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日歐美抱團發力氫能發展,目前各自狀況如何?

日歐美抱團發力氫能發展,目前各自狀況如何?

近日,日本、歐盟和美國同意建立氫和燃料電池合作夥伴關係。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歐洲委員會能源總局(EC,ENER)及美國能源部(DOE)確認將加強三國地區關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合作,三家機構將著眼於 2019 年 9 月25 日召開的第二次氫能部長級會議的合作備忘錄(MOC)的準備工作。

由於氫能具有來源廣泛、燃燒熱值高、清潔無污染、利用形式多等優點,被視作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之一。那麼日歐美三方在氫能發展方面都做出了什麼規劃,發展現狀又如何呢?

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能源自給率僅6%,是世界能源自給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其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探明儲量在世界所佔比重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日本經歷了由以煤為主,到以石油為主,再到多種能源均衡發展的能源戰略演變進程。

在立法方面,日本政府在2013年推出的《日本再復興戰略》,把發展氫能源提升為國策,並啟動加氫站建設的前期工作。日本積極發展氫能源的戰略就是旨在促進能源結構轉型、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

次年,日本政府在第四期《能源基本計劃》中,將氫能源定位為與電力和熱能並列的核心二次能源,並提出建設「氫能社會」的願景。

對於氫能的戰略發展布局規劃,日本政府在2014年發布了《氫能/燃料電池戰略發展路線圖》:

2025年前,快速擴大氫能的使用範圍;

2020年中期-2030年底,全面引入氫發電和建立大規模氫能供應系統;

2040年開始,確立零排放的供氫系統。

此後在2017年發布的「氫能源基本戰略」中,日本政府提出了更為詳細的目標計劃:

2030年實現氫燃料發電商業化,發電成本每千瓦時低於17日元,形成每年30萬噸氫燃料供給能力;

2050年氫燃料發電成本將降低到與液化天然氣同等水平,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歐洲:

歐洲同樣把氫能視為歐洲能源轉型的重要元素。

2019年3月,歐洲燃料電池和氫能事業聯合組織(FCH JU)發布了「歐洲氫能路線圖」。該路線圖提出了歐洲氫能未來30年的發展規劃,並得到歐洲17家氫能公司和組織的支持:

根據此路線圖,在交通運輸方面:到2030年歐盟將擁有370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和50萬輛燃料電池輕型商用車,分別占乘用車的1/22和輕型商用車的1/12,此外約有4.5萬輛卡車和公共汽車由燃料電池驅動,將有約570輛燃料電池列車替代柴油列車;

在電力方面,到2030年前實現將過剩可再生能源大規模轉化為氫氣、大規模氫氣發電示範以及可再生能源-氫氣發電廠。

在經濟效益方面,到2030年氫能產業將為歐盟創造約1300億歐元產值,到2050年達到8200億歐元。

2018年,全球電動乘用車銷售量已經突破100萬輛,而燃料電池乘用車銷售量剛剛突破1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歐洲正在研究大規模發展氫燃料電池長途卡車的可行性,並有望在短期內取得突破。

美國:

美國十分注重氫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2019年3月,美國能源部宣布,將提供3100萬美元的資金來推進「H2@Scale」計劃。該計劃的重點是使美國在多個部門實現價格合理和可靠的大規模產氫、運輸、存儲和利用。

在美國政府以及眾多企業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19年5月1日,美國道路上的燃料電池汽車總計6547輛,是全球燃料電池汽車投運數量最多的國家。且美國的燃料電池車銷量呈逐年遞增態勢:

美國政府通過頒布政策法規,提供大量科研基金促進各研發機構和企業對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而各大汽車企業則側重於對集成技術的開發。政府還通過向消費者提供經濟補貼和稅收減免,間接促進企業加大開發力度,推動燃料電池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

除了聯邦政府以外,各州政府也根據各自情況積極出台相應的激勵政策和稅收優惠措施,並開展大規模的示範運行。據統計,美國僅2016年內就有10個州頒布相關政策,支持燃料電池產品逐步投入市場,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稅收減免,在工廠、居民區等地安裝部署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等。

在企業方面,美國在氫能產業鏈上、中、下游都已擁有出色的企業代表,譬如:Air Product、Plug Power、通用集團等。

source:EnergyTrend儲能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自正版圖片庫——拍信網。

歡迎關注

集邦諮詢(TrendForce)旗下研究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邦TrendForce 的精彩文章:

聚力成半導體工廠預計10月量產:投資50億元、年產12萬片
15.2億元微電子材料項目落戶湖北潛江

TAG:集邦TrendForce |