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古今稱謂趣談:夫妻稱謂變化考

古今稱謂趣談:夫妻稱謂變化考

古今稱謂趣談:夫妻稱謂變化考

文:枯木

稱謂是人際交往的第一步,大家見了面要打招呼,談論其他人要涉及他人的稱謂,這是誰也避免不了的。古往今來,很多稱謂都發生了變化,不少都帶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稱謂一般分為三種:口頭稱謂、禮儀稱謂和特殊稱謂。口頭稱謂也就是俗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禮儀稱謂則是用於正式場合以及書面用語等;而特殊稱謂則是一些泛指。

關於人際稱謂,關係錯落複雜,稱謂變化古今頗有差異,我們今天先談談夫妻之間的稱謂,看看從古至今的夫妻稱謂變化,從中折射出歷史時代的變遷和語言文化的演變。

夫妻是社會非血緣關係成員結合在一起的最基礎的組成形式,是構成社會的基礎,從遠古時代的無限制的群婚制演變成具有約束力的婚姻制度,從而使得社會更加穩定和井然有序,也是人類超脫其他動物得以恆久繁衍的優異所在。

夫妻關係由男女構成(當然現代的同性婚姻只能是一種反人類的倒退和生理扭曲的病態反應,略過不談。),我們先來看看對男方稱呼的變化。

從最初的原始社會演變成氏族社會,男人的地位逐漸上升到統治地位,女子則屬於從屬地位,其原因是由於男女生理體格不同而造成的,男子健壯,能承擔更多社會活動,保護部落安全,女子因為體態柔弱變為從屬。於是在婚姻中,體格健壯的男子會得到女子的青睞從而有更多的挑選權。

從最初的對夫妻間男方的描述來看,「丈夫」應該是最早的(男女更早,只不過是生理特徵,而非婚姻屬性)。「丈夫」就源自氏族社會的體格描述,由於西周時期以前的文字大多湮滅或者晦澀難懂,我們現在看到的最早描述為春秋時期的文獻,《春秋榖梁傳·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國語·越語》:「生丈夫,…生女子」。「夫」是指戴冠男子,而「丈」則是指成年男子的身高。從而知道,男子二十歲變為成年男子,舉行冠禮,進入丈夫行列。

丈夫最初是描述具有婚配能力的成年人,婚姻中選擇男子在丈夫中尋找,丈夫有多高?按照當時度量衡,一丈為10尺,商代以前1尺=16.95厘米,1丈就是1.7米左右。後來秦朝統一度量衡,1尺標準是23.1厘米(一說27.65厘米),七尺就是1.61米到1.85米左右,於是原先稱謂「丈夫」的變為「七尺男兒」

「丈夫」最初是成年健碩男子的特徵,而「夫」是成年男子的泛指,《說文》「夫,丈夫也。從大,一以象簪也,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意思是「夫」男子成年可以著冠插簪,高大的成年男子則被稱為「丈夫」,諸如用「男子漢大丈夫」一詞表述高大威猛。古代女子屬於從屬地位,對男方不直接稱呼,用丈夫來稱謂一則可以避諱,再則可以顯得男子有氣概,於是後來「丈夫」逐漸演變成女子對男方的稱謂。而此稱謂一直延續了幾千年,一直到現在還在通用。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高,而不是某些人認為的「少數部落要求丈夫不離開一丈左右,怕人搶親」,這純屬牽強附會,胡編亂造。

在先秦時期,「良人」也是一種女子對配偶的稱謂,良人本意指善良的人,德行美好的人,《詩.秦風.小戎》:「厭厭良人,秩秩德音。」,後來被用來作為女子對男子的稱謂,《孟子.離婁下》:「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

古人傾慕君子風采,「君」最早是指發號施令和君主,《詩·大雅·皇矣》:「克長克君」,《荀子·禮論》:「君者,治辨之主也。」,《書·呂刑》:「君帝清問下民」,《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賞慶刑威曰君」,等等,多指尊敬的稱謂和美好的德行,比如君主、國君、戰國四君子、君子等等,女子為了表達對男方的尊敬,便用「君」來稱呼配偶,著名例子如南北朝時期《孔雀東南飛》中的「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古人擇婿,大多選擇有官職的男子,意味著有才華、有出息和有潛力,因而女子在稱謂男子的時候常用官職來替代。比如「卿」、「郎」等官職。「卿」古代為高級官職,「三公九卿」之一,後來逐漸演變成比較普通的職位,大多由年輕男子擔任,於是,女子稱呼男方用「卿」表示尊敬,後來,在三國時期,意思擴充為親昵之意。

這個典故出自三國西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之一王戎,《世說新語》的「惑溺」記載:「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王安豐即為王戎,王戎認為婦道人家稱自己的丈夫為「卿」,在禮數上是不敬的,然而王戎妻子卻認為稱呼「卿」很有道理,王戎辯不過只好聽從,後來就演變成「卿卿我我」的成語。因為此典故,後來人們就用「卿」來表達對丈夫的愛意,諸如《孔雀東南飛》中:「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就是此意。

關於「郎」,戰國始置「郎」官,是帝王侍從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差遣等侍從之職,郎官起始都選擇高大威猛的健壯男子充當侍衛,後來才變成官職。秦朝以後,設置了郎中令,為九卿之一,掌宮廷侍衛,漢以後延續,稱謂和職能有所變化,然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

