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王寶強媽媽去世:「你一走,我直面死亡……」

王寶強媽媽去世:「你一走,我直面死亡……」

來源丨一讀(ID:iiiread)

文丨王獅獅

王寶強的媽媽去世了。

還記得《熟悉的味道》里,王寶強對他媽媽說的一句話:「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累,我就想讓你過上好日子。」

這句話戳痛了無數子女的淚點。

在一檔節目里,高亞麟對父母的存在說了這樣一句話: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沒了,你直面死亡。」

某一個時刻,也曾想過如果沒有父母就好了,就沒有人嘮叨、逼婚,自己也會更自由,更洒脫。

其實不是的。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他們在,總感覺漫漫人生路,走也走不完;他們走,彷彿一夜之間站在了生活這場戰役的第一排,人生一眼就能望到頭。

那時候,我們只能獨自感受生活的鋒利和艱難,因為再也沒有人能替自己遮風擋雨了。

1

知乎上有一個點擊率很高的問題:「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老了?」

其中有一個回答是,「當父母離開自己的時候」。

起初看這個答案的時候,感觸並不深。直到去年,好朋友的父親因為肝癌去世,我們一起去看她。

她熟練地招待朋友,安撫崩潰的母親,甚至還能在別人慰問的時候,報以一個得體的微笑。

那種變化很難用語言描述,就好像她一下子就長大了,前一天還是活潑天真的小姑娘,一夜之間就變成了成熟穩重的大人。

她說:

「之前總覺得,死亡離自己很遠很遠,遠得好像足足一個世紀。但我爸一走,突然就覺得不遠了,近的像在下一個明天等我。」

曾經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

對很多人來說,與自己的父母生死離別的時刻,往往就是自己變老的瞬間。

高圓圓在結婚後的一個星期,母親突然病危。她放下了所有的工作,陪在母親身旁。

那段時間,她唯一的感覺就是年邁的母親隨時會離去,那個總是虛無縹緲的死神,其實離自己並非想像中那麼遙遠。

《百年孤獨》里有這樣一句話:

「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帘子。

你和死亡好象隔著什麼在看,沒有什麼感受,你的父母擋在你們中間,等到你的父母過世了,你才會直面這些東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

確實如此。

親戚、朋友、鄰居,他們的去世對我們的壓力沒有那麼直接。可父母不一樣。

他們的離開,會赤裸裸揭開人生的最後一項命題,把「生死離別」四個字殘忍地扔到你面前,讓你再也無處可逃。

02

之前看一部韓劇,對其中一個情節印象很深。

男主有一個特殊的習慣,那就是每一年過生日這一天,都會特別不高興。

家人詫異,他自己也想不明白:過生日按理說是最開心的時候,為什麼自己偏偏哭喪著臉,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呢?

直到那天晚上,妻子找出一盤很多年前的磁帶,裡面清楚記錄下了大兒子和小兒子的歌聲,還有一個已經消失很多年、幾乎被大家遺忘的聲音——那是男主的母親。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每年到了過生日這一天,自己都會鬱鬱寡歡:

「媽媽去世十年了,我原以為不會,可還是不自覺就想起了媽媽。

畢竟是過生日,哪怕給媽媽打通電話也好,可沒地方打電話。

我好想媽媽啊,媽媽,我真的好想她。」

一個年近半百的中年男人,因為想媽媽哭得像個孩子。

人到中年,最羨慕的就是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人。雖然看上去辛苦,但幸福和快樂同樣加倍。

有父母的人,不管年紀多大都還像孩子;沒有父母的人,不管人在何處都像沒有根的小草。

作家老舍當年遠離家鄉的時候,特別害怕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他感慨說: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我怕,怕家信中帶來不好的消息,告訴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這些年,隨著年紀見長,看多了人來人往,也看淡了生死離別。唯有父母,成了自己最割捨不下的牽掛。

倘若父母還在,不管相隔多遠,心裡總歸踏實。父母若是不在了,總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像是沒有根的浮萍,怎麼也飄不到岸。

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處;父母走,人生只剩歸途。

03

有一年,岳雲鵬在海外演出。

那時候,正趕上他的父親病重生命垂危,出國那幾天,岳雲鵬天天祈禱,希望父親能堅持到自己回國。

可惜天不遂人願,就在他上台演出當天,家中傳來噩耗,父親去世了。

當時,他站在舞台上,台下是一張張笑臉,等著聽他唱五環;幾千里之外,是他唯一的父親,來不及見兒子最後一面,便撒手人寰。

岳雲鵬在舞台上強撐到最後一刻,哭著唱完了一首《五環之歌》,然後在謝幕的時候,面朝老家的方向,跪地不起、痛哭不止。

後來,岳雲鵬央求別人替自己寫一首歌,送給離開的父親。他在歌里唱,「如果有直達天堂的天地,想不顧一切去看你……」

只可惜,這世上沒有直達天堂的電梯,卻總有猝不及防的離別。

長大成人之後,我們忙著工作、忙著加班、忙著照顧自己的小家,總以為無論自己怎麼忙、怎麼不回家,父母都不會在意,都會等著我們。

直到某一天,父母真正離開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父母有多重要,自己有多後悔。

為人子女,最怕的就是父母在的時候,意識不到他們的珍貴;父母一旦離開了,那些因無知而造成的遺憾,卻永遠無法彌補。

「子欲養而親不在」,當這句話真正照進現實,只會嗆得人滿眼的淚。

04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關係。

小的時候,我們常常許諾,給父母買大房子、帶他們週遊世界。等長大了,我們卻開始嫌棄他們,覺得他們老土又嘮叨,根本不懂自己。

後來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父母成了人生里可有可無的一個符號,有空去看看,沒空就算了。

再後來他們走了,才恍然時間如流水,自己明明什麼都還沒有做,父母怎麼就離開了呢?

時間的可怕,在於永遠往前,不可後退;人生的悲哀,在於父母始終比我們老的更快,怎麼都追趕不上。

父母總是老得太快,我們的道理卻明白得太晚。

明星柳岩曾在父親病重的時候,哭著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親人建在的話,有什麼都給他們吧。」

忙於工作沒時間陪母親的斯琴高娃,也在母親離開之後,哭著勸誡所有人:

時間不會等你,孝順一定趁早。

趁一切還來得及,多給父母一點陪伴,一些慰藉,一些耐心,帶他們去看看這個世界,周末回家吃頓團圓飯,像當年他們包容年幼的我們一樣,去包容老去的他們。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父母,也無愧自己;才能在離別到來的時候,少些遺憾,多些美好記憶。

END

*作者:王獅獅。一讀(ID:iiiread),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這裡有你想看的一切,每天陪你,一路讀行。授權請聯繫一讀。原標題:《高圓圓當眾痛哭、岳雲鵬長跪不起:「你們一走,我直面死亡……」》

還可以看

看更多走心文章

笨 鳥 文 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鳥文摘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不要隨意「評價」別人?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女兒,千萬別嫁給那個「窮小子」

TAG:笨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