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巴西鱷魚竟是弱勢群體?被亞馬遜雨林動物欺負個遍,還碰上了廚師

巴西鱷魚竟是弱勢群體?被亞馬遜雨林動物欺負個遍,還碰上了廚師

【穿越亞馬遜之旅】之弱勢群體凱門鱷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帕米拉和鴻飛在一個辦公室,兩個人相處融洽。從建站開始,帕米拉便在工地上工作,直到今天仍然在處理著最後幾個月的收尾工作。

用咱們中國說法,這是個胳膊上能跑馬,拳頭上可站人的女漢子。但談起天來才發現,雖然上工地不讓鬚眉,談起天來「女漢子」卻是鶯聲燕語,巧笑倩兮,和普通巴西女孩子沒什麼兩樣。巴西人實在是很有趣的存在。

巴西鱷魚竟是弱勢群體?被亞馬遜雨林動物欺負個遍,還碰上了廚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鴻飛和帕米拉

談到在工地遇到鱷魚,帕米拉覺得好像很正常,說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一共挖到了三條,都只有不到一米長,沒什麼可怕。

「怎麼會從地里挖出來呢?」我問。

這鱷魚又不是出土文物,怎麼會埋在地下呢?

聽了他們的解釋才明白,這的確是很正常的事情。欣古換流站並不是砍伐雨林之後建立起來的,這是一片很久以前已經被砍伐過的林地,此後被當作牧場,所以野生動物布不算多。

如果像我們一部分線路穿過的那種傳統意義上的雨林,建設一座換流站所費的功夫就太大了,IBAMA這樣的環保部門也不能同意,因為這樣需要砍伐的樹木太多,他們會認為對環保破壞太大。

我們自己也不願意選擇雨林地帶來建設這樣的大型站點,萬一一切都準備好了,開工時忽然發現林區中有一棵大樹是保護物種不能砍,那就該輪到我們像葡萄牙人那樣抱著樹哭了。

巴西鱷魚竟是弱勢群體?被亞馬遜雨林動物欺負個遍,還碰上了廚師

▲ 欣古換流站附屬區

儘管是從牧場主那裡完成的征地,但所謂牧場在亞馬遜這種地方都大得嚇人,和荒原差別也不算大。這樣的牧場,處於當地降水豐沛的氣候條件下,很多地方形成了濕地沼澤,別的動物在雨林被砍伐時多半搬家了,只有鱷魚在這裡繼續繁衍下來。

不過,對鱷魚來說,這裡的好日子只有半年。欣古一帶旱季雨季分明,雨季的時候鱷魚可以過得很舒服,而旱季的時候有些河水會斷流,而小湖泊會幹堌。

與我們猜測的鱷魚會逐水而走這樣的想法不同,很多鱷魚十分懶惰或者習性使然,它們並不因為旱季的到來遷徙,而是尋找積水彙集的地方呆下來。隨著水越來越少,鱷魚也會逐漸減少活動,甚至和泥漿板結在一起,等待雨季的到來。

從科學的角度,鱷魚還真是有這個本事。太平洋喀里多尼亞群島曾有一次火山爆發產生了一座新的島嶼,剛剛誕生一百多天,火山灰還沒有完全冷卻,一條鱷魚便游到了島上。

可惜的是,那時島上還沒有食物可以供其充饑,結果這條鱷魚竟然被餓了兩百多天,最終奄奄一息之際被登島的科研人員發現——餓了兩百天還活著。

建設欣古站也是在旱季。

巴西雨季道路都被淹沒,牧場成為一個個水塘,所以我們只能選擇在旱季施工,結果就挖到了躲藏在泥里的三條鱷魚。這些傢伙被發現時幾乎與半乾的泥漿板結在一起,只有眼睛還能轉動。

那麼,這幾條鱷魚怎麼處理的呢?是不是製成了標本?

帕米拉聽我這樣說,兩眼瞪得溜圓,看我的眼神很帶有些對鄉巴佬的無奈:「鱷魚這種隨處可見的東西,有什麼好做成標本的?」

鱷魚這種隨處可見的東西……我被這種說法雷得外焦里嫩,要知道我們一個動物園跑了頭鱷魚都能上幾天新聞頭版的,巴西人怎麼這樣淡定?

然而後來了解得多了,才發現巴西人的淡定自有道理——鱷魚在巴西,是一種屬於弱勢群體的動物。

巴西的鱷魚主要是凱門鱷,最大體長可以達到三米,有著鋒利的牙齒,還有堅固如同甲胄的外皮,多次聽到其攻擊人類的新聞,怎麼會是弱勢群體呢?

巴西鱷魚竟是弱勢群體?被亞馬遜雨林動物欺負個遍,還碰上了廚師

的確如此。

有人發過視頻,顯示一頭凱門鱷在美洲叢林中試圖捕食一條大魚,忽然全身顫抖起來,一會兒工夫就橫屍水面——原來,它要捕食的不是個善良的傢伙,那是亞馬遜河特有的電鰻,可以瞬間放出300伏特到400伏特的電流,人稱水中高壓線,鱷魚如何吃得消?

