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通變柴胡湯之用?(不明原因發熱)

通變柴胡湯之用?(不明原因發熱)

通變柴胡湯之用

在幾十年的臨床實踐中,自擬通變柴胡湯,用治外感熱性病,每有桴鼓之效。

方葯組成:大柴胡21~30克,黃芩9~12克,草果仁1.5克,半夏9克,陳皮9克,枳殼9克,川朴9克,甘草9克,生薑9克。

本方大柴胡解少陽之表,黃芩清少陽之里,為本方的主葯。草果仁香辟穢,宣透伏邪;陳皮、半夏、枳殼、生薑和胃降逆,化痰止嘔;川朴除濕消脹,化痰下氣;甘草調和諸葯。總之本方是一個和解少陽、除濕辟穢而退熱的方劑。

加減法:

身痛無汗加桂枝9克或豆豉9克;

頭痛加羌活9克;

寒熱汗多加杭芍10克、桂枝9克、大棗3枚;

咳嗽加杏仁9克、枇杷葉12克;

食欲不振加三仙各9克;

嘔吐加竹茹9克;

咽喉疼痛者加桔梗9克、牛蒡子9克、板藍根12克;

晝輕夜重加鱉甲9克、首烏9克、党參9克。

適應證:

①寒熱往來,全身酸楚,倦怠無力,胸脅苦滿,食少噁心。口渴,不思飲食,脈弦數。舌苔薄白或垢膩,晨輕暮重,病程纏綿不愈。

②瘧疾愈後仍夜出虛汗,午後畏冷,食慾欠佳,動則自汗,倦息尤力。外感熱性疾病,體溫已退至正常,但較長時間內有納呆,食欲不振、腹滿悶脹,午後背出冷氣,微感身倦無力,舌脈如常。

臨床上治療外感熱性病的方劑較為多見,但對邪入膜原,濕熱內阻或少陽未盡者。運用通變柴胡湯能達到理想之效。

此方依據張仲景柴胡湯及吳又可達原飲化裁而來。

曾治療一例低熱1年余患者,經各種檢查未找出發熱的原因,運用此方加鱉甲、首烏、党參、銀柴胡、地骨皮,共用10餘劑而獲愈。

關於大柴胡的用量,在寒熱往來明顯、熱度較高的情況下可用30克。有時可用到45~60克;寒熱往來較輕,熱度不高,只有明顯倦怠無力、口苦脘悶不暢、食欲不振的情況,可用21~24克;人有「柴胡半斤少陽平」語,信不誣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靠譜中醫 的精彩文章:

你的「背」泄露你的「病」!來看一看~
比濕疹更可怕的皮膚病,嚴重者可能瞬間窒息而亡

TAG:靠譜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