由於郎官比較普遍,大多為年輕的官員,古人擇婿大多選擇有官職的男子作為女婿,因而郎官自然是首選,後來就演變成女子稱呼男方的稱謂「郎」。又由於古人傾慕君子之風,因而把二字結合起來,用「郎君」來表達最男方的尊稱,這點在《孔雀東南飛》中也有記載:「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由於古人比較謙虛,一般不會在別人面前自稱「君子」,大多謙遜的自喻為「鄙人」、「足下」等,因此「郎君」在公開用語上屬於對男子的尊重,而在配偶之間便成了一種夫妻之間的昵稱。

「相公」最早是對宰相的尊稱,三國魏晉時期魏王粲的《從軍行》:「相公征關右,赫怒震天威。」,當時曹操為丞相,相公為尊稱。到了唐宋時期,「相公」依然是對宰輔的尊稱。一直到了元代,隨著元曲的興起,戲文裡邊經常有太師一類人物,人們對家裡實權人物的稱謂就逐漸演變成「相公」,大概含義還是希望自己丈夫能夠中狀元當上宰相,慢慢的就成了民間常用語。

「官人」出自宋朝,最早是宮延中出現了「官家」一詞;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這一稱謂。有的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至今,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門大官人。從這個稱呼也可看出隨著宋代理學的興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佔據統治性。

同樣在宋代,出現了「內子」稱謂。「子」自古以來都是尊稱,諸如「諸子百家」等,而宋代考據之盛,理學盛行,文人舞文弄墨,處處講究,因而對稱謂也非常講究,由於夫妻雙方,男方主外,女方出在內室,因而有了「內人」、「外人」、「內子」、「外子」成對的稱謂。

到了民國期間,「先生」、「太太」開始流行,先生」最早是對年高德昭的人的尊稱,後來人們隨著語言的變化,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的意思,從中尤可見男性的尊嚴,這也是文化人常用的稱謂。

同時,由於西方文化的湧入,講究開放個性,戀愛自由,人們談情說愛變得大膽而隨意,於是,本來表達親情的「愛」便成了一些文學作品的書面用語,於是乎「愛人」便是表現自由戀愛的特徵變成了稱謂,一直在建國後使用。

建國後,「同志」、「愛人」開始流行。「同志」源自春秋時期,左丘明《國語·晉語四》:「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後漢書·劉陶傳》曰:「所與交友,必也同志。」,建國初期「同志」一詞來源於蘇聯,意思是擁有共同志向的人。在國內,同志也被廣泛的用作陌生人之間打招呼用的稱呼,類似「師傅」,上世紀人人之間相同稱謂,於是「同志」也是夫妻之間的時代用語,現在由於同性戀的惡風惡搞,這個辭彙在夫妻之間大多是不用了。

「老公」這一詞就有點來頭。現在非常流行,君不見,處處都喊老公,已經成了書面語和口頭語的完美結合。其實「老公」的來歷有點拿不出手,這是古代稱呼太監的辭彙,含有極強的貶義。雖然據考在唐代就有人開始叫,但是真正用來呼喚的確實是從太監開始,尤其是明清時期比較盛行。

因為當時官宦權勢顯赫,人們趨炎附勢,於是稱呼為「公公」,私下來叫閹豎、閹人、太監等。這些人由於人為的閹割,使得性情變態,在皇宮當牛做馬,難以發泄,於是有不少太監經常去花柳地方發泄,自然難盡人事,因此被煙花女子蔑稱為「老公」,含有討厭之意。

隨著建國後的整頓,國內整體道德風氣良好,一部分舊社會的舊習和惡俗在台灣香港一代依然保留,「老公」一詞一直在台灣香港地區存在,隨之變成俗稱俗語,和「先生」並存,只不過有文化的稱之先生,文化缺失的大多叫老公。後來,眾所周知的原因,台灣是四小龍之一,香港作為內地和世界交流的窗口,都很快就繁華起來,隨著改革開放,文化這東西,開始迴流,不管精華糟粕,一股腦兒的湧入進來,重新佔據高點。再加上當時港台片泛濫,而劇中經常有俗稱「老公」,於是,在媚俗和顯擺的鼓動下,老公成了內地不少文化匱乏之人的新朝詞。如今則大放光彩,成了流行語,真不知道該用悲哀還是可憐來形容。

而在民間,關於對男方的稱謂還有很多,而且各地不同,諸如「我那口子」、「我男人」、「我那位」、「老伴兒」、「老頭子」、「孩子他爸」這些稱謂一直在口語當中使用,而且樸素無華,簡單上口,也是愛意真實的表現和歸屬感的依戀,不是那麼誇張那麼嬌柔,一直在民間使用。

說了針對男方的稱謂,其實古漢語很有趣,許多詞語是相對的,因而,針對男方稱謂,相對的有女方稱謂,諸如「妻」、「妾」、「卿」、「妻子」、「夫人」、「娘子」、「內子」、「內人」、「老婆」、「媳婦」、「太太」、「孩兒他娘」等等,限於篇幅,我們就不一一贅述。

2019/6/27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一日一花一詩:香蒲
國家Ⅱ級保護野生瀕危珍稀植物:半日花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