捕食失敗也就罷了,這麼兇惡的鱷魚,在這裡還常常被別的動物當作捕食對象。

一位國網巴控公司的員工曾給我講述他在叢林中一次見到美洲豹的情景。當時他的位置在於船上,遠遠地看到岸上有一對美洲豹在那裡走走停停。

美洲豹是一種善於隱蔽的動物,能上樹,能鳧水,又是習慣於夜間出沒,即便是在南美洲這個美洲豹的故鄉,要見到它的尊容也非常不容易,特別是我們在施工中使用大型機械,會發出令美洲豹很不喜歡的雜訊,所以很多工作人員成年累月在雨林中作業,也從來沒見過它的影子。

如今居然一下子見到了兩隻,實在是奇遇。

美洲豹是一種非常兇猛殘忍的雨林殺手,但現在雙方一方在船上,一方在岸上,處於井水不犯河水的境地,所以我方人員有驚而無懼,還可以仔細觀察一下這種大型貓科動物的樣子。

結果,就被他看出了問題——兩隻美洲豹在岸上,卻是盯著水裡的什麼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條凱門鱷正在離岸不遠的地方游水。人們恍然大悟——原來美洲豹在追蹤這條鱷魚,準備拿它當晚飯呢。

這一次,美洲豹受到船隻的驚動迅速銷聲匿跡,沒有再作什麼,但是日常生活中,凱門鱷是經常被美洲豹抓來當點心的——曾經有攝影家拍到美洲豹獵殺鱷魚的場面,通常美洲豹會選擇鱷魚上岸的時機,隱蔽接近突然攻擊,直接嚙咬鱷魚雙眼後方的延髓,一擊之下便會使一條大鱷魚迅速癱瘓或死亡,而後美洲豹便可以舒適地享用美食了。

巴西鱷魚竟是弱勢群體?被亞馬遜雨林動物欺負個遍,還碰上了廚師

被美洲豹抓住吃了,鱷魚應該也無話可說,因為那是雨林中的霸主。但其他動物也會做出同樣的事情。

動物學家在巴西的雨林中拍攝到大蟒絞殺吞吃鱷魚的情景(也有鱷魚太大把蟒蛇撐死的);也有人拍攝到老鷹捕食鱷魚的情景,還有鬃狼……

特別是人類對鱷魚的獵殺和利用在這裡也很常見。國網巴控特里斯皮爾斯水電站輸電工程在馬特克魯索州庫亞巴市附近有一個交流變電站,到那裡考察時我們在市郊停車歇腳,赫然發現旁邊便是一家以提供鱷魚肉為特色的餐館

這裡鱷魚肉可以烤,鱷魚腸可以切食,鱷魚腿可以如同雞腿一樣做成烤串。因為趕時間我們不及品嘗,但看菜單已經深感鱷魚在這裡生存不易。其實這樣的店使用的主要是二代野生鱷,不過鱷魚被人類擺上餐桌,也應該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虛弱了。

從誰都可以虐鱷魚一把,大概可以知道鱷魚在這裡的地位。我聽到工地挖出三條鱷魚感到很興奮,人家說在叢林里施工經常可以見到這些傢伙,有什麼理由要為這種事驚訝呢?

巴西鱷魚竟是弱勢群體?被亞馬遜雨林動物欺負個遍,還碰上了廚師

當然,說凱門鱷是弱勢群體,在施工的時候就是一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了,真的被它咬上一口,那可是輕則重傷,重則喪命的事情,所以施工中嚴禁我們的員工到附近河水中游泳和洗澡——誰也不知道這裡面會不會藏著鱷魚或者食人魚一類的古怪生物呢。

旱季的鱷魚沒什麼可怕,它的反應遲緩,處於半冬眠狀態,可是,對這樣的傢伙怎麼處理呢?難道送給食堂的烤肉師傅來解決?

俊峰告訴我,雖然巴西的凱門鱷數量很多而且常常被多種動物當作食物,但按照國網巴控的環保方案,依然是保護對象,當然不能烤了來吃掉。

我們發現這樣的野生動物,通常也不是自己處理,而是通過派駐施工現場的動物專家予以保護並妥善轉移。

通常他們會對發現的動物進行物種辨識,辨別年齡和性別,然後體檢,確定健康狀況等,如果是成年可以獨立生活的健康動物,通常採取轉移釋放的方式,如果是幼年的或受傷的動物,則送到項目公司在附近建立的野生動物保護站進行治療和觀察。

之後,專家會向公司和IBAMA提供報告,來說明情況。俊峰迴憶在美麗山二期工程中保護或救助的動植物有上萬例,也就是說我們在施工中曾經遭遇過上萬個(種)包括鱷魚在內的種種動物。也有一些動物不需要專門保護,比如普通螞蟻,它們的數量驚人!

對帕米拉的採訪進行得很愉快,她對中國員工的評價頗高,覺得雙方的合作有時候都不需要語言,工程師在討論技術問題的時候,畫一張圖或者寫一串公式,有時候比解釋半天更加慣用。

反之巴西的女同事也讓我們感到一絲親切和熟悉——雖然巴西的女性以性感著稱,但卻毫不嬌氣,比如,在機場經常可以看到一名有著模特身材的巴西女生掄起一個大箱子就走。巴西女性的自立精神很強,如果這時候有人家看不上眼的男生硬要上去幫忙,多半會碰一鼻子灰。

巴西和中國在男女平等方面有接近的理念,在工地上也不時可以看到女性工程師的影子,她們和男性同事一樣敬業和富有韌性。帕米拉這樣吃苦耐勞,毫不嬌氣的女同事,也獲得了中國同行的尊重和喜愛。

【完】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蘇 的精彩文章:

現實版狂蟒之災:巴西公路嚴重堵車,原是因為一條巨蟒橫亘街頭

TAG: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