三個聽起來確實香艷,但「細腰」就顯得有些違和,但是這個「細腰」的男主人公卻是個帥哥。南唐後主李煜曾寫過一句「沈腰潘鬢消磨」, 「沈腰」即指沈約。

沈約是南朝的文史學家、政治家。又會讀書,還會做官。他在官場上歷仕宋、齊、梁三朝,典型的「三朝不倒翁」。要說具有此能力者必然圓滑世故,可能會不招人喜歡。但如果這人是個帥哥,盛世美顏能吊打眾小生,立馬讓人眼前一亮!

圖1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

史書記載沈約「肌腰清癯,時語沈郎腰瘦」,「一時以風流見稱」。翻譯成人話就是:沈約身材修長,面容清癯俊朗,相貌可參考劉壯實同學(鹿晗)。一個大男人,擁有一個纖細的腰身,在當時被視為帥哥,還挺有前瞻性,居然和當代對男性的審美重合。看來,男人不管哪個時代,都不會因「啤酒肚」走紅。

按照一般推測,沈約的細腰形成一定和營養不良、身體吸收、脾胃不合有關。沈約本是門閥士族出身,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沈家和江東周瑜家在當時,那社會地位絕對杠杠滴!不過沈約跟曹雪芹一樣,再大的富貴到他這代就成了家道中落。青少年時期父親沈璞被誅,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幸好窮孩子還有「知識改變命運」這條途徑可以實現人生逆襲,所以他發奮讀書。這讓心疼兒子的母親謝夫人怕兒讀書太多傷身體,就有意減少燈油(就不怕兒子成了近視眼?),但這種小兒科的行為根本阻擋不了沈約急於改變命運的心!功夫不負有心人,沈約一生著述頗豐,出版了《晉書》、《宋書》等大作,是天下知名史學家。

圖2 《宋書》是一部記述南朝劉宋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梁沈約撰

在當時詩壇上,他和幾個文人雅士組成了「竟陵八友」,風靡一時。這個社團里還有個知名度很高的人謝眺,他和沈約最要好。不熟悉謝眺的人可以翻李白的作品,李白是「謝粉」,讓謝眺成了典型的蹭熱點網紅。「竟陵八友」的組織者是齊武帝的兒子竟陵王蕭子良。可以想像,這個社團含金量、人員素質還是相當高的。論詩作,沈約不及謝眺,還達不到「三日不讀謝詩,便覺口臭」(梁武帝蕭衍語)的「清口」效果。不過他的「小清新」也還有味道。著名的句子有:「疾風知勁草,嚴霜識貞木」。他的《悼亡詩》:「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讀來讓人悲戚不已,開一代先河。

如果沈約只是醉心於文學創作,那就太低估其人實力了。古代文人的終極理想絕不僅是「妙手著文章」,而是入仕。蘇東坡文章夠好,人家也是省部級幹部(只是一路降職);李白詩篇夠好,可還要去拍皇家馬屁想謀個官職。沈約不但要搞政治,而且還要搞大政治!

圖3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達

這「竟陵八友」裡面有個叫蕭衍的人。南北朝時,要是誰姓蕭,可要留心哦。蕭衍就是著名的「梁武帝」。沈約當時是在齊朝上班,也就是文惠太子老爸那裡,但他尚未受到大領導賞識。他和文惠太子關係倒是不錯,可惜太子早逝,這下子讓他不得不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職業發展。因為搞社團,他和蕭衍混得也熟,對蕭能力很理解,遂打算搞一樁政治投資——轉投蕭衍。

既然在齊朝沒有達到他的職業理想,那就另立新主。在他的幫助謀划下,蕭衍奪取了齊朝,建立了梁朝。沈約的「導演」才能得到展現:他把奪權搞成了齊和帝禪讓,蕭衍上位成了天下人心眾盼。沈約擁立有功,在梁朝得到了吏部尚書、尚書僕射等官職,官還真不小!

可是玩政治家不比寫寫山水風物詩,什麼「風動露滴瀝,月照影參差」、「山中有桂樹,歲暮可言歸」之類。沈約竟然尾巴翹起來啦!他擁立有功,便以功臣自居,忽略了老友蕭衍此時的角色轉變。永遠都是屁股決定腦袋,沈約沒跟上領導的節奏。

圖4 梁朝版圖

著名故事就是,某次梁武帝想和沈約比試一下誰知道的關於栗子的典故多。沈約當時耍了把小聰明,故意比老大少寫了三個。但事後卻腦殘地對眾人誇耀:「要不是我讓他,恐怕他會羞死。」這話傳到老大耳朵里後果可想而知。

於是,沈約天天活在恐懼當中,腰更細了,身體也垮了,變成了「沈郎多病不勝衣」。想當年,沈帥哥對鏡自顧,驕傲地大聲說:「我細腰我驕傲,我為我家省布料!」還有眾多粉絲效仿,搞大規模減肥運動。而沈約的晚年卻是在極度憂懼中度過。幸好,終年七十二歲達到了「古來稀」的標準。

文:劉櫻姝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望都之戰」宋遼雙方都傷亡慘重,為何宋朝最後仍以失敗收場
《權利的遊戲》的射龍巨弩,宋朝就有雛形且射程可達1500米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