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慥:一個低調文人和一個懼內的典故

陳慥:一個低調文人和一個懼內的典故

時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成了對幸福對美好的最高定義,然而細想也的確如斯。生活在俗世中一個人很難徹底免俗,社會的林林總總多多少少總會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加以一些干預。這一點是普遍的,和金錢與權力沒有太大的關係。

而古往今來,一生我行我素的人也並不在少數。中國宋朝時期的這位文人就是這樣的一位,他是今天四川青神人陳慥。陳慥和北宋的大文豪蘇軾是同一時期人,並且二人還是好友關係。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擔任團練副使,那段時間他經常去拜訪陳慥,後來為陳慥寫了一篇傳文即《方山子傳》。

陳慥字季常,自稱龍丘先生又號方山子。他出身於世代官宦之家,然而他並沒有把一生都捆綁在仕途這條道上。陳慥年輕的時候非常仰慕漢朝的郭解等這樣的遊俠之士,於是他也曾揮金如土、嗜酒弄劍。

後來年歲長大一些,陳慥便不再執迷於「仗劍走天涯」的志趣了。他也開始發奮讀書起來,想以此來揚名立萬。然而怎奈命途不濟,用蘇軾的話說就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這也並非陳慥學術不精,只是那個時期的北宋並不總是以才取人的。

陳慥也曾聞雞起舞,在功名的道路上行走了一段懷才不遇的距離。如果他一條道走到黑,按照他的出身和學識到最後不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後來的後來做個厚祿的高官也並非沒有可能。然而陳慥並沒有在一棵樹上弔死。

無論是「遊俠」還是「讀書」這都是陳慥曾經的志趣,既然是志趣就是他想要的方式喜歡的方式。陳慥發奮讀書,最後卻沒有等到他的伯樂。於是到了晚年,陳慥便去了光州、黃州一帶一個叫岐亭的地方過起了簡衣素食的隱居生活。

按照蘇軾《方山子傳》中的說法,陳慥家很富有,洛陽有可比王公的大宅院河北也有很多田地。但就是這樣一位官宦子弟,最後卻選擇了隱居,拋棄了一切原本屬於他的身外之物。按照蘇軾的說法,陳慥帶著妻兒和奴僕隱居的地方四壁蕭條。但陳慥以及他的妻兒奴僕們卻怡然自得並沒有什麼煩憂,我想這就是找到了自己的自由的緣故吧。

蘇軾被貶黃州後,經常去拜訪陳慥。陳慥雖然選擇了遁世,但當蘇軾來訪他還是興緻勃然的和蘇軾談論兵法以及古今成敗之事。陳慥雖然比不上晉朝名士阮籍,但殊不知他卻是和阮籍一樣的豁然物外之人。

陳慥淡泊名利,但卻也是個懼內的主。河東獅吼這個著名典故的背後男主角便是陳慥,為此蘇軾也曾為其寫過一首詩「龍邱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意思很淺顯,陳慥談論佛法能徹夜不眠,說明他很專心。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專心之人,當聽到妻子的叫罵聲後,卻免不了驚慌失措。

陳慥的妻子姓柳是個愛嫉妒的厲害角色,有時候陳慥和朋友談天說地正來勁兒的時候,柳氏看不下去就不顧所以的發脾氣,弄得場面很尷尬。古代有河東郡是柳氏的郡望,因而蘇軾詩中的河東便指代陳慥的妻子柳氏,獅子吼原是佛教用語比喻威嚴。蘇軾詩中的河東獅吼是說柳氏厲害,也暗含了對陳慥的戲笑。

然而蘇軾寫了一首戲笑朋友的詩不要緊。後來不小心被南宋的一個文人洪邁給發掘了,洪邁閑來無事於是將其引用到了自己的文言筆記小說《容齋隨筆》因而廣為流傳。到今天於是有了河東獅吼這樣一個成語,用來比喻那些嫉妒又兇悍的婦人,以及嘲笑怕老婆的男子。

陳慥雖然有個厲害的老婆,但他的一生還是比較完美的。至少他的一生並沒有被套在世俗的圈子裡費盡心機,至少他的每一步都是自己在選擇。無論最後的對與錯,陳慥的一生應該是美好的,他歸去時也應該是微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貓爺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被父親搶了老婆,被弟弟奪了君位,春秋魯隱公的一生有多悲哀?
東周這位國君酷愛養鶴,不僅給鶴封官而且還給俸祿

TAG:貓爺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